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全国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联席会议在北京召开
[Abstract]:(reporter Zhao Qinghua) March 30, 2010, the National Professional degree Education steering Committee held a joint meeting in Beijing Sports University. Responsible persons of the relevant departments of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the heads of the steering committees for professional degree education and the heads of the Secretariat, as well as the addition of 19 new specialties
【分类号】:G64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2010年全国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联席会议在北京召开[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年05期
2 周星;;关于艺术硕士培养问题的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年06期
3 闫建璋;;专业学位的功能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年03期
4 王征;蒋笑莉;;关于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开展第三方评估的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2010年09期
5 ;全国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联席会议在京召开[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年03期
6 吴镇柔;“学位教育”的提法似需商榷[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9年04期
7 高益民;;日本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初步发展[J];比较教育研究;2007年05期
8 张乐勇;肖立山;姚成郡;;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应正确处理六个关系[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年09期
9 翟慕华;;河南省研究生教育若干问题的思考[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10 孙大廷;;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变革及发展趋势[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于妍;丁雪华;杨洪国;;对林科公益性科研单位研究生教育的思考[A];首届农林院校教育管理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杨应芹;;研究生教育入世的对策[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3 赵蒙成;;论英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历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8)——外国高等教育史研究[C];2009年
4 刘忠宝;蔡开颖;王庆华;马国远;;动力工程专业学位工程硕士培养的研究及实践[A];制冷空调学科发展与教学研究——第六届全国高等院校制冷空调学科发展与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黄蓉生;;含弘论丛总序——走进新农村[A];走进新农村——西南大学研究生《含弘论丛》[C];2010年
6 李伟杰;;针对研究生自身特点注重教育方法改进[A];讨论“三个代表”哲学思考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7 黄蓉生;;总序[A];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问题研究——重庆市研究生马克思主义论坛论文集[C];2010年
8 季幼章;张英;张彦秋;董俊国;;研究生教育中导师创造力与研究生创造力[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9 肖念;沈红;;国家创新体系下的研究生教育[A];海峡两岸面向21世纪科技教育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10 张湘伟;刘锋;袁兵;;工程力学研究生教育的探索与实践[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财政部副部长 王军;服务为上,质量为本,,着力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会计人才[N];中国会计报;2011年
2 刘恒;“类专业学位”改变研究生培养结构[N];中国教育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赵婀娜;转型:权宜之计还是长远趋势?[N];人民日报;2009年
4 ;专业学位发展的里程碑[N];云南日报;2009年
5 张宁锐;专业学位招生需扩大规模[N];人民政协报;2009年
6 记者 刘昊;“专业型”“学术型”待遇不同[N];北京日报;2010年
7 记者 马小丽;我区今年首次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N];呼和浩特日报(汉);2009年
8 卓丽沙;专业硕士招生,路越走越宽[N];中国教育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贾臻;新政“扰乱” 岛城考研大军[N];青岛日报;2010年
10 本报实习记者 任敏;专业硕士为何遭遇“冷表情”[N];北京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汪志宏;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2 潘武玲;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徐熠熠;端粒结合因子1对p53和ATM的功能调控及其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4 王晓澍;CD147、MCT1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CD147单抗对U251细胞代谢干预的实验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5 谢轩贵;5-FC对CD基因修饰的SHG-44恶性人脑胶质瘤细胞凋亡诱导作用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6 缪园;基于学科的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文献情报中心);2003年
7 罗尧成;我国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丁哲学;高层次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9 李军;腹腔镜辅助直肠癌根治术可行性的临床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10 陈曦;Toll样受体4与β防御素2在结肠炎上皮表达及调控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丽萍;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系统考察[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2 陈杰;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及其衍生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王宗元;美国第一级专业学位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4 文秀娟;云南省专业学位教育发展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5 高丽;我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管理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6 于超;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改革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1年
7 刘艳辉;当前我国研究生就业走势与研究生教育结构的矛盾分析与对策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8 苏曼虹;美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9 王艳;大众化下研究生教育规模化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10 杨宁;我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1566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21566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