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跨专业实践创新培养模式研究——以清华大学高端装备实践课程为例

发布时间:2021-03-09 01:05
  高等教育作为培养人才阵地,肩负着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重任,工程教育及工程师的培养,更要始终面向产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文章以清华大学工科教育提出的"双T"(即Thought与Technology并重)教育思路为指导,探索了面向产业应用的研究生跨专业实践新模式,通过行业专家指导和跨专业组织,加强硕士研究生对高端装备重点领域的深入了解和团队协同组织能力,同时将高校、基地带有"研发色彩"的实践项目转化成产业需求应用于企业,为面向工程实践的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创新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文章来源】:教育现代化. 2020,7(16)

【文章页数】:3 页

【部分图文】:

研究生跨专业实践创新培养模式研究——以清华大学高端装备实践课程为例


图3 座椅设计方案

方案,课程采用,实际需求,学分


实践项目的总体方案如图2所示,课程采用集中小学期排课方式,实践时间为8周,3学分,课程容量不超过30人,由基地根据实际需求选取项目,每个项目由2~5人的跨专业研究生组成攻关团队,双方专家对项目及其验收进行指导确认。实践项目的成效主要在任务选取和任务指导两个环节。

实践课程,基地,清华大学,一流企业


为主动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对研究生培养的需求,清华大学积极规划与地方基地产教研合作,开设清华大学高端装备跨专业实践课程,充分发挥基地连接高校和企业握手区优势,将凝聚在基地内的国内外一流企业的研发中心、实验室与生产线打造成双导师与学生深度互动的“实景实践场地”,并鼓励“以师傅带徒弟”的模式进行领域内的创新创业,逐步形成以重点产业需求为引导的、与产业发展前沿同步的实践课程体系,探索产教研融合、校企合作的新模式,如图1所示。(一)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以吉林大学车辆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为例[J]. 梁德东,于爱国,陈雪梅,高振海,田文晶.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3(12)
[2]我国本科工程教育实践教学问题与原因探析[J]. 李培根,许晓东,陈国松.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2(03)



本文编号:30719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30719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962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