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课程与教学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4 19:09

  本文关键词:我国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课程与教学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为适应国民经济与人才需求的多样性发展,促进科技、教育、经济的紧密结合,培养更多更好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我国于1997年设置了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工程硕士是相对于工学硕士而言的学位类型,它与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与工学硕士处于同一层次,但侧重于工程应用。我国的工程硕士教育自开设以来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它丰富了研究生培养模式和学位类型,在研究生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中具有里程碑性的意义。但随着工程硕士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现有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的不合理性日益彰显,阻碍了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提高。因此,有必要从课程和教学的角度认识工程硕士培养的特殊性,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有特色的高质量的工程硕士。 在工程硕士培养过程中,真正实现设立工程硕士专业学位价值与意义的过程是课程与教学,努力探索符合工程硕士研究生成才特点和规律要求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是保证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基础。本文在概述工程硕士的产生与发展的历史并分析其现实问题的基础上,致力于探讨工程硕士培养过程中最关键的环节──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对其进行专门的研究。本文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紧密围绕工程硕士培养过程中的课程与教学,分析其现状,探究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据此提出改革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的对策与建议。 论文剖析了当前涉及工程硕士培养中的课程与教学的主要问题,即:照搬工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未能体现工程硕士教育的特色;课程结构不合理;教学方式不尽合理,造成学习与工作的矛盾等,进而从课程改革的理论和教学实践操作等方面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 最后,论文针对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从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师资队伍、课程教学组织和教学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改革思路和建议。
【关键词】:工程硕士 课程 教学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TB1-4;G64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1 绪论8-24
  • 1.1 问题的提出8-12
  • 1.2 研究意义12-13
  •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13-16
  • 1.4 文献综述16-22
  • 1.5 研究思路及方法22-24
  • 2 我国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兴起与发展的背景与进程24-33
  • 2.1 美国工程硕士计划的由来及其发展24-28
  • 2.2 我国设置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研究与实践28-33
  • 3 我国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课程与教学的现状及问题33-47
  • 3.1 突出特色设计工程硕士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33-39
  • 3.2 在课程教学方面采取的一些改革举措及取得的成绩39-43
  • 3.3 在课程与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43-47
  • 4 对我国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建议47-56
  • 4.1 转变观念,深化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课程与教学改革47-48
  • 4.2 提高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课程与教学质量的探讨48-56
  • 5 结束语56-57
  • 致谢57-59
  • 参考文献59-63
  • 附录 本人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63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丁猛猛;;基于实践应用的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J];法制与社会;2011年16期

2 孙秀云;严玉波;李健生;王连军;沈锦优;;全日制工程硕士课程建设探究——以“环境影响评价”课程为例[J];大学教育;2013年06期

3 高月娟;杨茜;黄琳;;工程硕士培养中创新教育模式的探索[J];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4 刘家凰;吕春晓;;高校工程硕士教学模式改进策略研究[J];科技资讯;2010年27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董改变;我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标准的实施状况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2 张慧;我国教育政策学专业人才培养探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陶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背景下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模式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我国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课程与教学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66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3066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414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