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应用培养目标,持续提升培养质量

发布时间:2021-06-20 16:03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以培养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为目标。通过完善应用型课程体系及其教学实用性内容,形成特色培养方向。坚持产学研用结合,提高实践能力为目的。以企业实践基地建设为基础,明确校内外导师的遴选办法。严格执行研究生进站实习制度,尤其强化培养过程管理,增强校内外导师职责。建立校内外培养沟通渠道,增进研究生研发积极性,持续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 

【文章来源】:高教学刊. 2019,(01)

【文章页数】:3 页

【部分图文】:

强化应用培养目标,持续提升培养质量


增强研究生描述问题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图1大数据、互联网+的社会需求,深入理解互联网、物联网是基础设施,大数据

研究生,互联网,问题处理,社会需求


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教学实施办法》,规定只能派遣专业型研究生进入到获得认定资质的实践基地实习。学校建立的实践基地涵盖多个学科,全校各专业(包括计算机专业)均可派遣研究生进入,院系建立的实践基地专业性强,只派遣相关专业(如计算机专业)研究生进入。以实践基地建设为基础,通过校内外导师共同承担的企业科研项目,研究生参与项目研发,校外导师以“师傅带徒弟”方式进行指导,快速提高研究生应用技能。校内导师积极参与,研究生理论水平也得到提升,而且所学理论知识在企业实习中也得到应用,增强研究生描述问题、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技能。这几年来,以大数据、云计算相关主题的论文选题逐年增多,适应社会信息发展需求,符合应用型培养目标。在实践基地期间,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研究生必须按照企业员工管理办法执行,如考勤、研发项目进度、工作汇报、绩效考评和业余活动等。通过校外导师、企业团队,研究生参与企业的各项社会活动,在思想、意识上感受企业文化氛围,研究生的思维和行为更接近社会现实。通过实践基地建设,构建产、学、研、用(应用)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平台,从培养机制上,确保研究深共培养质量的提高。四、加强培养过程管理,持续提高培养质量自2011年,明确遴选校内学术型和专业型研究生导师,2013年制定《关于评审研究生指导教师的实施办法》和《扩大研究生指导教师遴选范围及其评审办法》,并遴选专业型研究生校内和校外导师,明确执行校内外双导师共同指导专业型研究生。学院也配套出台《关于试行具有博士学位的讲师参与遴选硕士生导师的决定》和《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校内导师职责》,使得导师队伍建设更加具有实效性、可操作性。专业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专业学位研究生多元化协同培养模式探索[J]. 谢凌燕,张蓉,潘志宏.  创新与创业教育. 2016(06)
[2]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构建[J]. 李鹏.  继续教育研究. 2016(10)
[3]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中国人民大学“3G+6+2”专业学位研究生课堂教学模式探索[J]. 马胜利,申琪,常树旗,胡涛.  中国研究生. 2016(09)
[4]“众创时代”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模式优化研究[J]. 徐木兴.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6(06)
[5]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机制的构建[J]. 顾越桦,叶秉良.  教育评论. 2016(02)
[6]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 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J]. 王红,欧阳宗书,袁雯,洪流,王斌伟,龚旗煌,张伟,柯炳生,吕建.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6(01)
[7]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特性及其质量标准的学理探析[J]. 别敦荣.  研究生教育研究. 2013(03)
[8]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社会认同度测量维度研究——基于在读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视角[J]. 廖湘阳.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3(02)
[9]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过程管理与质量控制[J]. 张笑燕,宋茂强.  研究生教育研究. 2011(03)
[10]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跟踪研究思考[J]. 马永红,赵世奎,李晔.  研究生教育研究. 2011(01)



本文编号:32395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32395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d4a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