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气象学领域博士学位论文研究热点揭示

发布时间:2021-04-03 06:15
  为更好地服务大气科学"双一流"学科建设,获取气象学知识结构图谱,挖掘气象学研究前沿热点与演进路径,在中国知网博士论文库搜集了气象学领域论文1 466篇,利用CiteSpace软件进行关键词共现分析,利用聚类图分析不同学位授予机构的研究方向,分析了4个时间段(2000—2004年,2005—2009年,2010—2014年,2015年至今)的研究热点,利用时间线视图分析了各主题时间跨度。结果显示,学位授予机构研究热点聚类效果不明显,不同时期研究热点差异大,各主题随年代变迁研究冷热程度变化明显。 

【文章来源】:图书情报导刊. 2020,5(01)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国内气象学领域博士学位论文研究热点揭示


2005—2009年关键词聚类视图

视图,聚类,视图


2010—2014年关键词聚类可视化图谱如图2所示,聚类结果如表4所示。热岛效应、气候变化、数值模拟的tf值均大于30,聚类紧密度都超过了0.9,聚类效果非常明显;以青藏高原为代表性关键词的聚类紧密度仅0.68,涉及文献12篇;以最大风速半径为代表性关键词的聚类5,涉及文献7篇,紧密度为0.789,文章平均年份为2012,年份较新;水汽输送的tf值为20,聚类紧密度为0.764,涉及文献12篇。聚类5中最大风速半径主要是关于热带气象、闪电、南亚夏季风平流层产生等的研究;聚类4中热岛效应是指城市热岛引发的效应,出现的研究热点有城市化、南京地表温度、大气边界层城市群等;聚类3的研究热点有区域气候模式统计降尺度、演变规律;聚类2和聚类1的聚类紧密度稍低;聚类0以数值模拟为代表,聚类紧密度高,涉及文献量最多。2.2.4 2015年至今研究热点

视图,聚类,关键词,视图


2015年至今的关键词聚类信息见表5,关键词聚类可视化知识图谱见图3。这一时间段的关键词聚类共分为8类,聚类紧密度均在0.8以上,关键词气候变化tf值高达87.82,聚类紧密度为0.868,涉及文献23篇,文献的平均年份为2015;以青藏高原、重力波为代表的聚类文献平均年份为2017;以东亚夏季风、台风、气候变化为代表的聚类文献平均年份为2015;以干旱、不确定性为代表的聚类文献平均年份为2016;聚类6紧密度为0,可视化图谱中与其他聚类距离较大,涉及文献7篇。2.3 研究热点的年代变迁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国内外智库影响力研究的前沿和热点分析——基于CiteSpace Ⅴ的可视化计量[J]. 李韵婷,郑纪刚,张日新.  情报杂志. 2018(12)
[2]2017年全国干旱灾情综述[J].   中国防汛抗旱. 2018(08)
[3]中国绿色创新研究热点及其演进路径的可视化分析[J]. 杨朝均,呼若青,杨红娟.  情报杂志. 2016(08)
[4]我国知识管理研究学派、知识基础及热点的可视化分析[J]. 陈琴,蒋合领.  情报杂志. 2016(02)
[5]学科知识可视化分析的理论研究[J]. 陈必坤,赵蓉英.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15(11)
[6]大数据领域演进路径、研究热点与前沿的可视化分析[J]. 何晓萍,黄龙.  现代情报. 2015(04)
[7]我国竞争情报搜集研究热点的可视化分析[J]. 胡逸宬,陈峰.  情报杂志. 2014(09)
[8]纳米功能材料领域研究前沿和发展趋势的可视化分析[J]. 郭全珍,吕建国.  情报杂志. 2014(03)
[9]信息可视化领域研究热点及演化特征的可视化分析[J]. 钱力.  情报杂志. 2013(06)
[10]知识图谱研究现状及趋势的可视化分析[J]. 杨思洛,韩瑞珍.  情报资料工作. 2012(04)

博士论文
[1]树轮记录的青藏高原东部过去千年水文气候变化[D]. 邓洋.兰州大学 2015
[2]青藏高原地区气候变化的特征及数值模拟研究[D]. 余莲.兰州大学 2011
[3]南京城区浅层土体热岛效应观测与分析[D]. 高磊.南京大学 2011
[4]大气CO2、CH4和CO浓度资料再分析及源汇研究[D]. 张芳.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2011
[5]长沙市城区热岛成因及绿地系统缓解热岛效应研究[D]. 吴耀兴.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0
[6]澳门城市景观格局变化与热岛效应研究[D]. 米金套.北京林业大学 2010
[7]青藏高原气候动力学的数值模拟研究[D]. 包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2007
[8]青藏高原冬春积雪对我国夏季降水分布的影响研究[D]. 朱玉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07
[9]中国青藏高原东部石笋氧同位素记录的气候变化研究[D]. 张平中.兰州大学 2007
[10]南海夏季风建立与南亚高压重建及其数值模拟[D]. 胡鹏.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1167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31167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a7a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