从教育三元素论研究生实验教育改革
本文选题:实验教学 + 研究生教育 ; 参考:《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年07期
【摘要】:研究生教育三元素是研究生实验教育中涵盖的3个息息相关的方面,包括主体、客体、研究生实验教育管理部门。将研究生实验教育的改革分化为研究生教育三元素的改革,缩小了研究生实验教育的改革范围,增加了研究生实验教育改革的针对性。从研究生教育三元素的特点和应具备的素质出发,研究生实验教育改革的方向初露端倪。
[Abstract]:The three elements of graduate education are three closely related aspects of graduate experimental education, including subject, object and management department of graduate experimental education. The reform of graduate experimental education is divided into the reform of three elements of graduate education, which reduces the scope of the reform of graduate experimental education and increases the pertinence of graduate experimental education reform. Starting from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qualities of the three elements of graduate education, the direction of graduate experimental education reform is emerging.
【作者单位】: 哈尔滨工程大学实验室与资产管理处;
【基金】:黑龙江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
【分类号】:G64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欧阳谦;常军武;;当前研究生实验技能培养的若干问题及其对策[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2 岳庆军;;对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的认识与思考[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3 刘洋;;美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特点的因素探析与启示[J];中国地质教育;2007年02期
4 杨新光;郭斌;王晓娟;;实施创新性教育 提高研究生教学质量[J];西北医学教育;2003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晶;王世清;赵梅;;中国与美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比较[J];高等农业教育;2008年09期
2 凌朝辉;许瑾;胡光丽;许君;何沐蓉;常军武;;医学研究生创新课程体系探索与实践——以南方医科大学为主要对象[J];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3 谭中奇;姜广文;谢文科;张斌;汪之国;;浅谈研究生课程《高等光电技术实验》的教学体会[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2年01期
4 王腾;李海涛;甘文云;黄鹤;唐其柱;;对医学研究生开展细胞电生理学实验技术课程的探讨[J];医学研究生学报;2009年11期
5 武晓维;朱中超;季燕;;美国研究生培养质量保证举措及启示[J];江苏高教;2011年05期
6 朱珊丽;李文姝;张丽芳;;研究生免疫学实验技术课程的开展与体会[J];检验医学教育;2007年03期
7 李强;高喜才;窦娟;胡安辉;伍永平;;西部矿业特色优势学科人才培养模式分析[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9年04期
8 吴琼华;何东进;;模糊综合评判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综合评价中的应用[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9 杨旌;吴鹏;;新形势下研究生教育的思考[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10 游滢滢;于彩莉;何赐丁;邓立;唐彦丰;刘良奎;涂玲;;重建磨牙三维透视模型的启示[J];西北医学教育;2007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金凌志;理工科博士生创新绩效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马凤莉;论大学生创新及其本质特征[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双林,钟艳,崔一梅,孙信丽;研究生培养质量影响因素系统初探[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Z1期
2 董俊虹,王润孝,程智勇;从中外研究生教育模式看创新人才的培养[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3 唐魁玉,白淑英;网络时代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年03期
4 闫月勤;世界一流大学形成研究[J];煤炭高等教育;2003年01期
5 杨振洪;论创新教育以及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9年05期
6 殷辉安,李余生,刘蜀骏;创新教育:研究生教育发展和进步之魂(上)[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0年02期
7 董震;临床医学的发展需要创新性人才——浅谈临床医学研究生教育的核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0年06期
8 胡之德;浅议交叉学科方式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性[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1年01期
9 杨卫;营造研究生教育的创新环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5年01期
10 陈花玲,仇国芳 ,王俐 ,王琳;改革研究生课程体系 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5年0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战弋;美国研究生教育的多样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金智林;毛建国;翁建生;何小明;;工科研究生实验教学改革的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0年02期
2 张学亮;杨华勇;张振慧;梁迅;;研究生实验教学的几点体会[J];教育教学论坛;2011年20期
3 吕狄亚;娄子洋;董昕;李玲;张薇;;研究生液相色谱-质谱技术的教学体会[J];基础医学教育;2011年02期
4 陈卓;周萍;高东波;;研究生培养模式国际化改革思考[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年02期
5 范柏乃;姜展鹏;江蕾;;推进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创新的思考[J];软科学;2007年05期
6 张敏;李良;宋丽华;;谈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学制改革与培养机制问题[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7 苏丽娜;郝以庆;刘宁;;军队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问题的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15期
8 马新宏;金红;;研究生培养与学位工作的创新实践与思考[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8年09期
9 马新宏;;工科研究生教育学位工作的创新实践[J];矿山测量;2008年04期
10 蒋春晓;;浅析研究生教育改革[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詹茂盛;王凯;;“低碳-高能”的高分子材料挤出实验教学研究[A];北京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会2010年年会优秀论文[C];2011年
2 张庆东;;高中化学新课程实验教学探究[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山东卷)[C];2010年
3 杨应芹;;研究生教育入世的对策[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4 赵蒙成;;论英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历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8)——外国高等教育史研究[C];2009年
5 宋学锋;;面向知识经济时代,加快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步伐[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6 黄蓉生;;含弘论丛总序——走进新农村[A];走进新农村——西南大学研究生《含弘论丛》[C];2010年
7 史厚强;;在基础力学实验教学中加强工程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黄晓明;;东南大学道路交通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A];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第十届全国高校土木工程学院(系)院长(主任)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9 裴昌幸;于晓飞;王汉江;;提高实践能力是培养高质量研究生的重要手段[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李良昌;秦向征;全贵红;李莉;金东洙;;解剖学实验教学体会[A];第二届全国解剖学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蒋建华;教育改革不是打倒一个另立一个[N];中国教育报;2004年
2 记者 黄天香;教育部等正酝酿研究生教育改革[N];中国改革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宋全政;没有回头路的教育改革[N];中国教育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陈天富;科学发展种好教育改革“试验田”[N];重庆日报;2009年
5 张晓晶;期待新一轮教改带来新希望[N];闽西日报;2009年
6 王继红 记者 海涛;五华区教育改革再推新举措[N];昆明日报;2009年
7 自治区教育厅;教育改革与发展业绩喜人[N];新疆日报(汉);2009年
8 湖北省教育厅厅长 陈安丽;一项具有创意的教育改革[N];中国教育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唐国忠 杜良;春风又度“五一中”[N];巴彦淖尔日报(汉);2009年
10 本报特约记者 罗燕;教育改革,,教师是核心[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汪志宏;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2 潘武玲;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杨勇;洋务运动教育改革与明治维新教育改革比较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4 缪园;基于学科的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文献情报中心);2003年
5 丁哲学;高层次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6 罗尧成;我国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陈霞;基于课程标准的教育改革[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卢宁;战后日本短期高等教育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余峰;基于创新能力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10 李世彬;中国高等院校研究生教育发展与对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超峰;基于C/S、B/S三层构架的研究生管理信息系统(MIS)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化工大学;2002年
2 高艳玲;军事医学科学院在线教育系统的研建[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4年
3 王铁臣;创新人才培养与研究生教育体制改革[D];吉林大学;2004年
4 郑浩;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历史研究(1902~1998)[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5 安凤玲;中国农业科学院博士培养质量分析与建议[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6 栾旭;黑龙江省研究生教育满意度调查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7 张松;应用ISO9000族标准建立和实施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体系的探讨[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8 王文信;研究生能力建设的系统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2年
9 陈放;美国研究生教育中的人本思想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2年
10 尹伟;论我国高等学校的跨学科研究生教育[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8671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18671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