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毕业生求职行为与就业结果关系分析

发布时间:2018-10-10 12:37
【摘要】:基于研究型大学S大学的实证调研,收集了806名硕士研究生有效样本,运用均值比较、F检验和回归分析法,从资源动员与行为时间视角,探讨了求职行为与就业结果的关系。研究发现:学校资源是硕士生使用最多的求职资源;求职行为时间开始越早,学校社会资源使用越多,越有利于硕士生实现就业。
[Abstract]:Based on the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S University of Research University, 806 effective samples of graduate students were collected,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job search behavior and employment results was discuss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source mobilization and behavioral time by means of mean value comparison, F test and regression analysis. The study found that: school resources are the most used job resources for master students, and the earlier the time of job search starts, the more social resources are used, the more conducive to the employment of master students.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城市发展与公共政策研究所;山东大学学生就业指导中心;
【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大学生求职行为研究”(编号:20100481263) 山东大学自主创新基金项目“大学生求职行为动员机制与绩效评估研究”(编号:IFW10010)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G64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第一战略专题调研组;吴启迪;胡瑞文;;教育发展总体战略研究[J];教育研究;2010年07期

2 张天舒;卞冉;;大学生求职资源动员行为的结构与测量——基于北京高校毕业生的实证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年06期

3 马莉萍;岳昌君;;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与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向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11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兵;;新时期高校师德建设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2 张天舒;鲁小华;樊富珉;;求职自我效能、目标清晰度与资源动员行为的关系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3 张天舒;;北京高校毕业生求职的资源动员行为分析[J];北京社会科学;2012年01期

4 李子彦;张君生;;农民阶层子女高等教育机会与其就业的相关性研究——基于筛选假设理论的视角[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1年04期

5 周奎武;张凤;;关于构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长效机制的思考[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1年06期

6 李子彦;;个人高等教育投资风险研究述评[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7 王晓红;;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主要问题与对策[J];江苏社会科学;2011年06期

8 本刊编辑部;;2010中国教育研究前沿与热点问题年度报告[J];教育研究;2011年02期

9 李子彦;;社会资本与弱势群体子女大学生就业的相关性分析[J];煤炭高等教育;2011年06期

10 石丹淅;刘青桃;;我国教育溢价倒V型变动趋势的经济学解释[J];江苏高教;2012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许传军;县域内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资源均衡配置的制度保障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李栋;台港沪三地普通高中“学生发展指导制度”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马振钦;政府责任视角下广西农村人力资本投资问题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2年

4 张甲子;人文视野下的大学教育:从纽曼到赫钦斯[D];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赖德胜;劳动力市场分割与大学毕业生失业[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2 韩秀华;陈雪松;;论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J];当代经济科学;2008年04期

3 文东茅;我国高校扩招对毕业生就业影响的实证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5年04期

4 赖德胜,吉利;大学生择业取向的制度分析[J];宏观经济研究;2003年07期

5 赖德胜;论劳动力市场的制度性分割[J];经济科学;1996年06期

6 袁乐平;王昭君;;制度因素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向影响的经济学分析[J];大学教育科学;2006年06期

7 第一战略专题调研组;吴启迪;胡瑞文;;教育发展总体战略研究[J];教育研究;2010年07期

8 郭丛斌;二元制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在中国的验证[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年04期

9 岳昌君,周俊波;高校毕业生为何跨省就业[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年02期

10 鲍威;;民办高等教育与大学毕业生就业新市场的形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7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靳凯;马建中;鲍艳;;轻化工程就业状况调查分析[J];化工高等教育;2011年04期

2 钟虹;刘少胡;李化树;;石油院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及策略研究[J];石油教育;2011年04期

3 蒋乃永;王林;;江苏省中文类硕士研究生就业状况调查分析[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4 姚利权;应美群;;扩招背景下普通高校硕士研究生就业状况分析与对策研究——以浙江省高校为例[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0年09期

5 姜琪;;毕业生就业中的新形势 新问题 新思考——以福建儿童发展职业学院为例[J];教育探究;2008年01期

6 孙丽岩;李娜;王昭;吴心灵;;关于医学院校毕业生就业状态的调查[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8期

7 高军;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状况分析[J];临沂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4期

8 黄宇;;新形势下努力实现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J];高教论坛;2006年02期

9 陈u!;;关于当前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及对策建议——以西华大学为例[J];中华文化论坛;2009年S1期

10 陈u!;;关于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及对策建议——以西华大学为例[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建芬;王革;;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就业现状与对策分析[A];首届农林院校教育管理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李启才;;研究型教学在硕士研究生课程中的应用[A];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第九届全国高校土木工程学院(系)院长(主任)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黄岑汉;刘燕平;;论硕士研究生自主选题与创新能力培养[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学分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龚文娟;;研究生学习异化现象分析[A];重庆工程图学学会第十四届图学研讨会交流暨第二届CAD应用、CAI软件演示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4年

5 莫美兰;梁国明;林长春;;香港科学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A];第五届全国科学教育专业与学科建设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6 周超;;研究生教育中有待思考的现象[A];全国高师会数学教育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陈文芳;陈蕾;姜宏;谢俊霞;;开设博硕士研究生《细胞信息与调控》教学的几点体会[A];中国生理学会第十届全国生理学教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2年

8 郭丛斌;曾满超;丁小浩;;中国高校理工类学生教育及就业状况的性别差异[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9 顾亮亮;;高等农业院校农科在读硕士研究生考研动因探析——沈阳农业大学为例[A];第三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10 陈永明;;呼唤教育界的“MBA”![A];全国高师会数学教育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谈洁;读研 难解就业压力?[N];南京日报;2008年

2 记者 张冬素;研究生就业高峰来临 用人单位不唯高学历[N];浙江日报;2005年

3 李玉兰;北大九十名毕业生到农村和西部工作[N];光明日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撰述;毕业生期望低 “海归”在退烧[N];亚太经济时报;2006年

5 记者  吕贤如 陈建强 通讯员  向畅;我国职教硕士培养实现零的突破 研究生教育新模式探索初见成效[N];光明日报;2007年

6 倪光辉;考研人数减少8万人[N];人民日报;2008年

7 张弛;大学生就业:处处能立业[N];光明日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翁灵娜;我市招募27名高校毕业生服务基层[N];湘潭日报;2007年

9 记者 刘昊;北大清华毕业生多半就业重点行业[N];北京日报;2007年

10 通讯员 新华;天津:力促大学毕业生就业[N];就业时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劲松;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教学因素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2 孙泽厚;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3 时花玲;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杨捷;中学与大学关系的重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林荣日;制度变迁中的权力博弈[D];复旦大学;2006年

6 邓岳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校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的对接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7 张宝蓉;台湾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8 李萍;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9 应松宝;我国大学生就业过程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10 何彬生;转型时期我国民办高等院校发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静怡;职业成熟度、毕业生职业选择行为及就业状况的关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2 赵彩英;地方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及高校对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3 赵会娜;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就业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4 王赛男;我国硕士研究生就业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5 王洪雷;山东高校硕士研究生就业现状研究[D];山东理工大学;2012年

6 张世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中的政府行为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7 秦庆;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社会支持网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07年

8 卢曙光;社会资本与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的关系及对策研究[D];河南大学;2006年

9 王天恒;从毕业生质量追踪探究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改革[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10 李飞;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职业期望现状及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2617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22617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9be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