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指导理念与实践目标——基于内容分析

发布时间:2017-01-01 19:46

  本文关键词: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指导理念与实践目标——基于内容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篱控与饼婚I苤越煮

29幻J

学术探索

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指导理念与实践目标
——基于内容分析
熊华军
摘要:指出我国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指导理念为“创新是灵魂,科学研究主导是核心,导师负责制是基 础”,实践目标是资助体系、导师负责制、招生制度、科研保障制度、培养模式、课程与教学体系

、质量监控制 度、导师遴选与导师队伍建设制度。通过对23所试点高校的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方案进行内容分析,发现我 国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指导理念有越俎代庖的现象,实践目标之间也没做到互促互动。 关键词: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指导理念;实践目标;研究生教育 作者简介:熊华军,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教授,兰州730070。

一、问题的提出 1978年我国恢复了研究生招生,1981年《中华 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开始实施。经过30余年的改 革和发展.我国建立了学科门类比较齐全、培养类 型多样的研究生教育体系,已进入研究生教育大国 之列,但“和发达国家相比、和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 需求相比、和人民群众接受高水平教育的期盼相 比,还存在许多不适应的地方”…。究其原因,首先是 研究生培养机制存在问题[21。2007年国务院学位委 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指出,培养机制是进一步提高 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一项重要影响因素[31。 2005年教育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 部联合提请国务院批准《关于进行研究生培养机制 改革试点的通知》。2006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华中科 技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3所高校成为首批研究生 培养机制改革试点高校,2007年北京大学等17所 高校成为第二批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试点高校。 2009年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试点范围扩大至所有 中央部(委)属培养研究生的56所高校,部分省、自 治区、直辖市也选择了所属培养研究生高校进行改 革试点。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是指导理念与实践目 标的互动.明晓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指导理念和 实践目标,对深入推进我国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大 有裨益。

二、研究方法 既然已有56所高校开始了研究生培养机制改 革,那么,分析这些高校的改革方案,能发现研究生 培养机制改革的指导理念和实践目标。为此,本报告 以各试点高校出台的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方案作为 研究材料,运用内容分析法对各改革方案进行综合 研究.以剖析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共性,厘清研究 生培养机制改革的指导理念和实践目标。 内容分析法是对明显的传播内容进行客观、系 统的量化并加以描述的一种研究方法。它主要通过 对传播内容进行量化处理,将内容分解成若干分析 单元,评判单元内数据和信息,并做出定量的统计描 述。内容资料的量化处理通常要经历内容抽样、类目 确定、评判记录和信度分析四个阶段[41246。 1.内容抽样 目前,56个高校开展了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 这56所高校在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实施前都正式 出台了改革(试行)方案,本研究运用的材料正是源 于这56所高校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试行)方案。为 使研究样本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选取的23所高校充 分考虑了高校的性质类别、地理位置、主管部门、实 施改革时间。抽样结果为第一批试点高校有1所(华 中科技大学),第二批试点高校有9所(北京大学、清 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大

m本文是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西北高校硕士研究生教育现状调查研究”(项目编号:DIAl00299)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61

