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对医学研究生就业与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8-07-15 08:25
【摘要】:为了解金融危机对医学院校研究生就业压力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本研究对安徽省四所医学院校的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涉及到研究生就业心理状况、研究生对职业稳定性的态度、社会关系对就业的影响、研究生对违约诚信度的评价、研究生接受就业指导情况等方面。研究表明,金融危机影响下,医学研究生就业压力不断增大,其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因此,医科研究生就业指导和心理健康教育亟待加强。国家应制定相关政策与激励机制引导其面向基层就业,以从根本上解决其逆向性就业问题。
[Abstract]: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impact of the financial crisis on the employment pressure and mental health of postgraduates in medi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conducted among graduate students in four medical colleges in Anhui province. The contents of the investigation relate to the employment psychology of graduate students, the attitude of postgraduates to job stability, the influence of social relations on employment, the evaluation of creditworthiness of default by postgraduates, the employment guidance of postgraduates and so on.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financial crisis, the employment pressure of medical graduate students is increasing, and their mental health problems are becoming increasingly prominent. Therefore, medical graduate employment guidance and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need to be strengthened. The state should formulate relevant policies and incentive mechanisms to guide them to face grass-roots employment so as to fundamentally solve the problem of reverse employment.
【作者单位】: 安徽医科大学研究生院;
【基金】:安徽省教育厅重点研究项目(2009sk191zd)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R-4;G64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汪涛,杨国愉,冯正直;军医大学研究生心理健康及相关因素研究[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2年1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欧阳颀,李忠仁,穆艳云,赵涤,龙浩文,吴杞;针刺对16例阿耳茨海默病患者智能障碍影响的对照观察[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1999年03期

2 王志凌,李育红,杨昆英,左津淮;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周期性精神病临床观察[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3年04期

3 曹教育;;CCU患者对限制陪护心理反应的调查与分析[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4 黄发源,陶芳标;中学生饮酒行为与危害健康行为相互影响的研究[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0年01期

5 李东升,陶芳标;中学生生活事件评定及其与焦虑、抑郁之间关系的研究[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0年04期

6 王晓平;中西医结合及心理治疗神经症24例[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7 许华山,许霞;癌症发病与心理社会因素关系的比较研究[J];蚌埠医学院学报;1999年06期

8 洪雁;毕业后医学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9 崔海;电针治疗30例中风后抑郁症的临床观察[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10 殷萍华,季燕东,罗盛;重症肌无力病人抑郁状况调查[J];北京医学;2002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马天真;李书平;;产前妇女负性情绪临床研究[A];第六届全国优生科学大会论文汇编[C];2006年

2 许虹;李美山;徐飞;李方;;多发性硬化事件相关电位的检测及其情感障碍的评价[A];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地区神经病学会论文汇编[C];2005年

3 彭武清;杨梅;;未婚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的精神状况及生存质量探讨[A];睡眠医学与精神卫生研讨会(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第50分会场)论文汇编[C];2005年

4 张腊英;曾桂娥;熊桂兰;;住院精神病患者配偶焦虑抑郁状态分析及干预[A];第10次全国精神病学术交流会暨《中国民康医学》创刊20周年庆典论文汇编[C];2008年

5 居还英;刘苏敏;盛嘉玲;;住院精神病患者藏药原因分析及干预措施[A];第10次全国精神病学术交流会暨《中国民康医学》创刊20周年庆典论文汇编[C];2008年

6 叶莉军;陈凯;李冬琴;;强化疗法在住院综合征患者护理中的应用[A];第10次全国精神病学术交流会暨《中国民康医学》创刊20周年庆典论文汇编[C];2008年

7 索乐课题协作组;田维才;刘波;涂哲明;蔡德明;邓小鹏;;国产利培酮(索乐~(NFDA3))治疗精神分裂症多中心开放性临床研究[A];中国民康医学杂志创刊20周年优秀论文集(1988-2008)[C];2008年

8 唐江萍;邹文华;王民主;;脑卒中患者与正常人社会心理因素和负性情绪的对照研究[A];中国民康医学杂志创刊20周年优秀论文集(1988-2008)[C];2008年

9 朱学平;朱孔美;梁家国;王东;;综合康复干预措施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综合征疗效观察[A];中国民康医学杂志创刊20周年优秀论文集(1988-2008)[C];2008年

10 戴静;孙海霞;刘协和;马渝根;王林;王克家;陈仁意;谢庭菊;何洪高;卢江;;老人的认知功能和认知功能与生活质量的相关关系[A];中国民康医学杂志创刊20周年优秀论文集(1988-2008)[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柳红芳;加味大柴胡颗粒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影响的临床和实验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2年

2 邓云龙;功能性躯体不适及其与心理社会因素关系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3 岳伟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睡眠、临床特征、神经生化及5-HTT基因多态性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4 郭英君;人类染色体6q23-26精神分裂症相关基因的定位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5 马斌;中风病不同时点临床评价指标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4年

6 李志红;酒精性肝纤维化中医证候特点和慢肝消抗酒精性肝纤维化的分子机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4年

7 曲淼;抑郁症中医证候规律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5年

8 侯秀娟;从单胺递质及其受体探讨颐脑解郁方对脑卒中后抑郁干预机理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5年

9 曹克刚;脑痛立停分散片治疗偏头痛的作用与机理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5年

10 夏祥伟;研究生体育锻炼与健康问题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沈鑫华;广泛焦虑障碍的心理社会因素、神经内分泌及免疫学相关研究[D];苏州大学;2001年

