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属高校建筑及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就业现状的实证研究
【图文】:
者的55%;到其他非国有企业如私营企业、外商独资或合资企业等工作共计21%;到行政管理机关的占13%;到科研院所的占5%;到高等学校和其他单位的各占3% (如图1所示)。2.工作单位与家距离状况调查显示,因毕业生大多是北京户籍,所以就业地区多选择了北京,并且所在单位与家的距离大多数都不是很远,工作单位距离家非常近、比较近和较合适的占到了被访者的60% (如图2所示)。3.毕业生对工作的满意度情况关于总体满意程度,我们可以从与领导是否投缘、专业图1 毕业生目前的就业单位类型图2 毕业生工作单位与家距离是否对口、工作是否符合个人兴趣等情况对毕业生对工作的满意度有一个大体的了解。从下面的调查表中我们不难发现,毕业生对工作具有相当的满意度。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别来看:从工作是否符合个人兴趣的调查来看,有86%的毕业生认为自己目前从事的工作与其个人兴趣相符(如图3所示);从专业对口情况来看
选择了北京,并且所在单位与家的距离大多数都不是很远,工作单位距离家非常近、比较近和较合适的占到了被访者的60% (如图2所示)。3.毕业生对工作的满意度情况关于总体满意程度,我们可以从与领导是否投缘、专业图1 毕业生目前的就业单位类型图2 毕业生工作单位与家距离是否对口、工作是否符合个人兴趣等情况对毕业生对工作的满意度有一个大体的了解。从下面的调查表中我们不难发现,毕业生对工作具有相当的满意度。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别来看:从工作是否符合个人兴趣的调查来看,有86%的毕业生认为自己目前从事的工作与其个人兴趣相符(如图3所示);从专业对口情况来看,有82%的毕业生认为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与所学专业对口(如图4所示);从与领导是否投缘的情况调查来看,有64%的毕业生认为在现在所从事的工作中与领导是非常投缘和比较投缘的,还有32%的被访者认为与领导是基本投缘的,与领导不太投缘的只占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超培;金焕玲;刘娜;;北京市属高校建筑及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就业现状的实证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年05期
2 陆银伟;;浅谈我校建筑专业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0年Z1期
3 赵红;;建筑给排水设计中配合问题探讨[J];科协论坛(下半月);2007年12期
4 杜晟连;夏振华;王玉娥;;高校建筑类专业学生自主学习的探讨[J];井冈山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5 ;学人风采[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6 姚志刚;汪劲林;周燕;魏海林;;中职建筑专业九模块顶岗实习策略研究[J];中等职业教育;2010年20期
7 杨春明;;高职院校建筑设计素描教学浅论[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8 佐占春;桑迎春;;浅谈建筑专业课中美育教学的实施[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08年03期
9 王军红;张小义;;关于新余高专建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探讨[J];新余高专学报;2008年04期
10 孙云;;建筑专业美术教学方法探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谈亚平;;(GABLE)CAD系统[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计算机应用学会学术报告会论文集(4)[C];1989年
2 ;田斌教授简介[A];湖北省机械工程学会青年分会2006年年会暨第2届机械学院院长(系主任)会议论文集(下)[C];2006年
3 李伟;段培永;谢秀颖;王敏;;开创智能建筑专业的试点,推动专业发展[A];第6届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4 ;誉满冰城的建筑设计名师 孜孜不倦地装点美化城市——记哈尔滨市规划局李光耀同志事迹[A];第二届中国老年人才论坛论文集[C];2006年
5 ;天津市威龙园林古建筑工程有限公司[A];中国民族建筑(文物)保护与发展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7年
6 柯宇;;施工图阶段各工种协同设计的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工程设计计算机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7 崔景立;常松伟;程港;;密切结合建筑,优化给水排水设计[A];2008年全国给水排水技术交流会暨全国水网理事会换届大会论文集[C];2008年
8 崔义明;钱起潮;;天津港保税区滨海国际贸易服务中心转换桁架设计[A];第九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黎平;吴宁霞;;高层建筑综合楼管道井的合理设置[A];全国建筑给水排水青年学术论文选[C];1996年
10 ;华南理工大学民居建筑研究所[A];中国名村名镇保护与旅游发展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述宁;多媒体在建筑专业课中的运用[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4年
2 牛建宏;建筑专业毕业生抢手[N];中国建设报;2002年
3 一农 李红;洛阳洛龙区建筑业统计改革见成效[N];中国信息报;2007年
4 王涛;美术院校建筑学的拓疆之路[N];中国文化报;2008年
5 王强;建筑的专业和商业[N];中国房地产报;2006年
6 通讯员 林培;福建建筑行业人才年缺近万人[N];建筑时报;2006年
7 见习记者 董子彪 实习生 王博 吴中权;谢师盛宴 这个夏天有些“火”[N];甘肃经济日报;2006年
8 张文成;中国院专业化改革和项目管理模式基本成功[N];建筑时报;2006年
9 佚名;学建筑最值得去的五个国家[N];建筑时报;2007年
10 曹伟 张随良;河南有支沼气建筑队[N];农民日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程晓喜;中国当代建筑评论的开展及传播研究[D];清华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丹;建筑专业艺术设计基础课程的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6年
2 彭茂丰;现代高校学生公寓设计的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3 陈义彦;高教建筑策划理论及实践初探[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4 胡小勇;高职高专建筑设计专业理论教学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9年
5 李显秋;非主流建筑院系建筑学教育模式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6 蔡静;市场经济背景下的建筑学专业教学管理改革探讨[D];重庆大学;2008年
7 周洋;当今室内设计与相关行业的专业类杂志及其泛比较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8年
8 赵岚;建筑设计企业围绕人力资源开发的再造初探及案例分析[D];清华大学;2006年
9 张静波;建筑设计信息管理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7年
10 饶佳林;我国当前大众传播下专业建筑批评的现状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5855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25855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