万方数据

学术探索
连理工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南京大学),第三 批试点高校有13所(北京邮电大学、吉林大学、东北 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厦门大学、 山东大学、中国石油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重庆 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兰州大学)。 2.类目划分 “内容分析工作,就是要按预先制定的类目表 格,按分析单元进行系统判断,记录各类目所表现的 客观事实。通常类目的形成有两种方法,一是依据传 统的理论或以往的经验.对某个问题已有的研究成 果发展而成:二是由研究者根据假设自行设计而 成。”[41249我国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是自上而下进行 的,为此本文采用第一种方法决定类目,以教育部颁 布的相关文件作为划分类目的依据。指导理念来自 上层改革推动者,具体体现在各试点高校研究生培 养机制改革方案的总则部分或指导思想、改革原则 中。实践目标是各试点高校根据此指导理念开展的 具体改革措施。《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研究 生培养机制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这样界定改革的 实践目标:“要在进一步完善现有各项改革措施的同 时,全面分析招生和培养过程中影响研究生教育结 构优化和质量提高的各种因素,包括管理体制、运行 机制、培养模式等,研究、探索解决办法,进一步丰富 培养机制改革内容。”151根据这份文件,本文确定了 实践目标的研究类目:招生制度、导师负责制、导师 遴选与队伍建设制度、课程与教学体系、培养模式、 资助体系、科研保障制度、质量监控制度。 3.评判记录 “内容分析的评判记录工作,就是按照预先制定 的类目表格,按分析单元顺序,系统地判断并记录各 类目出现的客观事实和频数。对于相同内容类目的评 判,必须要有两个以上的评判员进行评判记录。”[41250 本内容分析评判员选取3名高等教育研究者。以前 述的研究类目为依据.3名评判员对各样本进行逐 一判断并记录各类目出现的客观事实和频数。为避 免对研究类目理解的分歧,保证评判的客观性,评判 前,3名评判员就研究类目的具体所指进行了沟通 和交流。 4.信度分析

P9纽jt孑篱艟与斜廖-噬越囊
内容分析的可信度要求就相同类目对不同评判 员的判断进行一致性检验。一致性愈高,内容分析的 可信度愈高:一致性愈低,则内容分析的可信度愈 低。因此,信度直接影响内容分析的结果。内容分析 必须经过信度分析,才能使内容分析的结果可靠,可 信度得到提高。通常,进行内容分析都是由研究工作 者本人作为内容分析的主要评判员,同时安排另外 一人以上的其他人作为助理评判员[4r251。本研究3名 评判员由研究者本人和另外两名高等教育学硕士生 组成。对评判结果进行一致性检验,3名评判员的评 判信度值R=0.902①。

——\

学炭\
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浙江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武汉大学 中山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 吉林大学 东北大学 南京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 厦门大学 山东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 湖南大学 中南大学 重庆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兰州大学 合计

表1

样本高校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指导理念的频数 指导理念 直接引用


间接引用






● ● ● ● ● ● ● ● ● ● ●

● ●



● ● ● ● ● ● ● 3 9




说明:“创新是灵魂,科学研究主导是核心,导师负责制是基

础”=a。“以科学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责任制和导师项目资助
制”=b。

①根据经验,如果信度大于O.90,则可以把主评判员的评判结果作为内容分析的结果。 62

万方数据

薅幢与礁%啦撼3坦。宇
三、统计结果分析 1.对指导理念统计结果的分析 经过样本的评判后,指导理念统计结果如表1 所示。 表1显示:在试点高校23个改革方案样本中, 有21个样本在改革方案的总则部分或指导思想、改 革原则部分中,都直接地或间接地引用了“创新是灵 魂,科学研究主导是核心.导师负责制是基础”和“以 科学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责任制和导师项目资助制”。 其中,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创新是灵魂,科学研究 主导是核心,导师负责制是基础”的频数是7个,直 接引用和间接引用“以科学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责任 制和导师项目资助制”的频数是14。 从统计结果看,“以科学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责任 制和导师项目资助制”的频数多于“创新是灵魂,科 学研究主导是核心,导师负责制是基础”的频数。这 是否意味着“以科学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责任制和导 师项目资助制”就是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指导理 念呢? “创新是灵魂,科学研究主导是核心.导师负责 制是基础”来自于教育部负责人的讲话。2006年教 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在回答记者关于研究生改革 问题时明确表示:“作为研究生教育,核心是培养创 新人才。按照这个原则来说,目前研究生培养的质量 和水平还没有达到这个要求,所以要进行研究生培 养机制的改革。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关键在于导 师是否有高水平的研究课题和必要的研究经费,简 单的理解就是有项目经费才能带研究生,概括为‘创 新是灵魂,科学研究主导是核心.导师负责制是基 础’。其目的是要通过这项改革建立起以科研为主导 的导师负责制和与科研紧密联系的导师资助制.通 过统筹各个方面的资源,包括高校的、院系的资源, 包括社会各个方面的资源来激发导师和研究生的积 极性,理顺导师和研究生的关系,提高导师培养研究 生的积极性,促进研究生培养水平的提高。”16] “以科学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责任制和导师项目 资助制”同样也来自于教育部负责人的讲话。2007 年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在国务院第二十四次学位委 员会会议上指出:“为充分发挥高校在自主创新中的

