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条件下研究生教育管理的思考
本文选题:研究生 + 班级建设 ; 参考:《高等农业教育》2012年05期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国家教育水平的总体提高,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研究生教育管理从精英化教育背景下的个体管理过渡到规模化教育背景下的群体管理,要采用新的手段和方式来适应这种新的形势。研究生班级建设是在规模化研究生教育和研究生思想多元化、复杂化情况下,深入、细致开展研究生思想教育的重要举措。研究生班级建设要配备班主任和学生干部,建立导师、辅导员、班主任三位一体的思想教育工作机制,从心理健康、职业发展和日常生活等全方位推进思想教育工作。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探索实行了横向的混合专业分班管理,是一种值得推广的研究生班级管理模式。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of society, the overall improvement of national education level, graduate enrollment scale expanded. From individual management in elite educational background to group management in the context of large-scale education, graduate education management should adopt new means and methods to adapt to this new situation. The class construction of graduate students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carry out the postgraduate ideological education in depth and meticulously under the condition that the postgraduate education and graduate students' thoughts are diversified and complicated on a large scale. The class construction of graduate students should be equipped with class teachers and student cadres, establish a trinity ideological education work mechanism of tutors, counsellors and class teachers, and promote ideological education work from all aspects, such as mental health,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daily life. The School of Veterinary Medicine of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has explored the implementation of horizontal mixed specialty class management, which is a kind of postgraduate class management model worth popularizing.
【作者单位】: 华南农业大学;
【基金】:2010年度广东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课题重点自筹项目“面向学生需要的人性化管理体系构建研究”(2010CZ003)
【分类号】:G64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马秋丽;;建立班级管理机制促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2 谢安邦;朱宇波;;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30年:回顾与展望[J];教育研究;2008年11期
3 柳礼泉;张红明;;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培养研究生学习动机[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年02期
4 钱广;王守伟;;高校研究生班级管理精细化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1年04期
5 吕淼华,劳俊华,郑秀娥;规模化培养条件下的研究生班级建设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04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商姚;;建设研究生宿舍园区文化,促进研究生德育工作[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10年01期
2 徐倩;李宝国;;关于推进研究生组织建设工作的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年06期
3 王尚伟;;现阶段高校研究生情商教育刍议[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4 李金山;祁婧;付军;;生物学研究生基层组织管理模式改革与探析[J];法制与社会;2008年03期
5 周琼;王静;;研究生班级纵横结合教育管理模式探析[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0年06期
6 于淑华,庄岩,于德华;发挥网络优势 加强研究生班级建设——研究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的新探索[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年09期
7 袁丹;吴红;;研究生学习动机与行为浅析[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0年12期
8 李芸;瞿伟;;研究生教育体制改革对信息化建设的启示[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0年05期
9 祁龙;;思想政治教育在激发大学生学习动机中的应用[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10 苏兆斌;李天鹰;;我国学位授权审核制度的回顾与反思[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柯红岩;;学生党总支成立与建设初探[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2 韩鸿宾;徐晓娟;和清源;李楠;王织云;乔志芳;杜秉华;王薇;王青;;临床教学医院研究生班管理与人才培养改革探索与实践[A];第二届全国医学科研管理论坛暨医学科研管理处(科)长论坛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晶;高等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素芹;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制度障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马楠;基于课题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陈海岩;新时期高等学校班级建设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3 范军伟;我国现行硕士、博士学位授权审核机制改革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4 李伟;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模式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5 衡旭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政策变迁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怡;甘肃省属高校研究生教育现状调查[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买买提·叶尔逊木明;新疆高校研究生德育现状的调查[D];新疆医科大学;2011年
8 曹俊炜;独立学院“三位一体”的班级建设模式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于淑华,庄岩,于德华;发挥网络优势 加强研究生班级建设——研究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的新探索[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年09期
2 程晓农,解幸幸;试论导师在研究生政治思想工作中的功能与任务[J];江苏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3 谢维和;论班级活动中的管理主义倾向——兼答吴康宁教授的商榷文章[J];教育研究;2000年06期
