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实践取向的教育硕士课程设置
本文选题:教育硕士 + 课程设置 ; 参考:《中国成人教育》2011年07期
【摘要】:教育硕士是为基础教育培养优秀师资而设置的专业性学位,其课程设置应突破教育学硕士课程设置的框架,以实践取向理念为导向,设置符合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特点,突出职业性、实用性、过程性、实践性等特征的教育硕士课程体系,使教育硕士的培养走出学术化倾向的藩篱。
[Abstract]:The Master of Education is a professional degree set up for the training of excellent teachers in basic education. Its curriculum should break through the framework of the curriculum of Master of Education, be guided by the idea of practical orientation, and conform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aster of Education. The system of education master courses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rofession, practicability, process and practice makes the cultivation of master of education walk out of the barrier of academic tendency.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教育学院;
【分类号】:G643
【参考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徐国庆;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黄秋明;;“工作本位学习”:抵及高职课程改革的核心[J];中国高教研究;2007年04期
2 赵志群;王炜波;;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中职业资格研究方法的新进展[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年19期
3 于仕斌;邓育年;潘伟荣;;构建“一体化”教学课程模式的研究——汽车维修专业一体化教学改革阶段成果[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年13期
4 陈建;;机电专业项目课程体系构建探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年31期
5 赵志群;;课程开发的规范化与技术标准建设[J];职业技术教育;2006年2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李金春;论基于“工作过程”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D];苏州大学;2005年
2 夏小文;英、美、日、澳“职前教育过渡到工作”的途径与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张成玉;职业知识的嬗变与意义追寻[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刘洪梅;论现代信息技术对大学教育创新的影响[D];广西大学;2006年
5 刘弋滢;科技进步对实践观变革的影响[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6 何万一;高职院校与企业互动对策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7 尹金金;基于企业需求的关键能力开发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谢文举;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模式改革与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王科辉;阳煤集团职工大学课程设置与实施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王再宙;汽车构造课程与拆装实习教学改革[J];职业技术教育;2001年10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贾同文;;谈农村小学规范课程设置需解决的问题[J];学校管理;2010年01期
2 周永贵;;浅谈艺术课程与中学生素质[J];中学教学参考;2010年06期
3 沈璐;;高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问题分析——以南京师范大学为例[J];文教资料;2010年04期
4 黄伟达;吕梅桂;;高等学校课程设置的心理学基础[J];教书育人;2010年06期
5 曾桂生;曾俊蓉;;对改进高职艺术设计类课程设置的思考[J];职教论坛;2010年05期
6 李鹏辉;於红梅;胡双喜;;高职课程设置“度”的把握——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实践[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0年02期
7 胡亚菊;舒玉敏;;高职国际贸易实务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体系研究[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0年02期
8 李莉;李庆新;;大学英语四级后续课程设置问卷调查与探讨[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0年02期
9 张菊;;中外合作办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及对策[J];才智;2010年02期
10 罗玲;刘丽霞;;浅谈新课程中课程设置的改革——综合实践活动与校本课程设置现状与改革分析[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版);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彭丽;;中国旅游高等教育存在问题及发展设想[A];旅游学研究(第五辑)[C];2010年
2 翟雨芹;;中英旅游硕士教育比较研究——以东南大学和萨里大学为例[A];旅游学研究(第五辑)[C];2010年
3 戴德;;在乐趣中成长——谈谈“和声与曲式分析课”的教学探索[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4 徐文正;;关于在高师开设《多声部音乐的理论与实践》课程的设想[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5 邢登成;;推进教师继续教育发展的管理策略[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贵州卷)[C];2010年
6 西安市华山中学"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课题组;;西安市华山中学“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课题结题报告[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陕西卷)[C];2010年
7 纪晓军;;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陕西卷)[C];2010年
8 李尚宁;;论师范生的人际智能的开发与培养[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东卷)[C];2010年
9 王长倩;;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践课程的设置与改革[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江苏卷)[C];2010年
10 上海电子工业学校课题组;;职业教育课程和教学改革研究[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上海卷)[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黄家富;让“龙头”摆起来[N];解放军报;2011年
2 尹萧;近400名科队领导受训[N];人民公安报;2011年
3 黄家富;让“龙头”摆起来[N];解放军报;2011年
4 尹萧;近400名科队领导受训[N];人民公安报;2011年
5 记者 井波 实习生 赵春娟;我区构建多层次各学段双语教育体系[N];新疆日报(汉);2011年
6 本报记者 刘潇潇;八思巴蒙文并不难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7 记者 王书林;新疆紧抓司法能力建设[N];人民法院报;2011年
8 上海市同洲模范学校校长 程彪;聚焦四大能力:课程设置张扬“先导力”[N];文汇报;2010年
9 李林 记者 冉昌龙;电信职校课程设置新模式获得成功[N];自贡日报;2010年
10 本报实习记者 丁敏帅;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课程设置问题多[N];中国文化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雅欢;运动训练专业课程体系的重构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2 李晶;高等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世讴;教育硕士课程体系构建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4 李铁;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理性选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朱飞;我国展示设计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
6 赵风云;英语师范生学科教学能力发展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江滨;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新模型及教学控制体系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09年
8 朱玲莉;日本近世寺子屋教育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9 张瑞林;我国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10 吕耀中;英国学校多元文化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文萍;成人学习动机的激发策略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2 何佩莉;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学中激发学生课堂参与的策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3 杨清;终身教育理念下江西省大学后继续教育发展策略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4 沈寅鑫;复合应用型教师的培养[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瑛;英国PGCE课程设置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6 冉红庆;重庆市独立院校公共选修课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7 张立华;高师院校科学教育课程改革研究[D];长春师范学院;2010年
8 张容溪;从中学数学教师专业化视角来看高师数学教育类课程改革[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9 王显超;中国近代教会小学研究(1840-1937)[D];西南大学;2010年
10 谢茂;我国网络教育学院个性化课程设置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9008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19008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