学术探索
作用,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2006年我们推出了以 完善科学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负责制和导师项目资助 制为核心,以建立研究生教育质量长效保障机制和 内在激励机制为主要内容的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试 点。”m吴启迪的讲话影响深远,很多高校就将“以科 学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责任制和导师项目资助制”作 为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指导理念。实际上,“以科 学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责任制和导师项目资助制”只 是“为充分发挥高校在自主创新中的作用.提高研究 生培养质量”的一个实践目标而已。这些高校没有从 上下文理解这句话的内涵,只是片面地截取了其中 的一部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也是把“以科学研究为主导的导师 责任制和导师项目资助制”置人“实施研究生创新计 划”中来说:“大力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建立以 科学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责任制和导师项目资助制。 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峒 可见.“以科学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责任制和导师 项目资助制”是“创新是灵魂,科学研究主导是核心, 导师负责制是基础”的具体呈现,不能作为研究生培 养机制改革的指导理念。从刘延东同志在纪念《中华 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实施3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 话内容也可以看出:首先,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灵 魂是“担负起造就高层次人才和支撑自主创新的历 史重任”.核心是“为广大研究生的学习生活创造更 好的条件,提供更大的支持”,基础是“推进导师制度 改革,建立以科学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负责制”。同时, 刘延东同志的讲话还没有涉及到“导师项目资助制” 的内容【1】。可见,“创新是灵魂,科学研究主导是核 心,导师负责制是基础”才是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 指导理念。这个指导理念有如下的内涵: 创新不仅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和国家兴旺发 达的不竭动力,也是引领时代发展的风向标和潮流。 作为国家知识创新基础的高等教育。特别是最高层次 的研究生教育.在完善国家创新体系中具有非凡意 义。为此,作为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生教育,应该强调 对研究生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挖掘和培 养。这不仅是时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教育自身发 展的需要。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将成为“知识经济时 代”研究生教育的重中之重.是研究生教育的灵魂。
63

万方数据

学术探索
实现创新的条件来自于科研。科研为创新提供 了理想的环境和场所,从创新精神的萌发、创新思维 的形成、创新能力的实践到创新成果的获得,科研相 伴于创新左右。也可以说,是科研孕育了创新、创新 实践了科研,要想有创新,就必须从科研中来。因此, 科学研究主导成为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核心。 要想促进研究生科研,必须建立导师负责制。 以科学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负责制,强化导师在科研 活动中培养创新人才的观念,强化研究生在科研中 成为创新人才的观念。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任何环节 都离不开导师,导师伴随研究生培养的始终,涉及 从研究生入学到授予学位的整个过程。可见。导师 是研究生教育的内核,所有的制度与措施,最后都 需要通过这个内核起作用。因此,导师负责制是研 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基础。 综上所述,创新是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起点 和终点,是灵魂;创新从科研实践和探索中获得,科 研是创新的温床,要创新就需走科研道路;要促进 研究生科研,必须建立导师负责制。责、权分明的导 师负责制也是研究生创新教育的内核。创新教育的 方方面面离不开导师的具体实践。可见,这三者是 一个整体的三部分,彼此相互影响,不能片面强调 其中一方而忽视另一方。 2.对实践目标统计结果的分析 经过样本的评判后.实践目标统计结果如表2 所示。 表2显示:在23个样本方案中,有23个方案 覆盖了资助体系改革,有20个方案覆盖了导师负 责制,有17个方案覆盖了招生制度改革,有14个 方案覆盖了科研保障制度改革、有9个方案覆盖了 培养模式改革,有8个方案覆盖了课程与教学体系 改革,有7个方案覆盖了质量监控制度改革,有4 个方案覆盖了导师遴选与导师队伍建设制度改革。 可见,从覆盖面看,样本高校改革关注的实践目标 依次是资助体系、导师负责制、招生制度、科研保障 制度、培养模式、课程与教学体系、质量监控制度、 导师遴选与导师队伍建设制度。 进一步分析可知,23个样本方案的招生制度、 导师负责制、导师遴选与队伍建设制度、课程与教 学体系、培养模式、资助体系、科研保障机制、质量
64

