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博士生学制的问题分析与对策建议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doctoral system in China, and points out that the 3-year system of doctoral students in our country can no longer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training goal and the need of improving the quality. The direction of reform is to extend the academic system properly and expand the elastic range on this basis.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reform of doctoral system, our country needs to increase investment and improve the conditions for running a school; deepen the reform of the selection mode of doctoral students, arrange the master's and doctoral system as a whole, and give full play to the guiding function of evaluation. Reduce market resistance to doctoral reform.
【作者单位】: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
【基金】: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十一五”重大项目“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相关问题研究”(批准号:06w0500a)的研究成果之一。
【分类号】:G64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卢晓东;博士生学费与博士学制变革[J];教育研究;2004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卢晓东;确定成本约束下学费、财政经费的市场化互补模型——向成本补偿本义的回归[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04期
2 常崇娟;;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现状与培养[J];航海教育研究;2006年02期
3 张万红;构建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切实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J];中国高教研究;2004年08期
4 杨溪;;研究生收费标准研究——基于10所教育部直属高校的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7年01期
5 黄俊平;;试论导师课题组制在博士生培养过程中的作用[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罗尧成;我国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卢亮球;中美体育博士培养比较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邹志刚;用作教育管理工具的质量奖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2 杨溪;教育部直属高校研究生收费标准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3 张黎星;我国“博士教育过度”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铁东;;博士延期毕业的主要原因探究及应对措施[J];中国电力教育;2011年22期
2 项健;;博士是读出来的吗[J];成才之路;2011年04期
3 汪贤泽;美国的“未来师资培训计划”与博士生教育改革[J];比较教育研究;2001年03期
4 吕东伟;博士生教育创新:谁之责?——首届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综述[J];中国高等教育;2003年22期
5 饶們子;博士生教育与文本阅读的历史性问题[J];暨南学报(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6 李浩;李金林;;我国机械学科博士生培养质量提升对策研究[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1年01期
7 梁桂芝;比较与借鉴——中国与国外博士生教育的比较研究学术研讨会综述[J];科技.人才.市场;1994年Z1期
8 冯帮;;美、英、日博士生教育发展规模和速度比较[J];青年研究;2006年01期
9 朱宁洁;;博士生教育研究中欧比较[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0年01期
10 陈欣欣,林功实,白永毅;美国著名大学博士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初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启迪;;博士生教育在高等学校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A];回顾与展望——1983—2003年高教研究论文集[C];2003年
2 洪晖;;法国高等教育体制特点浅析[A];对外贸易外语系科研论文集(第二期)[C];1993年
3 李子魁;;陶行知教育学说中的师范教育[A];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首届二次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1989年
4 刘建平;;考察台湾大学入学考试改革所引发的思考[A];招生考试科研论文集[C];2005年
5 孙立荣;;科研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环节[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7年学术年会暨第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王慧;薜彦华;;李建勋师范教育思想初探[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7 乔健;;四川大学档案专业教育22年[A];2003年海峡两岸档案暨缩微学术交流会论文集(大陆地区代表部分)[C];2003年
8 董哲;;抓住机遇,努力开创来华留学生医学教育新局面[A];北京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研究[C];2008年
9 ;启迪领导智慧 憧憬大学未来——教育部副部长章新胜谈第二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A];全国地质院校专业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左绍云;梁国明;林长春;;英国科学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经验与启示[A];第五届全国科学教育专业与学科建设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姚莉莉;海大取消退学制度[N];海南日报;2004年
2 ;怎样看待硕士生学制“缩短”[N];光明日报;2005年
3 士心;硕士生学制 为何“缩水”[N];人民日报;2005年
4 周婷玉 吕诺;中国博士生学制,规定太死[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5 吴江;“学制”缩水 “学质”可别缩水[N];中国改革报;2006年
6 武汉大学医学院院长 樊明文;关于医学教育学制的思考[N];光明日报;2003年
7 毛颖颖;解决大学的问题不能靠多念几年[N];北京商报;2009年
8 刘鹏;美部分高校酝酿3年制本科学制[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9 记者 曹霁阳;缩短研究生学制,最大阻力是导师?[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10 陈荞 周逸梅;人大等高校部分专业研究生学制回归3年[N];中华新闻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蔺玉;博士生科研绩效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2 彭国华;我国高校理工科博士生科研激励机制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3 张英丽;论学术职业与博士生教育的关系[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4 徐平;我国研究型大学博士生培养模式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5 彭安臣;中国博士生资助[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6 张国栋;我国贯通式博士生培养模式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7 胥秋;大学学科文化的冲突与融合[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8 罗敏;基于资源配置的研究生招生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王庆东;中国学位授权体系的委托代理问题研究[D];东北大学;2009年
10 张凌云;德国与美国博士生培养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勤;基于国家竞争力的我国博士生教育国际化战略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2 李海娜;中美博士生资助比较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3 朱亭亭;二战后美国博士生教育的历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陈文燕;我国博士生招考方式变革的探析[D];复旦大学;2011年
5 仝召燕;文科博士生学术水平的影响因素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6 王彩红;博士生教育中导师与研究生关系的重构[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7 王彩红;博士生教育中导师与研究生关系的重构[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8 仝召燕;文科博士生学术水平的影响因素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9 张立迁;基于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博士生奖学金体系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10 牛梦虎;我国学术型博士生招考选拨方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1576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21576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