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模式研究——基于污染物控制理念转型背景下的探讨

发布时间:2021-07-04 04:38
  环保行业正面临着从单一的去除污染物为目标向能源化、资源化的方向进行革新转变,在此形势下,研究生作为未来环境保护技术层的决策人才,其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从保障机制、创新能力培养和实践能力提升三个层面,采取思想观念形成、课程优化、校内实践平台建设、校外产学研基地联合、科研创新氛围培育等具体措施,对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模式进行了构建,其推广应用还可有力促进我国高等院校高层次人才教育质量的提高。 

【文章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20,(29)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一、我国环境工程研究生培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培养理念相对落后,培养目标不适应可持续发展要求
    (二)全局观、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待提高
    (三)教师自身工程实践能力不足
    (四)培养计划不完善,缺乏工程实践锻炼
二、新背景下环境工程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
    (一)健全研究生污染物控制新理念培养的保障机制
        1. 环保理念的保障。
        2. 培养管理制度上的保障。
        3. 理论教学阶段的保障。
        4. 师资力量的保障。
    (二)污染物控制理念转型背景下环境工程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构建
        1. 专业特色实践教学平台和资源建设。
        2. 科创竞赛牵引能力训练类课程的开设。
        3. 鼓励创新科研项目的开展。
        4. 营造创新的科研氛围。
    (三)污染物控制理念转型背景下环境工程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模式构建
        1.“实践—理论—实践”课程体系的设置。
        2. 提倡实践培养方法。
        3. 强化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
        4. 利用校外优质资源,创建产学研校外实习基地。
三、培养模式创新点
    (一)实现了具有新污染物控制理念的高层次环境工程人才培养
    (二)以创新实践能力为目标的研究生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关于环境工程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思考[J]. 刘君娣,汪精海,马乐元.  西部素质教育. 2018(17)
[2]城市废水能源化与资源化处理技术进展[J]. 丁为俊,杜玉吉,丁江华,姚余善.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18(08)
[3]地方本科院校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现状与改革研究[J]. 江滔,唐琼,马旭光,杨孝容,常佳丽,韩耀霞.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8(08)
[4]环境工程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J]. 徐忠,李俊生,苏欣颖,夏至,黄丽坤.  教育教学论坛. 2018(26)
[5]丹麦和瑞典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调研报告[J]. 隋斌,孟海波,沈玉君,丁京涛,王健.  农业工程技术. 2018(02)
[6]“工程化、国际化”环境工程本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 符波,刘和,成小英,刘宏波.  教育教学论坛. 2017(46)



本文编号:32640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32640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fde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