莓覆Ⅻ旦
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浙江大学

表2样本高校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实践目标的频数










f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上海交通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武汉大学 中山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 吉林大学 东北大学 南京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 厦门大学 山东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 湖南大学 中南大学 重庆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兰州大学 合计 覆盖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7

● ● 20 ● 8

● ● 23 100 ● 14 ●


● 9 39.1

73.9 86.9

17.4 34.8

60.9 30.4

注:覆盖面计算方法为:频数和,样本数。样本数为22。

说明:招生制度=a、导师负责制=b、导师遴选与队伍建设制度=c、 课程与教学体系=d、培养模式=e、资助体系=f、科研保障制度=g、
质量监控制度=h。

监控机制是八个一级系统.一级系统下面还包括若干 个二级系统。根据样本方案,这些二级系统简要归纳 如下: (1)资助体系改革。各试点高校多渠道筹集研究 生创新培养资金并加强资金的管理,加大了资助的 覆盖面和金额,对资助实行动态管理。 (2)导师负责制改革。围绕科研而建立的导师责 任制,以制度的形式规范了导师对研究生的监管和 责任。导师不仅要指导研究生做科研,还要为研究生 提供基本的生活和科研保障.更要在思想道德和学 术道德方面为研究生树立榜样。 (3)招生制度改革。改变研究生招生类别,用学 业奖学金、基本奖助金、优秀奖助金替代招生类别,

万方数据

篱艟与街游啦蒜璃

29凹J

学术探索
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一批又一批高素质创新 人才,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任务。在研究生培养中, 创新是灵魂,科学研究主导是核心,导师负责制是基 础。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就要围绕指导理念,完善招 生制度、导师负责制、导师遴选与队伍建设制度、课 程与教学体系、培养模式、资助体系、科研保障制度、 质量监控制度。通过样本高校研究生培养机制方案 看。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 意义: (1)提高研究生学习与生活的保障水平,为研究 生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 (2)以制度的形式明确导师的职责,导师的责任 心和事业心更强。导师一方面要拿出科研经费培养 研究生,另一方面要亲自参与确定招生人数.选取研 究生。制定培养过程和学习计划,提升研究生的科研 能力和创新精神。导师负责制充分发挥了导师在研 究生培养中的主导作用。 (3)促进研究生教育与科研的紧密结合。在导师 的指导下,研究生在参与高水平的课题研究中.不断 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提高团队协作与 攻坚能力,强化独立思考与创新意识。 (4)新的研究生资助体系的推出,初步建立起激 励和竞争机制,营造研究生公平、公开、公正的竞争 环境,研究生的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 (5)培养机制改革是实现研究生教育与国家创 新目标紧密结合的重要纽带,从政府到高校再到各 院系,都非常重视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因此为研究 生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创新环境。 正是这些因素充分调动了导师和研究生的积极 性,所以研究生培养质量有了主观动力和客观保障。 2.不足之处 从内容分析看,我国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指 导理念出现越俎代庖现象.大多数高校不是以“创新 是灵魂,科学研究主导是核心,导师负责制是基础” 作为指导理念,而是把“以科学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责 任制和导师项目资助制”作为指导理念。“以科学研 究为主导的导师责任制和导师项目资助制”只是实 现“创新是灵魂,科学研究主导是核心,导师负责制 是基础”的实践目标。如果把“以科学研究为主导的 导师责任制和导师项目资助制”作为指导理念.势必 遗忘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出发点.即“改革研究生
65

