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通识教育与创新型研究生培养

发布时间:2018-11-20 10:46
【摘要】:通识教育的本质是要培养有教养的人,有教养则是创新型人才创新功效最优益发挥的前提和基础。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核心任务的研究生教育,需要关注通识教育,这是理论上可以论证、实践上可以明鉴的事实。本文以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为纽带,将通识教育与研究生教育联系在一起,从内涵决定取向、必要性、作用和意义、主要内容和途径、特点等方面进行了阐述,最后还简略地讨论了在研究生教育阶段施行通识教育的未来发展及困境。
[Abstract]:The essence of general education is to train educated people. The postgraduate education, which takes th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talents as the core task, needs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general education, which is a fact that can be demonstrated theoretically and clearly in practice. With th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talents as the link, this paper links the general education with the graduate education, and expounds from the aspects of the connotation, the orientation, the necessity, the function and the significance, the main content and the way, the characteristic and so on. Finally, the future development and difficulties of general education in graduate education are briefly discussed.
【作者单位】: 南京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南京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分类号】:G64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段志贵;论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创新[J];职业技术教育;2001年22期

2 窦毅;浅谈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改革的几个问题[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3 余逸群;国外研究生教育的新特点[J];比较教育研究;1993年02期

4 洪成文,曲恒昌;比较高等教育研究五十年回顾[J];比较教育研究;1999年05期

5 李化树;美国高等学校的董事会管理体制[J];比较教育研究;1995年01期

6 程晋宽;欧美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理论基础[J];比较教育研究;1997年02期

7 王冀生;文化是大学之魂[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4期

8 王洪才;论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四个时期[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03期

9 李强;大学理念再思考[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02期

10 苏渭昌;现代教育评价探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李秀英;郑一淳;张志勇;胡宝贵;董利民;;专业式研究生教育管理体制初探——以霍普金斯大学为例[A];都市型高等农业教育教学改革论文专辑[C];2007年

2 潘武玲;胡玲琳;;高校研究生科研现状与对策研究[A];庆祝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20周年大会暨2003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3年

3 张师伟;;社会发展呼唤综合性政法大学[A];特色·个性·人才强国战略——2004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汇编[C];2004年

4 卢铁城;;科学发展观与高校发展[A];科学发展观和中国高等教育——2005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汇编[C];2005年

5 杨丽丽;;脑科学、思维科学对珠心算的诠释[A];纪念程大位逝世四百周年国际珠算心算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史秋衡;高等教育产业的特殊性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2 眭依凡;大学校长的教育理念与治校[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3 戚业国;民间高等教育投资的跨学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

4 张男星;俄罗斯高等教育体制变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5 李福华;高等学校学生主体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韩映雄;高等教育质量精细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叶信治;提高大学课程实践自觉性的哲学探讨[D];厦门大学;2003年

8 汪怿;大学知识管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宜勇;大学组织结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庞青山;大学学科结构与学科制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娜;澳大利亚新州高中毕业证书考试探究[D];西南大学;2008年

2 王丽娜;印度高等教育管理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3 陈美英;中华传统道德与当代学校道德教育[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4 刘堂斌;建构认知结构,增强主体意识——开放式文言文教学初探[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5 宋红霞;纽曼的大学理想探析[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6 赵丽;关于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多样化的探讨[D];曲阜师范大学;2002年

7 李红;美国研究生教育的组织分析[D];浙江大学;2002年

8 向雯芝;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监控研究[D];湖南大学;2002年

9 杨湘清;高校科技产业研究[D];湖南大学;2002年

10 何雪莲;大学理想:追求完善人格[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山西财经学院高等财经教育考察组 ,安徽财贸学院高等财经教育考察组;对香港高等财经教育的考察[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1982年03期

2 熊明安;;梅贻琦教育思想初探[J];教育发展研究;1986年04期

3 蒋亦元;掌握正确的方法论是进行创造的前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87年02期

4 李立绪;专才教育与通才教育——略论我国高等本科教育发展的目标策略[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9年02期

5 杨爱程;;八十年代美国师范教育研究述评[J];教师教育研究;1992年02期

6 徐静春;“伯克莱”式教学法给我们的启示[J];中国人才;1994年04期

7 刘智勇;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论新体制下高等教育供给模式的选择[J];教育科学;1994年04期

8 达路;台湾拟开设实验高中和综合高中[J];课程.教材.教法;1994年07期

9 宓洽群;加强通识教育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J];教育发展研究;1994年01期

10 管林;为我中华齐聚一堂的盛会——“世界经济发展中,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全民教育发展之展望”学术研讨会述要[J];高教探索;199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建国;赵惠君;;21世纪水利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A];中国水利学会一九九九年优秀论文集[C];1999年

2 齐欣;;试论知识经济与创造性教育[A];新世纪 新思考[C];1999年

3 关多义;;知识经济呼唤创新教育[A];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全国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1999年

4 黄慧英;;冯友兰《人生哲学》中“欲”与“好”的问题[A];“中国名辩学与方法论研讨会、道家与西方研讨会、冯友兰哲学思想研讨会”优秀论文精选[C];1998年

5 惠剑;张鹏飞;兰文祥;徐晓东;;开展创新活动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A];面向21世纪的图学教育——第十二届全国图学教育研讨会暨第三届制图CAI课件演示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6 刘玉屏;毛锋;;在学科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实践与探索[A];探索 创新 发展[C];2000年

7 王有智;;创新意识与创新活动的形成和转化[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8 殷永林;;新世纪世界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与对策[A];海峡两岸面向21世纪科技教育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9 杨成双;;高等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浅探[A];山西省创造学会创立大会暨首届学术交流会议专辑[C];2001年

10 胡娟珠;;邓小平的创新思维与西部大开发[A];陕西省社会科学理论界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志和(作者单位:兰州第十二中学);建设创新型教师队伍[N];甘肃日报;2000年

2 王建民;时代呼唤创新型人才[N];解放军报;2000年

3 李德田 吴天津;造就创新型军事人才[N];中国国防报;2001年

4 李徽 记者 赵建春;南京理工大学构建多级培养模式[N];中国教育报;2001年

5 记者 翟博;探培养人才理念 寻高等教育共识[N];中国教育报;2001年

6 湖南师范大学 王明杰;经济全球化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N];中国人事报;2001年

7 杨敏;北师大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N];福建日报;2001年

8 卢红;培养二十一世纪创新型人才 力创世界一流名校[N];光明日报;2001年

9 通讯员 郭猛、唐组 记者 蔺玉堂;唐山积极选拔引进高层次创新型人才[N];光明日报;2001年

10 刘彩梅;加快人力资源开发[N];甘肃经济日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杨颉;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韩延伦;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李正;中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质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阳荣威;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调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李海芬;普通高等院校本科基础课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戴联荣;大学生态:文化人格共生和建构[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苏华峰;实施创新教育——21世纪我国高等学校教育发展的战略抉择[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苏文玉;基于网络的过程性创新素质数学评价系统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3 李俊卿;中、美、日、德大学科技体制比较研究[D];河北大学;2000年

4 蒙健(方方土);论社会行为的自我管理[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5 张玉蓉;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之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1年

6 金斌华;创新教育与创新型教师的培养[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7 张光跃;重庆市中等职业教育结构适应性分析与对策[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8 王丽新;小教专科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实践与探索[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9 邹海彬;中学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10 何桂强;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D];中南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3446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23446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486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