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传夫:专业学位应面向宽广的图书情报职业需要

发布时间:2019-11-02 13:51
【摘要】:正2011年3月18日全国金融等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成立会议在北京召开,标志着我国图书情报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开始。国务院学位办《关于转发金融硕士等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的通知》(学位办〔2011〕34号文件)转发了图书情报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组织专家制定的《图书情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李国新;日本图书馆员专业职务制度[J];国家图书馆学刊;2005年03期

2 付立宏;美、英、加、日、韩、俄等国图书情报教育的特色及其给我们的启示[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5年02期

3 沙勇忠;牛春华;;iSchool联盟院校的课程改革及其启示[J];图书情报知识;2008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世伟;;在我国三大系统图书馆中实施职业资格认证制度面临的问题[J];国家图书馆学刊;2007年03期

2 蒋弘;;我国图书馆馆长的职业资格认证问题[J];国家图书馆学刊;2007年03期

3 沈光亮;;图书馆伦理教育探索[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9年02期

4 张雪梅;;高瞻远瞩 身体力行——李国新先生学术思想及事业发展历程探微[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3年01期

5 韩百合;;现代图书馆的教育职能[J];黑龙江史志;2009年23期

6 范开宏;丁建红;;国外图书馆职业准入制度对我国的启示[J];新世纪图书馆;2007年01期

7 孙占山;;国外图书馆员职业资格认证情况比较[J];新世纪图书馆;2008年04期

8 黄静;;当LIS教育遇到Web2.0——国外图书情报教育新进展及其启示[J];新世纪图书馆;2009年02期

9 杨晓丽;;图书馆员职业资格认证制度探析[J];江西图书馆学刊;2011年05期

10 程瀚尉;;美国与日本图书馆学情报学教育的比较研究[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0年1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袁曦临;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分类体系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孔丹;我国高校图书馆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2 张媛;国际大都市开展终身学习的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京山;中小学图书馆员的素质现状及其教育培训[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2 邓虹;美国图书馆学信息学教育的改革[J];图书与情报;2000年01期

3 E.丹尼尔;美国图书馆信息教育的发展[J];国外社会科学;1997年01期

4 肖秋惠,詹德优;90年代以来俄罗斯图书馆学教育述略[J];江苏图书馆学报;2000年02期

5 顾海舟;九十年代英国图书馆学教育改革述略[J];江苏图书馆学报;1994年01期

6 张学军;英国拉夫堡技术大学信息与图书馆研究系的研究生教育[J];江苏图书馆学报;1996年06期

7 Hiroya Takeuchi,Yong Won Kim,肖永英;日本图书馆学信息学专业教育的现状及问题[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1年01期

8 陈耀盛;;跨世纪信息管理学专业教育的发展与对策[J];国外情报科学;1996年01期

9 臧兰;基于网络环境建立高校信息管理专业教学体系[J];情报科学;1998年02期

10 杨子竞;世纪之交的美国图书馆学情报学教育[J];情报资料工作;1998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雪青;杨秋波;高若云;;工程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国际经验及其启示[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年13期

2 周涛;王晖;叶红齐;钟宏;满瑞林;;化工类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构建[J];科技创新导报;2010年31期

3 林蕙青;;积极探索 开拓创新 深入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J];中国高等教育;2011年06期

4 孙瑜;罗兆祥;;从专业学位教育看学科建设的问题[J];法制与社会;2009年15期

5 杨晶晶;;打造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硕士专业学位教育[J];法制与社会;2010年13期

6 李波;;专业学位教育中“双导师制”缺位与对策[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9期

7 李新权;;专业学位硕士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J];现代教育管理;2010年08期

8 苏铁戈;《图书情报学论文集》出版[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4期

9 别敦荣;陶学文;;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反思与创新[J];高等教育研究;2009年03期

10 李明忠;杜殿发;姚军;;石油与天然气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研究[J];石油教育;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斌;;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C];2009年

2 胡翔勇;向学军;袁兆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的研究[A];第一届全国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陈亚爱;李颖宏;于苏华;周京华;杨立永;;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研究与探索[A];第五届全国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2)[C];2008年

4 冷洁;;论实行图书馆职业资格制的意义[A];图书馆理论与实践[C];2002年

5 吴旭云;王英霞;;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专业学分制培养方案的改革与实施[A];第二届全国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6 张文忠;杨存祥;冯巧玲;张志艳;;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探索[A];第三届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刘健;陈强;陈波;高莉;;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教学实践基地的建设[A];中国生物医学工程进展——2007中国生物医学工程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8 王海云;隋宇童;张荣丹;;市场营销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方案设计[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9 陈希有;方妍栅;盛贤君;;精英教育模式下电气信息类专业培养方案的实践[A];第6届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10 代绍军;杨雷;;小议机械行业人才的培养[A];十三省区市机械工程学会第五届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图娃;图书情报学需建资格认证体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记者 李文亭 实习生 许凌峻;我省专业学位教育获重大突破[N];江西日报;2009年

3 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教授 林荣日;专业学位教育:穿新鞋走老路?[N];社会科学报;2011年

4 记者 王淑军;我国专业学位教育发展迅速[N];人民日报;2001年

5 ;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N];中国教育报;2010年

6 曹正平;南华大学成为MBA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N];衡阳日报;2009年

7 媒体评论员 沈文钦;专业学位教育慎提“去学术化”[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0年

8 记者 赵新月;西南石油大学被教育部批准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高校[N];南充日报;2011年

9 ;文博行业自己的专业学位教育[N];中国文物报;2011年

10 ;走近MBA[N];科学导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邓光平;我国专业学位设置的政策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2 柴俊;高师院校数学教师多元化、分层次培养方案设计与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时花玲;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母小勇;论“临床专家型”教师的教育课程[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5 余峰;基于创新能力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6 章高森;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微生物多样性及其潜在应用的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7 罗尧成;我国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杨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基因修饰后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于缺血心肌的实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6年

9 徐高明;社会需求视域中的大学课程变革[D];南京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南洋;图书情报学知识图谱的构建及解读[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2 杨香萍;我国专业学位教育发展现状及应对策略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1年

3 朱荣;专业学位教育硕士学习型组织建设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4 何东明;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管理创新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5 李娜;科学教育与职业教育双重视野下的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6 刘海芳;中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体系比较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7 曹瑞红;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8 范雯媛梓;广西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9 刘兴华;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产学耦合培养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10 佘宇菡;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学位结构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5545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25545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fa1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