并根据研究生的学业表现按学年评比。用多种方式 选拔优秀生源。研究生招生指标的分配与学科实力、 导师水平、社会需求挂钩。 (4)培养模式改革。完善以学分制为基础的弹性 学制。根据不同的学科特点,在课程设置、培养过程、 学位授予、质量评估等方面建立不同标准。按照分类 指导的原则,对于不同类型的研究生制订不同的培 养方案。对各种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如复合型人 才培养、跨学科人才培养。 (5)课程与教学体系改革。优化课程体系,改进 教学方式,向世界一流大学看齐。设立课程和教学改 革基金.加强对课程教学考核的力度。 (6)科研保障制度改革。高校通过设置专门基 金,鼓励和支持研究生参加国内、国际学术会议、参 与国际合作,加大与国外一流大学联合培养。加强研 究生学习生活环境和科研环境建设,增强导师的学 术导向性和研究生的学术主动性。 (7)质量监控制度改革。各试点高校健全学制、 培养方案、培养计划、学位制度等管理条例,逐步建 立和完善研究生激励和淘汰机制。 (8)导师遴选与导师队伍建设制度改革。导师遴 选向国际化看起,支持高校急需建设的学科和科研 团队的发展。 3.指导理念与实践目标的关系 指导理念是统帅,是路标,是方向,它贯穿于每 一个实践目标中。每一个实践目标都体现了指导理 念。指导理念能否变为现实,还需要一些结合实际的 实践目标的实施,只有实现每一个具体的实践目标, 指导理念才能显现宏观引向的效能。可见,指导理念 是“千里之外的大路”和“容纳百川的江海”.“实践目 标”是“至千里的跬步”和“成江海的小流”。具体来 说,高校要转变观念,深刻认识到研究生培养机制改 革是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的根本,以“创新是灵魂. 科学研究主导是核心,导师负责制是基础”为理念指 导,在招生制度、导师负责制、导师遴选与队伍建设 制度、课程与教学体系、培养模式、资助体系、科研保 障机制、质量监控机制这八个实践目标开展改革.这 八个实践目标是指导理念的具体显现。 四、研究结论 1.积极意义

万方数据

学术探索
培养机制的根本目的在于优化结构,提高质量,选拔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要以优化研究生教育类型和层 次结构、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统领改革工作,各项改 革措施和各方面利益调整都要服务和服从这一根本 目的”嘲。质言之,通过改革研究生培养机制,调动研 究生和导师的积极性。让研究生在科学研究中学习, 在科学研究中创新。从而成为我国创新体系中一支 不可缺少的重要生力军。 如果把一个具体的实践目标作为宏观的指导理 念,势必对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作狭隘的理解,在制 订改革方案时只是从研究生资助制度和导师负责制 两个方面加以改革.这就是研究生资助制度和导师 负责制的覆盖面最广的原因所在。实际上,研究生培 养机制改革的实践目标包括研究生培养过程的方方 面面。正如刘延东同志所说:“要推进导师制度改革, 建立以科学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负责制,在录取、培 养、淘汰等方面给予导师更多的自主权并明确相应 责任.改善导师队伍的结构,为导师的交流与培养创

