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生创新能力的提高与培养模式改革

发布时间:2017-04-15 03:18

  本文关键词:博士生创新能力的提高与培养模式改革,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时代发展对博士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出了迫切要求。我国当前博士生创新能力不强,在很大程度上还受到了现行博士生培养模式的影响。这种影响具体反映在培养观念相对滞后、培养目标存在偏颇、培养主体规范不够、培养对象选淘不严、培养方式缺陷甚多、培养评价忽视创新等方面。加强我国博士生创新能力培养必须改革现行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包括树立以人为本的培养观念、突出创新能力为重的培养目标、构建能有效激发创新的导师队伍、改革对培养对象的选淘制度、改进现存的培养方式、完善有效激励的评价方式。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关键词】博士生 创新能力 培养模式
【分类号】:G643.0
【正文快照】: 博士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要渠道。我国当前的博士生教育出现了一些令人忧虑的现象,阻碍着博士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博士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受制于多种因素。本文着重探讨博士生创新能力与培养模式之间的关系。一、加强博士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时代价值博士生创新能力是指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孙大廷;唐余明;;关于我国博士生培养模式的点滴思考[J];大学教育科学;2005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钱志刚;尹小芳;;大众化背景下的研究生教育质量观——多样化的融合与重构[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年1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路萍;我国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2 张黎星;我国“博士教育过度”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3 苏曼虹;美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学昌;苗苗;;博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状况调查报告(博士生导师卷)[J];煤炭高等教育;2006年04期

2 徐岚,吕朝晖;韩国研究生教育结构改革的趋向、问题与对策[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4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泽芳;;博士生创新能力的提高与培养模式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2009年05期

2 史耀媛;卢朝阳;王汉江;;我国博士生培养创新路径探讨[J];理论导刊;2008年03期

3 孙华;;博士生创新能力培养:一个观念一制度的分析框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年04期

4 张凌云;贾永堂;张晓明;;美国高校博士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深层经验[J];外国教育研究;2009年09期

5 于书洁;史长丽;于嘉林;李健强;吕艳;;跨学科实验室轮训体系与博士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改革探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年03期

6 孟红宇;徐志胜;李红英;;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的探索与实践[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7 王云霞;刘昀;蒋春雷;;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的措施[J];西北医学教育;2005年05期

8 孙宪成;美国医学博士生培养面临困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4年01期

9 贾渝跃;张艳;王秀薇;;抓创新能力培养 促博士学位论文质量[J];西北医学教育;2005年02期

10 熊映平;博士生培养“本土化”模式及实现途径探讨[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震;;地理教学中的创新能力培养——良好的创新环境的创立[A];地理教育与学科发展——中国地理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2 胡瑞祥;梁宏;梁福沛;蒋毅民;;本科生论文实验与创新能力培养[A];第八届全国大学化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刘庆发;;影响青少年创新能力培养的基本社会因素分析[A];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1999-2000)[C];1999年

4 李明;李炎锋;王玲;汪海燕;;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讨[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C];2009年

5 刘燕平;黄岑汉;;中医诊断学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学分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范春霞;;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黑龙江卷)[C];2010年

7 豆海聪;;中学教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该注意的几个方面[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三卷)[C];2005年

8 叶望;周莞尔;徐毅鹏;;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工科高校的教育创新工程[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余薪萍;;现代制造技术创新教育的研究与探讨[A];第二届中国CAE工程分析技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崔海亭;郭彦书;王振辉;;深化毕业设计教学改革 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A];制冷空调学科教育教学研究——第五届全国高等院校制冷空调学科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雪芹;面对问题文科博士生培养如何前进[N];中华读书报;2005年

2 罗正青;浅谈学生数学创新能力培养[N];黔西南日报;2009年

3 徐鹏;第23次教育工作讨论会专题研讨博士生培养质量[N];新清华;2009年

4 本报记者 苏军;创新能力培养从小抓起[N];文汇报;2011年

5 肖平 朝胜;广东启动青少年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展翅计划”[N];科技日报;2011年

6 航空航天学院教授、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 郑泉水;也谈博士生培养[N];新清华;2004年

7 记者 罗霞;昆工大博士生培养措施实[N];云南日报;2004年

8 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 印杰;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要着眼于理念、机制[N];中国教育报;2008年

9 连云港市新浦区大村中心小学 丁尧青;创新能力培养四策略[N];中国体育报;2009年

10 徐家玲;视觉艺术博士生培养目标之惑[N];中国文化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峰;基于创新能力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2 徐亚清;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协同分析与实证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9年

3 徐平;我国研究型大学博士生培养模式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4 卢亮球;中美体育博士培养比较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5年

5 石磊;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与质量保障体系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6 易凌;生物医学PhD培养模式的系统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7年

7 赵立莹;美国博士生教育质量评估体系发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8 张英丽;论学术职业与博士生教育的关系[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9 王方芳;医学博士研究生创新行为驱动因素及其结构模型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9年

10 侯新杰;物理学史与物理教学结合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倩;中国博士生培养制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2 刘倩;中国博士生培养制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3 莫甲凤;影响博士生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4 莫甲凤;影响博士生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5 童洪志;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保障体系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6 盛巧雅;中美两国青少年创新能力培养的对比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7 朱泓;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8 刘文军;科学普及对青少年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及对策思考[D];郑州大学;2005年

9 李剑欣;现代教育技术支持下的创新能力培养教学模式的建构[D];河北大学;2005年

10 高建华;水利专业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及对策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博士生创新能力的提高与培养模式改革,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75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3075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ef2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