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研究生干部的成长叙事——研究生个体发展的叙事、解构与反思
[Abstract]:Taking a graduate student cadre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reproduces his daily study, life and social practice situation through narrative technique, and deconstructs it with the clue of time concept, and rethinks the problem of graduate student train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dividual self-growth of graduate student.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there are both external and internal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growth of graduate students. As far as the students' subject is concerned, they can improve their quality from the aspects of striving goal, self-study, guidance, time management, social consciousness, cooperative innovation and so on.
【作者单位】: 浙江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分类号】:G64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岸头叙事[J];江苏教育;2005年11期
2 张晓东;叙事抒情类文章的构思原则和技巧[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5年16期
3 杜江;提高预防医学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措施[J];现代预防医学;1996年03期
4 刘金陵;对中国传统文化认识的反思[J];彭城职业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5 李慧勤;反思中国高等教育[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年04期
6 胡穷;条理·技巧·目的[J];江西教育;1985年12期
7 张俊梅;德育之人生叙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年32期
8 吴良根;;反思“反思”[J];黑龙江教育(小学教学文选版);2006年10期
9 魏保堂;山东大学坚持中期筛选 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89年05期
10 袁宗金;学校德育的呼唤:关爱生命[J];当代教育科学;2003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颜敏;;走不出的“历史”阴影——史传文化传统与中国历史叙事的关系[A];江西省文艺学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C];2003年
2 刘雪梅;;汉魏六朝时期道教谪仙案例的考查[A];道教思想与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研讨会第二次会议论文集[C];2003年
3 王静;;“技”与“道”的张力——《史记》叙事的修辞学浅论[A];司马迁与《史记》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4 张佩国;;20世纪中国乡村革命研究中的叙事困境——以“土改”研究文本为中心[A];中国农业历史学会第九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5 李波;;虚拟与现实:网络文化的社会学解构[A];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1世纪贵州社会发展研讨会”暨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6 李波;;虚拟与现实:网络文化的社会学解构[A];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1世纪贵州社会发展研讨会”暨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7 徐秀芝;;修辞的解构及其审美心理探微[A];语言学论文选集[C];2001年
8 余恕诚;;论唐代的叙情长篇[A];唐代文学研究(第三辑)——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第五届年会暨唐代文学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2年
9 兰卓;郑清贤;;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开发的反思[A];林业、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制建设研究——2004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二册)[C];2004年
10 刘自武;吴冬平;;浅谈山洪风险管理——“6.10沙兰镇山洪灾害”的反思[A];中国水利学会2005学术年会论文集——水旱灾害风险管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张真弼;研究生培养质量该“研究研究”[N];中国教育报;2001年
2 程光炜;叙事的可能[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3年
3 夏可君(中山大学哲学系);解构的力量:作为对结构的肯定[N];中国图书商报;2004年
4 金灿荣;美国力量解构[N];人民日报;2004年
5 曹保印;解构权威[N];检察日报;2000年
6 ;有关知青的一种叙事[N];中国文化报;2003年
7 孟繁华;苦难的叙事与功能[N];中华读书报;2005年
8 陆亨俊;对“新经济”的几点反思[N];经济参考报;2001年
9 ;当下文学中的乡村叙事和都市叙事[N];中华读书报;2005年
10 陈涛 记者 黄辛;中科院上海分院研究生培养质量一流[N];科学时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江向东;对时间性问题之叙事解说——保罗·利科《时间与叙事》中的时间性问题[D];复旦大学;2003年
2 姜飞;在解构中建构[D];四川大学;2003年
3 汪建达;在叙事中成就有德性有品格的人[D];浙江大学;2005年
4 张兵娟;电视剧:叙事与性别[D];河南大学;2004年
5 博玫;《紫罗兰》(1925-1930)的“时尚叙事”[D];复旦大学;2004年
6 刘永谋;福柯的主体解构之旅[D];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
7 李自芬;小说身体:中国现代性体验的特殊视角[D];四川大学;2005年
8 翟立宏;信托产品创新:要素解构与环境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5年
9 张艳梅;海派市民小说与现代伦理叙事[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10 陈振华;中国新时期小说反讽叙事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程开成;论荒诞叙事[D];浙江师范大学;2003年
2 蒋涛涌;叙事何为?—新时期以来的叙事批评[D];安徽大学;2004年
3 颜敏;七十年代末以来印华文学中的异族叙事[D];暨南大学;2004年
4 田平;《喧哗与骚动》的解构叙事[D];安徽大学;2003年
5 杨承磊;在历史与文化的交汇点上[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陈庆泓;在解构中重构新月理想[D];安徽大学;2004年
7 肖锋;论叙事作为修辞[D];重庆师范大学;2003年
8 郑丽;企业文化建设的反思[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9 夏美祥;新时期小说中的狼形象探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10 张海舰;基于反思的发展性教育实习评价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4311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24311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