P9凹jJ薅挂与错啪啦萄蕊
国家宏观调控机制和资源配置机制、不断加大国家 对研究生教育投入的同时。重点推进高校内部的研 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是构建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机 制、规模调控机制和结构调整机制的重要基础,对于 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促进研究生 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51 可见.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提供人才 智力支撑,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势在必行。但是,在 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推进的过程中.我们还必须要 解决以下问题:指导理念如何真正能统领高校研究 生培养机制改革?各实践目标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 何有机统筹而不是顾此失彼?与部属高校相比,省属 高校的资源相对匮乏,那么.省属高校研究生培养机 制改革如何推进?对于经济比较落后的西部地区,西 部高校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又如何推进?这些问题 关系到我国研究生教育是否体现“中国特色”和“世 界水平”的深刻内涵。
参考文献

造更好的条件,建设高水平导师队伍。推动研究生招 生制度改革,完善研究生招生计划确定和分配方法, 实行更加公平、更加灵活、更有利于综合考察学生素 质的选拔办法。创新教育理念,建立适应不同类型学 生的培养和考核办法,更加注重学术道德和职业道 德养成。更加注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 避免片面追求论文发表数量,形成有利于个性化人 才成长的环境。建立科学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加强 过程管理和质量监控。完善学位授权点定期评估、博 士学位论文抽检等制度。坚决撤销不合格的学科授 权点,形成符合人才成长规律、富有活力与效率的研 究生培养机制,全面提高和保障高层次人才培养质 量。”[1l可见,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实践目标绝不 是仅仅完善研究生资助制度和导师负责制,它贯彻到 研究生培养过程的始终,是招生制度、导师负责制、 导师遴选与队伍建设制度、课程与教学体系、培养模 式、资助体系、科研保障制度和质量监控制度这八个 实践目标之间的统筹兼顾、有机结合和互促互动。 五、结语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研究生培养机 制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进一步指出:“在不断完善
66

[1]刘延东.提高质量确保研究生教育可持续发)聂[EB/OL].
http://edu.cy01.tom/contentJ201 1-03/25/content_4277973—.2. htm/201 l一10-14.

[2】袁本涛,延建林.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分析——基于三次研究生教育质量调查的结果[J】.北京大
学教育评论,2009(2):12—20.

[3】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大事记(2007年)【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10):71—77.

【4】李克东.教育传播科研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5】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试点
工作的通知[EB/OL].http://yz.chsi.com.cn/kyzx/zcdh/
200909/20090928/34012984.html 1/2011—1一10.

[6】赵凤华.教育部:研究生改革不是收费制度改革[EB/OL].
http://www.stdaily.com/oldweb/gb/education/2006-09 128/

contenL-577172.htm/201 1-1—20. [7】吴启迪.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以来工作进展

情况报告及会议主要议题的说明[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7(11):5—6.

[8】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EB/OL].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
htm/2011—1—10.

(责任编辑周玉清)

万方数据

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指导理念与实践目标——基于内容分析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被引用次数: 熊华军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兰州,730070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Academic Degrees & Graduate Education 2012(3) 3次

参考文献(8条) 1.刘延东 提高质量 确保研究生教育可持续发展 2011 2.袁本涛;延建林 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三次研究生教育质量调查的结果 2009(02) 3.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大事记,(2007年) 2008(10) 4.李克东 教育传播科研方法 1990 5.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 2011 6.赵凤华 教育部:研究生改革不是收费制度改革 2011 7.吴启迪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以来工作进展情况报告及会议主要议题的说明[期刊论文]-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7(11) 8.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外文期刊] 2011

引证文献(3条) 1.陈洁.李少锋 研究型大学建设过程中的研究生培养要求[期刊论文]-教育教学论坛 2013(47) 2.屈晓婷 研究生学业倦怠成因及教育途径研究[期刊论文]-北京教育(高教版) 2013(5) 3.赵军.于水莲.房洪全 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认知状况调查研究——基于四所高校研究生教育工作者的样本分析[期刊论文]-学位与研 究生教育 2013(10)

引用本文格式:熊华军 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指导理念与实践目标——基于内容分析[期刊论文]-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2(3)



  本文关键词: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指导理念与实践目标——基于内容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311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2311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764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