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创”教育对工科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胜任力的影响——兼论自我效能感的中介效应

发布时间:2018-08-20 19:15
【摘要】: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职业胜任力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基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本研究主要探讨高校"双创"教育对工科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胜任力的影响以及自我效能感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表明:高校"双创"教育包括认知性、模拟性、实践性和反馈性"双创"教育四个维度;"双创"教育对工科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职业胜任力具有正向影响,其中实践性"双创"教育的作用最为显著,反馈性"双创"教育其次;自我效能感在"双创"教育和工科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胜任力间发挥中介效应,对于认知性"双创"教育起完全的中介作用,对于实践性、模拟性和反馈性"双创"教育起部分中介作用。建议高校积极开展实践性"双创"教育和反馈性"双创"教育,同时发挥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通过增强自我效能感提升"双创"教育对工科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胜任力的积极影响。
[Abstract]:Improving the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of professional graduate students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goals of cultivating professional degree graduate students. Based on the background of mass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this study focuses on the influence of mass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education on the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of graduate students majoring in engineering and the intermediary effect of self-efficac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ss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education includes four dimensions: cognitive, simulated, practical and feedback, and mass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has a positive impact on the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of graduate students majoring in engineering. Among them, the practical "mass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education plays the most important role, the feedback "mass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education is the second, and the self-efficacy plays an intermediary effect between the "mass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education and the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of graduate students majoring in engineering. It plays a complete intermediary role in the education of "mass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in cognition and partly in the education of "mass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in practice, simulation and feedback. It is suggested tha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actively carry out practical "mass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education and feedback "mass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education and play an intermediary role in self-efficacy. Through enhancing self-efficacy, the education of mass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has a positive effect on the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of graduate students majoring in engineering.
【作者单位】: 北京理工大学教育研究院;
【基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国家一般课题“理工科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模式研究”(BFA120038)阶段研究成果
【分类号】:G64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永霞;梁金辉;;理工科大学生就业能力评价研究[J];教育研究;2016年09期

2 朱丽;;新常态背景下大学生创业教育支持体系构建研究[J];高教探索;2016年06期

3 周必_g;池仁勇;;大学生创业学习影响创业自我效能的调节效应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年02期

4 周曼;李红春;华磊;余韵;;创新创业教育与大学生高质量就业——基于江西五所高校调研数据的实证分析[J];教育学术月刊;2015年09期

5 朱红;张优良;;北京高校创业教育对本专科生创业意向的影响机制——基于学生参与视角的实证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4年06期

6 孙杨;张向葵;;大学生创业意向与人格关系中创业自我效能感作用的路径模型[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4年06期

7 张鹤;;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机制、路径、模式[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10期

8 方阳春;;包容型领导风格对团队绩效的影响——基于员工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J];科研管理;2014年05期

9 马小辉;;创业型大学的创业教育目标、特性及实践路径[J];中国高教研究;2013年07期

10 颜爱民;裴聪;;辱虐管理对工作绩效的影响及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J];管理学报;2013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琳;顾钰锫;;“双创”背景下独立学院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现状及提升策略研究[J];价值工程;2017年23期

2 李红侠;钱玉梅;方雪梅;;“食用菌栽培”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基于创新创业理念[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年04期

3 崔丽娟;李安;张云博;;辽宁省高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教育资源现状探究[J];高教学刊;2017年15期

4 古银华;苏勇;李海东;;包容型领导、积极情绪与工作绩效的关系研究[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7年04期

5 周晖杰;赵杰;袁红清;毛小燕;;创业教育视角下商科跨专业实验教学中心构建[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年04期

6 王伟;;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缘起、现状与趋势[J];教育现代化;2017年28期

7 刘新民;李芳;王松;;自我效能感、说服抵制对消费者社会化商务模式接受意愿的影响机理研究[J];管理评论;2017年06期

8 赵淼;吴宝宏;;中外大学生企业创业意向研究综述[J];商场现代化;2017年12期

9 宋梦梦;吴真;;创业和创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J];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学报;2017年02期

10 韩晓捷;张欣;;“创客文化”视阈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路径探索[J];科技创业月刊;2017年12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钱宗霞;;浅析三螺旋视域下高校创业教育的创新模式[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2期

2 郑惠强;;以创新创业带动高校毕业生就业[J];教育与职业;2015年04期

3 黄亚楠;华磊;饶武元;;就业期望:经济学类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研究[J];教育学术月刊;2014年08期

4 陈成文;周静雅;;论高质量就业的评价指标体系[J];山东社会科学;2014年07期

5 郭文力;;实现高质量就业之大学生回乡创业[J];农业经济;2014年05期

6 李志义;;创新创业教育之我见[J];中国大学教学;2014年04期

7 蒋承;范皑皑;张恬;;大学生就业预期匹配程度研究:以北京市为例[J];高等教育研究;2014年03期

8 吴凡;;我国“985工程”高校本科生学习成果评估[J];中国高教研究;2014年02期

9 肖辉;黄建春;邱燕;;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素质标准探索与实践[J];现代教育科学;2014年01期

10 黄兆信;王志强;;论高校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J];教育研究;2013年1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永卫;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几点体会[J];临床小儿外科杂志;2005年04期

2 张庆春;查振高;纪承;;谈区域经济视角下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J];新西部(下半月);2007年08期

3 张建功;孙飞燕;;美国专业学位研究生规模影响因素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年06期

4 别敦荣;陶学文;;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设计[J];现代教育管理;2009年08期

5 王振元;;麻醉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思考[J];继续医学教育;2009年05期

6 王磊;沈长朋;郑国生;;山东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现状与发展规划分析[J];高等农业教育;2009年10期

7 陈健;;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现状及对策[J];管理学刊;2010年04期

8 陈明灿;;从围棋视角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科学发展[J];价值工程;2010年19期

9 申长雨;;抓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努力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年04期

10 胡松青;张军;郭文跃;燕友果;;论理工科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升[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田学真;;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路径探析[A];第三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胡翔;江松福;;普通专科医师培训模式在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的合理应用初探[A];2008年浙江省医学教育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3 刘慧萍;喻嵘;葛金文;张国民;吴勇军;雷磊;易亚乔;朱伟;刘春燕;吴霞;庄乔;黄珍琦;;专业学位研究生中医素质与技能养成教育模式改革与实践[A];朱文锋学术思想研讨会暨中医诊断师资班30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12年

4 孙慧斌;邓婧;赵保东;钟凤;;地方院校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评价考核体系的探讨[A];第九次全国口腔医学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5 黄晓晶;蔡志宇;陈江;;加强口腔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思考与建议[A];第九次全国口腔医学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6 翟三江;王士杰;乔治斌;郭霞;;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留用考核办法的探讨[A];第十八届全国肿瘤医院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罗佳e⊥ㄑ对,

本文编号:21947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21947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78d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