2 王静;安徽省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D];安徽医科大学;2001年

3 蒋强;汉族、回族、藏族和维吾尔族大学生心理健康观和心理健康状况比较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4 刘彩谊;特殊作业环境下军人心理卫生状况调查及心理行为干预措施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3年

5 潘琼;长沙市大学生病理性互联网使用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6 高建明;有关灼口综合征发病因素的探讨[D];中南大学;2003年

7 彭淼;~1H磁共振波谱分析在精神分裂症研究中的应用[D];中国医科大学;2002年

8 董福明;冠心病患者胰岛素抵抗与心理因素关系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2年

9 王宇;医科大学本科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分析与心理健康教育策略[D];中国医科大学;2002年

10 王彦如;山西省大学生SCL-90的常模建立[D];山西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赵殿军,孙庆祝,薛岚,王章明,金赛英,沙继斌;高校在读硕士研究生身心健康状况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2 毛富强,毛光民,李洁!300070;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初步评价[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0年01期

3 史清敏,王增起,王永丽;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J];现代教育科学;2002年03期

4 王渭玲 ,倪晓莉 ,钱玉燕;医科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研究[J];陕西医学杂志;2003年08期

5 金海燕,路平 ,林伟连;易发心理障碍研究生的人口学特征及其教育对策[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4年03期

6 答会明;大学生自信、自尊、自我效能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0年04期

7 张智勇,罗珊红;大学生SCL-90量表测查结果的比较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8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肖延丽;彭磊;;医学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探讨[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年08期

2 邹凌云;倪青山;谭银玲;金晓琳;饶贤才;胡福泉;;医学研究生基因组与生物信息学教学探讨[J];基础医学教育;2011年09期

3 梁妮;刘泰;史伟;钟振国;姜建萍;何梅燕;古联;胡跃强;;医学研究生临床循证教学效果的研究[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4 朱萍;尹列芬;何平;刘德周;;构建医学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思考[J];医院管理论坛;2011年09期

5 纵兆辉;冯占春;;医院研究生培养工作研究综述[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11年04期

6 ;《西北医学教育》杂志简介及投稿须知[J];西北医学教育;2011年04期

7 吴培;;浅析医学硕士研究生课程教育改革[J];文教资料;2011年17期

8 李培杰;段文若;王琛;王琳;石俊艾;耿长新;杨鲁民;姜相君;;医学硕士研究生临床培训计划及实习方式改革探讨[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9 张凯;李恬;马军;张龙友;;美国医学教育对我国医学研究生教育的启示[J];中国病案;2011年08期

10 王彦军;陈华;严宏;;军队医科大学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实践途径与思考[J];西北医学教育;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何迎春;田道法;卢芳国;戴娜;;“智”德与当代医学研究生创新教育[A];全国中西医结合临床教学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张旭平;;论科学与人文相融视角下的医学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课程改革[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专家专题论坛“在为国服务中发展自然辩证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全国老年保健论坛在海口召开许嘉璐出席论坛[A];2009中国老年保健暨产业高峰论坛文集[C];2009年

4 本刊编辑部;;前言[A];2008年中国保健产业论文集[C];2008年

5 ;许嘉璐副委员长在中国老年保健暨产业高峰论坛上的讲话[A];2009中国老年保健暨产业高峰论坛文集[C];2009年

6 刘艳骄;汪卫东;孙书臣;;临床睡眠医学专业研究生培养初探[A];第三届中国睡眠医学论坛论文汇编[C];2009年

7 魏高文;邓常青;魏歆然;何迎春;熊桀;张伟;雷晓明;;构建以科研应用能力为本位的医学统计学课堂教学模式[A];全国中西医结合临床教学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8 瞿筱逸;姚斐;;浅谈中医院校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几个问题[A];中国针灸学会针推结合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针灸教育与腧穴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9 陈文芳;陈蕾;姜宏;谢俊霞;;开设博硕士研究生《细胞信息与调控》教学的几点体会[A];中国生理学会第十届全国生理学教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张晨;医学研究生临床实践活动应予以支持[N];中国教育报;2010年

2 记者 马定科;广州中医药大学探索非医攻博培养机制成效显著[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严少卫 实习记者 韩璐;又到一年择业时[N];健康报;2008年

4 记者 朱筱杰;威高集团与沈阳药科大学联合实验基地揭牌[N];威海日报;2009年

5 记者袁蕾;王乐泉会见张子芳一行[N];新疆日报(汉);2010年

6 徐志伟 潘华峰 邱仕君 史亚飞 冼绍祥 广州中医药大学;非医攻博 中医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实践[N];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

7 郭婷婷;七成中小企业不愿要实习生[N];中国改革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李蕴明;澳大利亚:全科培训重要性增强[N];医药经济报;2010年

9 赵云莲 张军萍 本报记者 沈莹;李桂莲:学会在“寒冷”中取暖[N];中国妇女报;2009年

10 记者 陈云芬;云大与省一院共建“云南大学昆华医院”[N];云南日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苏日娜;医学研究生人文教育缺失及对策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巍巍;临床医学研究生医德现状分析与教育对策[D];山东大学;2007年

3 祖雅琼;医学研究生PBL模式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1年

4 王旭;医学研究生的医德教育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0年

5 于晓卿;医学研究生成就动机及其相关的社会心理因素关系的统计学技术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1234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21234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5db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