4 谢安邦;罗尧成;;关于我国大学科研体制特征及改革的研究[J];教育研究;2006年03期
5 王轶;何晓琼;;新形势下工科类研究生的特点分析及班级建设探索[J];文教资料;2009年17期
6 陈子辰,沈满洪;妥善处理研究生教育的十个关系[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2年09期
7 许克毅,赵军;论研究生教育发展观[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4年01期
8 吴启迪;国务院学位委员会2004年度工作及2005年工作思路的报告[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5年06期
9 吴启迪;;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以来工作进展情况报告及会议主要议题的说明[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年11期
10 陈迅;马亮;;高校研究生和谐班集体创建的思考与探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丛彪;;探索学生管理工作新思路[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10年11期
2 李光耀;论创新[J];齐鲁学刊;1999年06期
3 刘力钢;企业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21世纪企业发展的主题[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4 郭金彬;当代科技的本质特征及其理性思考[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5 邵履铭;以组织学生写小论文为载体探索个性化的化学教学[J];化学教学;2000年06期
6 王战军;新世纪的研究生教育[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年04期
7 陈浩庆,吕万刚;体操教练员的创新意识[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8 叶上雄;素质教育的重点: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J];中国教育学刊;2000年02期
9 金吾伦;创新研究应成为科技哲学研究的新阶段[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10 廖良才;从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工作谈我校博士生培养问题[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欣;;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创新实践模式[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河北卷)[C];2010年
2 丁宏伟;;现代水族馆展示发展的几个新理念[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马建平;;科技报道的创新要以“赢利”为目的[A];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第九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蒋丹;;我国高等教育中校企合作的模式探索[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5 郑贵军;;营销学课程教学创新探讨[A];中国市场营销创新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梁爱文;;创新高职专业建设的路径分析——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视角[A];云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职高专教育分会2008年优秀论文集[C];2008年
7 朱明仕;;我国转型期社会心态与政府公共管理创新初探[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20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殷红博;李红;李家煦;;我国民办幼儿园师资培训创新研究及博凯幼儿园的实践[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北京卷)[C];2010年
9 唐斌;;政府问责的理论创新:基于概念、方式及过程的分析[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会暨“政府管理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0 乔丽辉;;浅谈如何做好少儿图书馆的服务创新[A];开放、创新、共享、发展:少儿图书馆论坛2009——第十一届“华北、东北、西北”地区少儿图书馆学术暨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万学·海文第一事业部总监 吴本文;“同等学力”报考硕士:政策在不断放宽[N];中国教育报;2007年
2 早报评论专栏作者 王晓渔;研究生学制为何“朝三暮二”[N];东方早报;2007年
3 仝静海;我省16所省属院校今年录取研究生8427人[N];河北日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徐敏;考研升温,教改如何升温[N];解放日报;2010年
5 记者 金柯;导师让研究生代课,取消资格[N];解放日报;2005年
6 鸣琦;咨询会不再火爆 考研学子趋于理性[N];陕西日报;2008年
7 记者 冯华;做好研招工作稳步推进改革[N];中国教育报;2006年
8 记者 姜乃强 刘宁;教育部首次发文规范研究生复试工作[N];中国教育报;2006年
9 记者 李陈续 通讯员 杨保国;中国科大研究生招生酝酿重大改革[N];光明日报;2006年
10 赵学敏;研究生招生实行重大改革复试成绩占总成绩30%-50%[N];人民政协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世兵;我国证券公司经纪业务创新及其风险管理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2 郭瑞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3 李力;跨国公司技术创新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4 谢瑞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投融资机制创新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8年
5 姚毓春;创业型经济与就业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6 饶钢;我国教育电视台发展模式之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7 廉高波;中国农村经济组织:模式、变迁与创新[D];西北大学;2005年
8 许宁;中国经济开发区发展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9 潘国臣;保险企业创新能力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10 白俊超;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仁志;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与创新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5年
2 李祥;近年来羊城晚报版面风格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3 周长群;我国家电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5年
4 吴方辉;论企业集团可持续发展的运行机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5 王久永;经济全球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金大龙;我国军代表制度创新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年
7 甘璐;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法律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8 宋红军;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9 白群;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若干问题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10 张萌;新时期典型报道的改进与创新[D];山东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8734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18734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