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东京大学在日本研究生教育改革中的旗舰作用

发布时间:2020-05-31 19:24
【摘要】:战后的50余年,东京大学曾进行过两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研究生教育改革:第一次是1953-1963年间实行的跨学科学位点设置实践,此举在世界高教史上具有前瞻性,为日本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对《研究生院设置基准》的修订和创设新型研究生院奠定了实践基础;第二次始于1991年的研究科"部局化"、研究生院"重点化"和设置世界领先水平的博士学位授权点,并首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制度。此次改革激发了大学组织的活力、提升了学科建设水平,使得其他大学竞相追随,在日本大学的跨世纪改革中发挥着旗舰作用。
【图文】:

组织机构图,东京大学,研究生教育,组织机构


研究生院是一个纵向的双重“立式结构”;而日本大学的实体性组织是学部,它的研究科或研究生院是虚设机构(见图1),在教学、科研和教师的人事管理·98·论东京大学在日本研究生教育改革中的旗舰作用

组织机构图,东京大学,研究生教育,组织机构


日本共设置专业学位研究生院148所,其中法务研究生院有76所,在学法务专业学位研究生已达15000人。如图2所示:现在日本的研究生院在课程设置类型上已出现硕士课程、博士课程(学术性)和专业学位课程(职业性)三者并存的结构;而研究生院的性质也由单一的学术性研究生院,变成了学术性与职业性两相兼顾的局面。这在日本研究生教育制度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变革。图2 改革后东京大学研究生教育的组织机构3.东京大学第二次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义首先,东京大学率先实行研究科“部局化”和研究生院“重点化”等创造性之举,冲破了原有大学组织僵化的管理模式。其次,首创日本的“研究院型大学”。其改革的理念与实践,既符合大学自身发展的逻辑,又符合日本在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国民对高·101·论东京大学在日本研究生教育改革中的旗舰作用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袁锐锷,胡安娜;英、美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09期

2 孙朝;大众化高等教育发展中的结构矛盾及其变革[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01期

3 李敏;战后美国科技政策对其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影响[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3年03期

4 王全林;多元互补:中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战略选择[J];高等农业教育;2005年02期

5 安德智,张秀坤;美国研究生教育评介——历史进程、特点及其对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启示[J];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6 李素琴,朱静然;美国联邦科技政策与研究型大学的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5年03期

7 方展画;薛二勇;劳俊华;;硕士研究生学制国际比较及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2007年01期

8 李世彬;傅毓维;;英美等发达国家与中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比较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年01期

9 朱剑;肖国芳;;洪堡理念与现代研究生教育——一个悲观的视角[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年03期

10 吴杨;丁雪梅;;美、英、日、俄四国研究生教育管理体制的比较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康全礼;;论本科教育[A];庆祝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20周年大会暨2003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映雄;高等教育质量精细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汪怿;大学知识管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李正;中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质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陈振中;论教育身份[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王道红;学位论文质量管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罗尧成;我国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侯建国;二战后加拿大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D];河北大学;2005年

8 丁哲学;高层次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9 康全礼;我国大学本科教育理念与教学改革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10 殷朝晖;论国家科研体制建设与研究型大学发展[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钟怡;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美国专业硕士学位教育质量控制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2 罗中琼;研究生教育质量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3 高云峰;美国研究型大学与军事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4 高军;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群体的特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5 殷慧;论大学教师投身教学[D];湖南大学;2005年

6 陈良伟;社会文化变迁与新时期民族院校研究生教育革新[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7 王晓陆;建立并实施研究生培养淘汰机制的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8 费斌;上海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现状和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代志鹏;行走在尴尬地带的群体[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姜峰;研究生培养能力研究及重庆市个案分析[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胡建华;世纪之交的日本战后第三次大学改革[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1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少雪;;建国初期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若干问题讨论[J];高等教育研究;2011年06期

2 包丽颖;;浅议研究生教育国际化之“和而不同”[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年04期

3 杨照;;一所大学的百年校庆[J];新一代;2011年07期

4 闾丘露薇;;聊聊港大[J];商周刊;2011年19期

5 马陆亭;;大学章程的法治精神与要素内容[J];中国高等教育;2011年09期

6 张建梓;;中外高等学校国际交流合作网络浅析[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1年08期

7 华仔;;拍错马屁的排行榜[J];黄金时代;2007年09期

8 张建梓;;高等学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网络对国际化效果影响分析[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年08期

9 苏娜;;国外研究型大学与研究生教育之探析[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年10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陈立鹏;;关于我国大学章程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A];改革开放与理论创新——第二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文集[C];2008年

2 郭芬云;;明治维新时期日本高等教育现代化历史经验浅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8)——外国高等教育史研究[C];2009年

3 李协京;;试析近代日本大学的发展及其办学理念[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8)——外国高等教育史研究[C];2009年

4 武内和彦;;高等教育机关的国际化与战略性计划——以东京大学为例[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国际化背景下的大学战略规划与战略管理”教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6年

5 姜华;;21世纪我国大学管理若干问题思考——“中外大学校长论坛”的启示[A];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C];2002年

6 窦心浩;;浅议日本国立大学法人的中期评估[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浦敏琦;东京大学在无锡建产学研中心[N];新华日报;2010年

2 记者 戚天雷;“清华周”在东京大学举办[N];新清华;2010年

3 记者 何会文;本市与东京大学举办合作交流会[N];天津日报;2010年

4 华东政法大学教授 黄安余;研究生教育制度亦待“清理”[N];社会科学报;2010年

5 夏佩娟;东京大学向研发企业公开其化合物库[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9年

6 记者 陈超;东京大学设立中国留学生奖学金[N];科技日报;2005年

7 丛林;新区首个国际产学研项目成立[N];无锡日报;2010年

8 记者 何会文;天津与日本东京大学签订合作意向书[N];天津日报;2009年

9 复旦大学副校长 周鲁卫;“做学问需学问只学答非学问”[N];科技日报;2003年

10 本报记者 乔虹;“我相信耶鲁与中国的未来会更加美好”[N];中国妇女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马嘉;重学轻术:论日本高等新闻教育[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2 缪园;基于学科的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文献情报中心);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田联进;美国研究生教育制度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2 王缅华;中日一流大学办学理念及其特色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3 李宛蓉;日本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与管理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4 陈鲜艳;东京大学法人化改革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5 刘志荣;中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行政学思考[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6 张春浩;中日韩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政策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7 台晓鑫;基于CIPP的全日制工程硕士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8 董旭梅;素质教育背景下的高校课程设置研究[D];东南大学;2004年

9 王琪;战后初期(1945-1960)日本私立大学的改革与发展[D];苏州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6903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26903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b1c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