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型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类型并存的驱动因素探析

发布时间:2019-06-09 14:33
【摘要】:认为研究生培养类型从单一学术型人才向学术型与应用型人才并存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从文化因素、社会因素、经济因素和教育因素四方面分析了影响研究生人才培养类型转变的原因所在。
[Abstract]:It is an indisputable fact that the training type of graduate students has changed from a single academic talent to the coexistence of academic and applied talent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asons for the transformation of graduate personnel training types from four aspects: cultural factors, social factors, economic factors and educational factors.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研究生院导师工作办公室;
【分类号】:G64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秦春生,戴继天 ,孙平;中、美教育硕士教育比较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2年11期

2 李健强;秦文刚;;浅议先进大学理念的特征[J];中国水运(理论版);2007年12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王英杰;规律与启示──关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若干思考[J];比较教育研究;2001年07期

2 丁学良;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J];高等教育研究;2001年03期

3 朴雪涛;试论大学理念及其变革[J];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4 耿有权;一流大学办学理念的基本特征及其形成条件[J];现代大学教育;2004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科蓉;;从学术型向应用型转变的专业改革策略[J];现代教育管理;2010年09期

2 刘仁义;;新建本科院校办学定位中的“教学型、应用型、地方型”解析[J];陇东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3 马少慧;;应用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究[J];发展;2009年09期

4 王刚;;我国高等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调查研究[J];学园;2011年01期

5 方贵庭;;研究生培养的“复合导师制”探讨[J];天中学刊;2010年05期

6 吴忠权;;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及模式构建——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思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年10期

7 竺树声;在发展中强化高校办学特色[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8 彭秋发;;工科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与实施[J];中国地质教育;2005年04期

9 范冬梅;刘新民;杨卫民;高兴盛;;产学研结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研究和实践[J];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10 罗家国;邓晓宇;刘政;肖静;黄贤通;;中泰两国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比较[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07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汤重天;;降低重心,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建设的应用型人才[A];广西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广西高教研究》创刊十周年(1985-1995)论文选集[C];1996年

2 王显利;张士成;孟宪强;刘茉;;土木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A];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第九届全国高校土木工程学院(系)院长(主任)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陈建梅;;构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应用型人才关键能力培养模式[A];高教科研2006(上册:校长论坛·教育改革)[C];2006年

4 赵光年;魏坚;丁彦;;从新型农民的视角探讨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5 公丽;;论探索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之路——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五”规划课题研究报告[A];高教改革研究与实践(下册)——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6 闫良国;于海琴;魏琴;王士龙;姜润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初探[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化学教育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7 张必清;刘方乐;;应用型本科院校实验教学改革初探[A];第八届全国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室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高永红;雷学文;金清平;;道桥专业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导向的毕业设计改革探索和实践[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C];2009年

9 李秀滢;彭静;王建新;;浅析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开放性实践教学体系建设[A];北京高教学会实验室工作研究会2009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颜东煌;王桂尧;;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A];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第九届全国高校土木工程学院(系)院长(主任)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诚;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N];科技日报;2004年

2 本报记者 郑晋鸣;盐城师范学院:着力培养“应用型人才”[N];光明日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刘建民 通讯员 吴彦;名城名校“联姻”打造应用型大学[N];中国教育报;2011年

4 作者单位:黑龙江工程学院 马俊海 王晏民;培养具有特色的应用型人才[N];中国测绘报;2001年

5 秦建莉 通讯员  周海航;为“两个率先”培养更多应用型人才[N];徐州日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张冬素;大力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N];浙江日报;2006年

7 记者 赵凤华 实习生 陈琼;北工大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硕士生以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主[N];科技日报;2007年

8 记者 张咏梅;中科院研究生院开设3个新兴专业[N];北京人才市场报;2005年

9 上海电力学院院长 曹家麟;抓住评估机遇,,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人才[N];光明日报;2006年

10 李晓元邋丁绍宏 李菊;着力培养特色人才[N];吉林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瑞林;我国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2 胡玲琳;我国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彭国华;我国高校理工科博士生科研激励机制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熊婧;应用型人才及其培养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2 李th孺;基于能力结构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3 李春光;军队医科大学不同培养类型本科学员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2003年

4 狄明明;大众化背景下应用型人才需求对地方高校专业课程设置的影响[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立群;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

6 丁小明;大学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7 何跃春;中国法律硕士培养机制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8 高原;硕士研究生教育“双轨制”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8年

9 王彦;法律硕士教育改革的对策性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10 李学毅;我国地方高等师范院校经济学类专业办学特色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4956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24956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e0d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