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职业与档案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研究
本文选题:档案职业 + 档案学专业教育 ; 参考:《浙江档案》2009年03期
【摘要】:简要回顾分析我国档案职业和档案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历程,从教育思想观念、职业资格制度、宏观调控机制等方面入手,深入剖解档案学硕士研究生教育与档案职业相背离的问题根源,提出了以推进通识教育与职业教育一体化为方向的档案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宏观模式重构的具体路径。
[Abstract]:This paper briefly reviews and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course of graduate education in archival profession and archives science, starting from the aspects of educational ideology, professional qualification system, macro-control mechanism, etc. This paper deeply analyzes the root causes of the deviation between the graduate education of archival science and the occupation of archives, and puts forward the concrete way to reconstruct the macro mode of graduate education of archives master in the direction of promoting the integration of general education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作者单位】: 安徽大学管理学院;
【分类号】:G270-4;G64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李财富;中美档案教育比较研究[J];档案;1997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冯正强;当代国际贸易中非关税壁垒的新体系及其作用机理[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2 杨金土 ,孟广平 ,严雪怡;对技术、技术型人才和技术教育的再认识(二)[J];职业技术教育;2002年25期
3 周中明;姚鼐的妇女观和他笔下的妇女形象[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4 孙显元;“以人为本”的社会结构观[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5 裴德海;;政治制度文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必然选择[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6 刘卫平;孙晓娟;;论思维创新的实践基础[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7 李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途径—对私有制的再思考[J];安徽农学通报;2006年05期
8 刘荣清;马克思现代理性主义人性观的生成——读《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9 王郁;肖桂林;;中国与发达国家农业合作社发展的比较与启示[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8期
10 孙淑萍;;高校生态德育的理论与实践[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蒲国良;;关于十月革命研究中两个基本问题的思考[A];纪念十月革命九十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刘增惠;石鹏;;马克思论人和自然的关系与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A];北京高校政经、社建教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吴建刚;;浅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A];北京高校政经、社建教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汪琼枝;;传统义利观与马克思主义正义观价值基点的不同旨趣[A];北京高校政经、社建教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邢荣;;现代性矛盾的现实根源——马克思的资本视角[A];北京高校政经、社建教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许耀桐;;关于不断提高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能力的探讨[A];和谐社会:公共性与公共治理——2004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C];2004年
7 刘大椿;;现代化进程中的人文关怀[A];和谐社会自主创新与文化交融——2006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上卷)[C];2006年
8 魏永征;;在“一国两制”下对表达自由与公共权力的界定——一位中国大陆学者看《基本法》23条立法[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9 李莉娅;叶苗;;舆论引导方式,期待艺术性创新——“开放条件下舆论引导方式”调查与分析[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10 苏志加;刘啸霆;;集聚海外人才的软环境创新研究[A];“青年科学家创新与社会条件支持系统”课题研究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正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2 李新曦;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与人的素质塑造[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3 董耀鹏;社会主义国有经济控制力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4 崔禄春;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的科技政策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5 侯典明;江泽民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6 张占斌;博彩业与政府选择[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7 王广彬;中国社会保障法制史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0年
8 毛曦;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地理[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9 张拴平;张申府哲学思想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10 胡振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相互关系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立慧;中国共产党探索社会主义所有制的历史经验[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高常营;渴望家园的回归——世纪之交人文精神重建问题的反思[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3 赵澜波;现代化进程中的生活方式与人的全面发展[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4 孙文营;论当前中国社会转型的趋势、困境与出路[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5 张春玲;对我国经济体制与经济增长方式关系的历史剖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6 李照修;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7 朱洪强;邓小平对外开发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8 游红武;后冷战时代国际冲突探源[D];暨南大学;2000年
9 廖秋红;媒介的社会伦理角色定位[D];暨南大学;2000年
10 李仙飞;马克思个性观新探[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李财富;中美档案教育比较研究[J];档案;1997年03期
2 钱金保;中美档案工作比较[J];档案学通讯;1990年06期
3 李财富;中美档案工作比较研究[J];档案学通讯;1997年06期
4 刘家真;我国档案学教育的需求与诊断[J];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于东平;“北京市职业高中弘扬亚运精神汇报团”赴太原市宣传[J];教育与职业;1991年02期
2 王强;浅论高校档案人员的职业道德[J];琼州大学学报;1994年01期
3 ;“为培养优秀的文秘和档案管理要才作贡献”[J];北京教育;1996年04期
4 王鸿雁;对职业学校进行素质教育几个问题的认识[J];北京教育;1997年06期
5 王凤琴,常宝成;浅谈21世纪高校档案工作人员应具备的职业道德[J];太原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6 张春艳,李爱军;档案职业培训方法探析[J];黑河学刊;2000年05期
7 王卫民;浅谈档案人员职业道德[J];济宁师专学报;2000年06期
8 赵翠霞,刘新福,周秀玲,李国玲;浅谈档案人员的素质[J];河北工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9 吕春艳;档案工作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1年04期
10 李黔;构建档案职业教育教学的新模式[J];辽宁高职学报;2001年04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院 王绍侠;“21世纪的社会记忆”[N];社会科学报;2002年
2 罗江帆;小议档案职业的现状与走向[N];中国档案报;2003年
3 李向罡;致力于促进和推动档案学研究的日本档案学会[N];中国档案报;2004年
,本文编号:19536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19536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