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三全育人指导下的研究生以劳育德体系构建
发布时间:2021-04-23 11:11
三全育人指导下的研究生以劳育德体系建立实施,将有效解决研究生教育管理中所出现的导学关系和研究生教育实效问题。高校应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在厘清导师学术权力和完善研究生劳动教育的评价机制基础上,通过加强学校院系对研究生劳动教育的全程管理、拓宽以劳育德的育人资源、构建以劳育德的评价体系等,建立完善研究生以劳育德教育培养体系,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初心和使命。
【文章来源】:高教论坛. 2020,(05)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研究生以劳育德体系建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一)劳动教育是弥合研究生导学矛盾的重要途径
1.劳动教育有助于纠正研究生对研究的认知偏差。
2. 劳动教育有助于修复研究生的非智力短板。
3. 劳动教育有助于增强研究生的研究责任。
(二)劳动教育是高校突破研究生教育培养瓶颈的重要途径
1. 劳动教育有助于高校增强育人能力,丰富研究生培养载体平台。
2.劳动教育有助于高校纠正“五唯”的不良倾向。
3.劳动教育有助于高校提升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三)劳动教育是促进产学研有效结合的重要手段
1.劳动教育有助于推动高校研究人员对产业的支持。
2.劳动教育有助于加快高校研究成果的应用。
3.劳动教育有助于提高研究生对接产业能力。
二、着力研究生三全育人以劳育德体系机制建设
(一)明确研究生教育的育人根本任务
1.为国铸魂,涵养爱党爱国情怀。
2.完善人格,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3.授人以渔,引导学生生涯发展。
(二)厘清导师的学术权力范围
1.尊重导师的学术地位。
2.限定导师的权力边界。
3.保障研究生的以劳育德受教育权利。
(三)完善高校研究生劳动教育的评价机制
1.研究过程与研究结果并重。
2.服务社会与学术研究并重。
三、以三全育人理念实施研究生劳动教育
(一)高校院系对研究生劳动教育的科学系统设计规划
1.全员:多导师制的实施。
2.全过程:完善校内跨平台、跨条线的培养机制。
3.全方位:加强研究生劳动教育保障机制建设。
(二)拓宽劳动教育资源
1.积极开拓劳动教育新渠道。
2.鼓励并组织研究生校外实习实践。
(三)完善研究生以劳育德评价体系
1.进一步完善研究生导师评价机制。
2.科学设计研究生劳动教育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导学学术冲突的私权司法救济探析[J]. 季欣.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20(02)
[2]新工科背景下的“创意创新创造创业”体系的构建研究[J]. 李晓记,王冰. 教育教学论坛. 2019(20)
[3]育人与育才——探究如何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J]. 丁艺雪. 中国校外教育. 2019(12)
[4]研究生师生关系的异化困境及其伦理超越[J]. 郭友兵.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9(02)
[5]我国高校专利成果转化问题及对策研究[J]. 张静薇. 新西部. 2017(21)
本文编号:3155221
【文章来源】:高教论坛. 2020,(05)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研究生以劳育德体系建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一)劳动教育是弥合研究生导学矛盾的重要途径
1.劳动教育有助于纠正研究生对研究的认知偏差。
2. 劳动教育有助于修复研究生的非智力短板。
3. 劳动教育有助于增强研究生的研究责任。
(二)劳动教育是高校突破研究生教育培养瓶颈的重要途径
1. 劳动教育有助于高校增强育人能力,丰富研究生培养载体平台。
2.劳动教育有助于高校纠正“五唯”的不良倾向。
3.劳动教育有助于高校提升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三)劳动教育是促进产学研有效结合的重要手段
1.劳动教育有助于推动高校研究人员对产业的支持。
2.劳动教育有助于加快高校研究成果的应用。
3.劳动教育有助于提高研究生对接产业能力。
二、着力研究生三全育人以劳育德体系机制建设
(一)明确研究生教育的育人根本任务
1.为国铸魂,涵养爱党爱国情怀。
2.完善人格,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3.授人以渔,引导学生生涯发展。
(二)厘清导师的学术权力范围
1.尊重导师的学术地位。
2.限定导师的权力边界。
3.保障研究生的以劳育德受教育权利。
(三)完善高校研究生劳动教育的评价机制
1.研究过程与研究结果并重。
2.服务社会与学术研究并重。
三、以三全育人理念实施研究生劳动教育
(一)高校院系对研究生劳动教育的科学系统设计规划
1.全员:多导师制的实施。
2.全过程:完善校内跨平台、跨条线的培养机制。
3.全方位:加强研究生劳动教育保障机制建设。
(二)拓宽劳动教育资源
1.积极开拓劳动教育新渠道。
2.鼓励并组织研究生校外实习实践。
(三)完善研究生以劳育德评价体系
1.进一步完善研究生导师评价机制。
2.科学设计研究生劳动教育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导学学术冲突的私权司法救济探析[J]. 季欣.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20(02)
[2]新工科背景下的“创意创新创造创业”体系的构建研究[J]. 李晓记,王冰. 教育教学论坛. 2019(20)
[3]育人与育才——探究如何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J]. 丁艺雪. 中国校外教育. 2019(12)
[4]研究生师生关系的异化困境及其伦理超越[J]. 郭友兵.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9(02)
[5]我国高校专利成果转化问题及对策研究[J]. 张静薇. 新西部. 2017(21)
本文编号:31552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31552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