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MPA教育现状、成因及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9-05-13 11:13
【摘要】:公共管理硕士(英文全称“Master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简称“MPA”)是国家通行的专业学位,其培养目标是为政府部门及非政府公共管理机构提供高层次、应用型专业管理人才。为适应公共管理现代化、科学化、专业化的要求,我国政府于2001年启动了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1)从2001年北京大学等24所高校成为我国首批公共管理硕士(MPA,Master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培养单位以来,MPA培养单位数量迅速扩张,截止2017年已有6批共228所成为MPA培养单位,培养单位的地域范围覆盖了除西藏自治区以外的所有省、自治区和直辖市。2003年,山西大学获准成为全国第二批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试点招生单位。2004年,开始独立招收MPA研究生。在13年的办学过程中,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和全国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的指导意见,结合山西大学以及所依托的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的优势与特点,山西大学在MPA研究生的教育培养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理念,不断完善培养方案,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有了较大的发展。2004年,山西财经大学获准成为全国第三批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试点招生单位。近年,太原理工大学、山西农业大学、山西师范大学也都相继获准成为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招生单位。至此,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山西省MPA教育表现出了起步晚、发展快及社会影响力大的显著特点。但这主要是MPA专业学位教育自身特点所决定的,它主要培养的主体是政府机关的公务员和企事业单位的行政人员。正因为如此,山西省MPA教育在发展中也出现了令人关注的诸多问题。因此,本文主要通过对山西大学和山西财经大学MPA培养现状的分析,对山西省MPA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总结山西省MPA院校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特点和启示,阐释山西开展MPA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必要性,并进一步分析山西省MPA院校人才培养的特点,在此基础上以山西省MPA院校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提出一些山西省MPA教育人才培养进一步发展的对策建议。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D035-4;G64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永红;;MPA研究生培养中的矛盾及其解决思路[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年03期

2 裴蓓;罗英姿;;我国MPA教育的现实困境及其未来出路[J];中国农业教育;2016年01期

3 周亚越;;当前我国MPA教育中的若干不足[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年05期

4 李锋;;论MPA学员参与公共管理本科实务互动教学的深化途径[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21期

5 彭开丽;杨钢桥;;美国的公共管理硕士(MPA)教育及对我国的借鉴与启示[J];教育教学论坛;2014年46期

6 孙增耀;舒慧生;俞昊;骆轶姝;;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现状的调查与分析——以D校为例[J];纺织服装教育;2014年05期

7 沈国彬;;国内外专业学位培养模式比较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年12期

8 卿菁;;从美国MPA教育模式看中国MPA教育的发展[J];当代继续教育;2014年01期

9 董克用;许光建;王春;;立足实践 坚持创新 构筑有中国特色的MPA人才培养模式——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硕士(MPA)教育综合改革的实践[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4年01期

10 孔杰;;指导MPA学位论文的流程管理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年07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朱汇文;公共管理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研究[D];暨南大学;2016年

2 官美珍;中国矿业大学MPA培养模式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3 徐晓宇;我国公共管理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研究[D];青岛大学;2013年

4 笪丽芳;中国公共管理硕士(MPA)人才素质标准模型研究[D];安徽大学;2013年

5 邓斌熙;中美公共管理硕士教育的比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6 刘若泳;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7 马雷;MPA培养中的教学资源整合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2年

8 陈双;我国MPA专业学位论文选题分析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4758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24758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d9e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