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研究生因材施教的一点体会
[Abstract]:Combined with their own experience in training doctoral students,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experience of cultivating graduate students in accordance with their aptitude. The author thinks that the tutor should respect the students' interests, encourage them to explore freely, and use different methods to mobilize their initiative for different students.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化学系;
【分类号】:G64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沈铨林,张大亮 ,刑以群;研究生选择导师的影响因素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5年10期
2 孙政荣;;研究生培养实行导师组制的探讨[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3 张应春;吴永明;丁毅强;;关于强化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4 张俊;;导师组制在研究生培养中的推广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年07期
5 黄仰模;陈纪藩;廖世煌;刘晓玲;林昌松;;担任研究生导师的点滴体会[J];中医教育;2008年01期
6 王世杰;郑鹏;王洁;;以规范的导师组架构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7 欧阳芬;;试论导师与研究生和谐关系的构建[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09年02期
8 汤永利;于金霞;;导师组制研究生考核评价机制的研究[J];科技信息;2011年01期
9 张登本;;如何当一个合格的研究生导师——论研究生导师的责任[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10 雷宇;;研究生导师组制度建设的若干思考[J];成功(教育);2013年1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张建宇;赵丽滨;费斌军;;工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A];力学与工程应用[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杨晨光;人民大学国关学院研究生培养推出导师组[N];中国教育报;2004年
2 朱合欢 张永峰 吴志峰 云岭;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导师[N];社会科学报;2002年
3 本报记者 叶莎莎;导师小组:师生共同拥有的家园[N];中国教育报;2006年
4 记者 王敬照;打破导师资格终身制[N];河北日报;2014年
5 本报记者 杨晨光;为研究生学术创新营造宽广空间[N];中国教育报;2005年
6 杨晨光;为研究生学术创新营造宽广空间[N];山西经济日报;2005年
7 记者 李林霞;研究生完不成学业,淘汰分流!导师考核不达要求,停止招生![N];山西日报;2006年
8 记者 高耀彬;学生毕业论文作假取消导师指导资格[N];中国教育报;2006年
9 杨海洋 本报记者 胥茜;“导师的话我们能听得进去”[N];中国教育报;2006年
10 陈强;郑州大学改革研究生培养机制[N];中国教育报;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娜;高校研究生导师指导方式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2 王丽根;全日制工程硕士校外导师的角色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3 周哲;人文学科硕士研究生对导师角色期望研究-对西安市四所高校的调查[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6年
4 王志;全日制学科教学(历史)硕士“双导师制”中的中学导师过程参与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5年
5 常琳;高校硕士研究生导师组制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6年
6 林似非;导师与研究生关系探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金健;中科院兰州分院研究生及导师基本现状调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8 郑杰;研究生教育中导师与研究生关系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6年
9 胡娟;研究生导师指导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10 牛春瑜;我国硕士研究生导师资助制研究[D];青岛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1234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21234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