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过是非:MBA教育反思
[Abstract]:MBA education is the training of managerial personnel for enterprises, society and countries. Its educational content should focus on the edification of ethics, cultural psychology and legal norms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cooperation of the whole society. The expansion of commercialism, however, has made MBA education increasingly utilitarian and practical, becoming a technical training discipline that serves personal wealth. Accordingly, the current MBA education is often lack of social "MBA people", its behavior and management mode are to improve the interests of specific individuals or groups, not to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entire organization, so as to strengthen social conflicts rather than cooperation. Therefore, the lack of humanity is the crux of MBA education, which leads modern management to a severe dilemma.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
【分类号】:G64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翠菊;论怀特海的教育艺术思想[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2 周黎明;试论第五代市场社会主义及其启示[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3 王桂波;《论语》之素质教育思想探源[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3年01期
4 张之沧;新时期的剥削和阶级概念——分析学派马克思主义观点简介[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3年03期
5 汤宏波;;高学历“追逐症”与失业的经济学分析——一个基于斯宾塞劳动力市场模型的研究[J];财经研究;2006年01期
6 龚天平;管理伦理:进展与评论[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7 常艳芳;大学精神的时代表征[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8 许秋起;经济演化理论的嬗变与融合[J];当代经济研究;2005年03期
9 靖国平;论智慧的涵义及其特征[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4年02期
10 刘静;知识与教化:略论全球化背景下高等教育的功能[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孙来斌;;市场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汪宁;普京的“俄罗斯新思想”[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2 李福华;高等学校学生主体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韩映雄;高等教育质量精细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龚天平;走向卓越[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5 翟静丽;个人教育选择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6 王文岚;社会科课程中的公民教育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7 甘永成;虚拟学习社区中的知识建构和集体智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尧新瑜;学校道德课程理解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王玉珍;道德秩序的经济学分析[D];西北大学;2004年
10 王光庆;市场、企业与经济组织的分析逻辑[D];厦门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翠萍;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企业的诚信建设[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2 孙洪清;知识观的转变与教育理念的建构[D];曲阜师范大学;2003年
3 宁团红;论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伦理思想[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4 郭兰英;高等学校学生权利问题研究[D];湘潭大学;2003年
5 邝红军;教育辩证法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6 杨兴玉;历史反思与生态建构—当代语感理论的认知基础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4年
7 陈玲;教师创造性及其培养[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8 张建新;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师教学工作的激励思路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邓燕雯;论S生态文化观——关于福建生态省建设中的文化创新问题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4年
10 黄飞;论产权伦理[D];中南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建新;;苏联1980年教育事业与数字[J];外国教育研究;1982年02期
2 B.H.叶夫列莫夫,曾铭庆;教给学生一些经济知识[J];外国教育研究;1984年04期
3 李锦兰;;论人的思想行为与组织管理工作的关系[J];教育理论与实践;1984年04期
4 H.西蒙,张瑶;我的人生哲学[J];国外社会科学;1986年10期
5 秦在东;试论富与德[J];江汉论坛;1986年03期
6 黄德良;管理的统一哲学[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04期
7 黄岩;;一个少年网球冠军的秘密[J];体育博览;1986年05期
8 秦文彦;管理客体及其对管理学的影响[J];人文杂志;1987年05期
9 汪信言;一道轨迹题的解法研究[J];数学通报;1987年01期
10 A.津巴利斯特 ,张法荣;比较经济体制理论与方法述评[J];国外社会科学;198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顺明;;期货合约的简单创新[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5卷[C];1999年
2 李瑞华;孙在国;;现代商战深层次的竞争:商业文化的竞争[A];海派商业文化论文集[C];1995年
3 廖香武;;论我国中小学教师的本质与人格特点[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4 庞守林;陈宝峰;;农业扶贫资金使用效率分析[A];中国扶贫论文精粹[C];2001年
5 杨爱平;;“一国两制”下粤港政府合作的理论思考——从博弈论的角度分析[A];公共管理研究(1)“公共管理研究与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6 郑利平;;腐败成因的经济理性与预期效用的论析[A];公共管理研究(1)“公共管理研究与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7 张万成;;“经济人”假设在国有企业改革中的运用[A];国有经济论丛2002——“加入WTO后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8 陈殿友;;对国有企业经营者选拔与激励制度创新的思考[A];国有经济论丛2002——“加入WTO后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9 杨华国;;排污权转让理论基础研究[A];适应市场机制的环境法制建设问题研究——2002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2年
10 杨俊一;;生存方式的价值冲突与人文精神的反思[A];人学与现代化——全国第五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余东峰;职业化是一种体制[N];中国成人教育信息报;2000年
2 ;现代经济伦理学释义[N];光明日报;2000年
3 杨俭英;经济决策体制的重大改革[N];甘肃经济日报;2000年
4 朱梅;职业道德滑坡的成因[N];湖南日报;2000年
5 王颖;道德力量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及中国市场经济的道德重整[N];中国经济时报;2000年
6 王艳;解读美国新经济[N];厂长经理日报;2000年
7 徐联德 陈旭红;屯留农村经济人有了“娘家”[N];山西日报;2000年
8 柳承宏;一部在经济学研究方法上有所建树的学术专著[N];山西经济日报;2000年
9 吴水澎;会计监督与监督会计[N];中国财经报;2001年
10 中国社会科学院 董之鹰;老龄社会的代际互动[N];中国老年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代天宇;消费者行为、消费函数与财政货币政策[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2 徐华;华人企业中的家族主义[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3 孙春晨;市场经济伦理导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4 席恒;公共物品供给机制研究[D];西北大学;2003年
5 郭建国;经济行为的伦理审视[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6 陈泽亚;“经济人”与经济制度正义探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7 聂文军;亚当·斯密经济伦理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8 王宝莅;断了线的等价交换?!——合同的伦理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9 李彦龙;哲学视野中的生态经济[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10 王雷;合作的演化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玉豪;法律规避的经济分析[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唐丽娜;主体间性理论与现代管理学的前提假设[D];西北大学;2001年
3 李会;斯密“经济人”的哲学思考[D];郑州大学;2001年
4 高青月;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人文精神与可持续发展[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5 蔡学英;对“经济人”的哲学追问[D];湘潭大学;2002年
6 郭文娜;论我国西部信息透明化建设[D];四川大学;2002年
7 古景春;培养健康的国有资本人格的伦理思考[D];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
8 曾中秋;经济人假设述评及其超越[D];西北大学;2003年
9 汤丽芳;论对经济人的伦理制约[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10 郑红;国有外贸企业的利益分配机制与人才竞争力[D];浙江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1243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21243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