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硕士生导师教育行为评价的缺失与错位
[Abstract]: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phenomenon of "inaction" in the educational behavior of master's supervisor in China has seriously affected the training quality of master's graduate students in China. It is considered that the imperfection and imperfection of 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the teacher's educational behavior of master's students in our country is the important cause of this phenomenon: in the existing evaluation system of the teacher's educational behavior of the master's student, There is a general lack of clear codes of conduct and evaluation of the process of master tutor education. At the same time, there is also a lack of access evaluation instead of development evaluation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evaluation instead of education evaluation. Replacing the evaluation of educational effect with the evaluation of degree thesis makes the supervision of the educational behavior of the tutor of master students weak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the phenomenon of "inaction" of the tutor of master student becomes more and more prominent.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strategies to perfect the evaluation of the educational behavior of the master tutor in our country.
【作者单位】: 济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我国硕士毕业生社会生存状态调查——对硕士教育质量与模式的现实性反思”(项目编号:09YJC880042)的研究成果之一
【分类号】:G643.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锦银;;德育教育的归位[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7年11期
2 唐凤娟;;母爱的缺失与母亲形象的错位——论张爱玲《半生缘》中顾太太形象[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3 张紫鸣;报刊时评功能的错位与偏失[J];长沙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4 向怀林,彭熙;超越与迷失:当前女性文学创作的悖论情景[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5 阎占定;论我国农业结构与市场的错位问题[J];学术论坛;2002年03期
6 刘大椿;文科研究的错位及其矫正[J];学术界;2004年01期
7 张翠;张玉川;;中国英文报纸的功能错位[J];科教文汇(上半月);2006年08期
8 王树文;;理智与情感的错位——陆蠡《囚绿记》“魔念”之审美价值分析[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2007年10期
9 胡冬莲,揭良玉;浅析中国学校道德教育完整性的缺失[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12期
10 严启英;摭谈高师课堂教学问题[J];广西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健;;习惯在哪里缺失?[A];江苏省陶行知研究会成立30周年庆祝大会论文集[C];2010年
2 吴细玲;谢松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缺失与建构[A];伦理视野下的社会发展——第17次中韩伦理学国际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3 王正和;段俊峰;吕晓宇;陆霖;;龙氏治脊正骨推拿配合治脊床治疗脊椎性心律失常[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4 徐雪梅;;学校教育中情感教育的缺失及对策[A];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中期研究报告论文集[C];2004年
5 章国英;胡继岳;;网络教学环境中情感交流的缺失及解决策略[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宋志国;;论非政府公共权力的制约与监督[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8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7 祝丹兰;;对语文教育中民族教育缺失的思考——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例[A];和谐共生:2007年全国博士生(教育类)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8 王合家;;社会转型期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缺失和建构[A];福建省高校辅导员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论坛优秀论文汇编[C];2008年
9 刘斌云;;谈谈针对理工科大学生开设人文素养教育课的必要性[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C];2009年
10 王维新;;高职学生人文精神的缺失与构建[A];国土资源职教改革与创新[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王彦;从美女冠军到硕士生导师[N];文汇报;2010年
2 李玉滑;弥补“父教缺失”的遗憾[N];光明日报;2009年
3 延吉市第三高级中学 韩胜军;浅析学生敬畏意识的缺失[N];延边日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胡珉琦;输液泛滥源于监管缺失[N];北京科技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姚博海;软实力:“焦虑”中国的缺失[N];华夏时报;2011年
6 谢小明;机关“缺员”谨防监管“缺失”[N];中国医药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刘晨曦;锦湖“翻供” 折射监管及标准缺失[N];中国经济时报;2011年
8 费立强 日照市政协委员,时事评论员、著名诗人、文艺评论家;我们最缺失的是什么[N];联合日报;2010年
9 北京市延庆县人民法院 李新亮;员工权益缺失终会成为企业之痛[N];人民法院报;2011年
10 苑广阔;教师节沦为送礼节 根源是信任缺失[N];贵阳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秦元海;论科学精神[D];复旦大学;2006年
2 孙海军;不同时期胃癌中p16基因缺失和突变的研究[D];哈尔滨医科大学;2002年
3 孙照刚;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糖蛋白G基因的克隆、表达、蛋白功能研究以及缺失该基因病毒的重组[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4 林佩璇;《圣经》典故研究:价值与缺失[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5 余炜伟;同一个体食管癌变过程中p16甲基化、缺失和蛋白表达变化及其对细胞增殖的影响[D];郑州大学;2006年
6 胡典顺;数学:意义的领域[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7 陈敏;斑块型银屑病表皮p16~(INK4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的初步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6年
8 张锋;人类Y染色体AZFc区结构变化对精子发生的影响[D];复旦大学;2007年
9 廖运生;大、中学生正义感培育的困境与出路[D];南昌大学;2010年
10 冯金荣;白念珠菌CaPTC2,,CaPPH3和CaPTC5基因的鉴定和功能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家婧;商业广告人文关怀缺失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2 任志华;中等卫校人文教育的反思与实践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3 吕青云;论中国社会转型期政府诚信的缺失与治理[D];浙江师范大学;2005年
4 杨海鸥;高职英语教学中人文关怀的缺失及其对策[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5 黄自珍;论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的缺失及培育[D];河海大学;2005年
6 赖传印;宪法文化及其构建[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7 吕新佳;现代传媒中的性别意识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8 沈年耀;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缺失及对策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9 李亚云;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规范问题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年
10 王广震;论法律信仰的培育[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2631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22631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