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研究生与导师沟通的现状及对策
[Abstract]:This paper makes an investigation and study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communication between graduate students and mentors from five aspects: communication intention and initiative, communication content, communication frequency, communication channels and communication atmosphere, and puts forward six countermeasures on how to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communication between graduate students and mentors: it is necessary to educate graduate students to understand their subjective position and improve their initiative in communication; The tutor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creating an equal, independent and free communication atmosphere; the tutor should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and strengthen the guidance to the contents other than the graduate students' studies; make full use of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o enrich the communication channel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establish and perfect the reg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reform and perfect the graduate education system to fundamentally ensur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training plan.
【作者单位】: 重庆交通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重庆大学贸易与行政学院;中国邮政储蓄银行重庆市分行;
【分类号】:G64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陈世海,宋辉,滕继果;高校导师与研究生关系研究——以华中地区某高校为个案[J];青年探索;2003年06期
2 万伟;对话:一种新的教学精神——从“主体思维”到“关系思维”[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年1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米靖;论基于对话理念的教学关系[J];课程.教材.教法;2005年03期
2 赵军;论研究生教育师生观[J];煤炭高等教育;2005年01期
3 陈世海,刘庆,冯兰;女硕士研究生的社会网研究——对华中地区某高校女硕士生的抽样调查[J];青年探索;2005年01期
4 亓秀梅;对话与语文教学[J];当代教育科学;2004年02期
5 亓秀梅;;构建高校学生工作的对话教育模式[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6 张向众;;教育思维方式的变革及其趋向[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7 高宁;让理性之光照耀中学历史课堂——历史教育:理性的重构与超越[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4年11期
8 刘庆,陈世海;女硕士研究生人际交往状况及观念探析——对某高校女硕士研究生的问卷调查[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9 裴利华,史春宜;对话式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的依据和要求[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5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澍;寻求恰当的知识论立场[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等菊;道德教育:生态学视界的研究及其合理性论证[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2 谢锦霞;现代教育的合理性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3 邓丽娜;对话理论下的语文阅读教学[D];四川师范大学;2004年
4 蒋天策;理解型师生关系及其构建方略[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王黎明;基础学校建立学习共同体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鲍聪;共生性师生关系——对师生关系的一种阐述[D];浙江师范大学;2004年
7 刘海东;对话精神与语文阅读教学实践[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年
8 宋玉杰;中学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9 崔雨;论语文民主教学观的建构[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吴小叶;对话教学中知识获得基本方式的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廖济忠,王敏;对新型导生关系的探讨[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8期
2 薛天祥;试析研究生教育管理学的理论体系[J];高等教育研究;2001年04期
3 陈世海,宋辉,滕继果;高校导师与研究生关系研究——以华中地区某高校为个案[J];青年探索;2003年06期
4 王俐,邱曙东,仇国芳 ,闫小明;研究生心目中理想导师的标准[J];中国高教研究;2005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霖;仇洪冰;郑继禹;;关于硕士研究生培养问题的思考[J];广西教育;2011年24期
2 刘昕璐;李晓清;;大四“保研猪”选上研究生课[J];校园歌声;2011年07期
3 苏华友;彭仁涛;;对矿业工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认识与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1年27期
4 陈湘明;;从研究生的第一篇论文谈起[J];科技导报;2011年18期
5 邹秀峰;;硕士研究生就业形势与观念的思考[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年02期
6 熊壮;方润生;杨华;;硕士生学位论文复制比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1年04期
7 赵颖;;对提高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问题的探讨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1年14期
8 李天鹏;李慧;谭继帅;;论导师在研究生教育中的学术引领作用[J];中国电力教育;2011年22期
9 韩继英;赵正洲;;农科硕士研究生课程结构“三·三”模式的构建[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8期
10 叶玉梅;;导师在医学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岑汉;刘燕平;;论硕士研究生自主选题与创新能力培养[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学分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李启才;;研究型教学在硕士研究生课程中的应用[A];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第九届全国高校土木工程学院(系)院长(主任)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李冬;王俊安;;以双赢为目标来调整导师和研究生的关系[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C];2009年
4 龚文娟;;研究生学习异化现象分析[A];重庆工程图学学会第十四届图学研讨会交流暨第二届CAD应用、CAI软件演示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4年
5 莫美兰;梁国明;林长春;;香港科学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A];第五届全国科学教育专业与学科建设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6 周超;;研究生教育中有待思考的现象[A];全国高师会数学教育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李建芬;王革;;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就业现状与对策分析[A];首届农林院校教育管理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9年
8 陈文芳;陈蕾;姜宏;谢俊霞;;开设博硕士研究生《细胞信息与调控》教学的几点体会[A];中国生理学会第十届全国生理学教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2年
9 乔晓艳;;论新形势下研究生与导师的关系[A];第二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10 顾亮亮;;高等农业院校农科在读硕士研究生考研动因探析——沈阳农业大学为例[A];第三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郭立场;导师自主权不能超越“程序正义”[N];法制日报;2009年
2 东方晦;研究生学制折射就业理念[N];中国文化报;2007年
3 毛颖颖;“买”来的研究生要研究什么?[N];北京商报;2008年
4 建武;北大法学院聘任法律硕士研究生兼职导师[N];法制日报;2003年
5 记者 佘峥;厦大导师招研得“自掏腰包”[N];厦门日报;2008年
6 本报综讯部;研究生,,考还是不考[N];就业时报;2007年
7 本版编辑 周小东 张明 张云高;硕士研究生仍是人才结构中重要一环[N];市场报;2007年
8 常丽君;研究生培养机制“变脸”?[N];科技日报;2008年
9 周兆军;研究生制度熬过尴尬一年[N];北方经济时报;2005年
10 本报记者 田豆豆;导师缘何叫“老板”?[N];人民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孟洁;中国研究生招生制度变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时花玲;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余桂红;我国研究生招考方式改革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4 彭安臣;中国博士生资助[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5 余峰;基于创新能力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6 罗长富;研究生教育服务质量管理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7 徐平;我国研究型大学博士生培养模式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8 张国栋;我国贯通式博士生培养模式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9 李世彬;中国高等院校研究生教育发展与对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10 常志利;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质量保障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范照云;硕士研究生与导师沟通现状及改善策略[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2 王冠宇;硕士研究生职业需求分析[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0年
3 刘婷;硕士研究生学习倦怠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4 李玲玲;多元智力理论视角下的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5 王赛男;我国硕士研究生就业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6 胡馨文;硕士研究生课程教学管理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7 曹焕;两年制硕士研究生学习满意度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8 胡峰;硕士研究生研究性学习的探讨与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1年
9 孙静;我国高校硕士研究生创新教育对策研究[D];青岛大学;2011年
10 罗文萍;成渝两地硕士研究生恋爱焦虑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5291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25291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