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型大学理工科应用创新型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协同创新+人工智能”视角
发布时间:2021-09-03 16:30
理工科结合领域的创新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模式尤为重要,以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为主线,搭建协同创新+人工智能+理工科"三位一体"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框架,采用"项目式"理工科与人工智能融合领域实践教学体系,形成跨学科、跨行业的多元化导师团队的文化,有利于构建开放式校企联合研究生科研创新训练体系,形成以校企导师联合共建线上课程体系的搭建,提高研究生培养的质量。
【文章来源】:黑河学院学报. 2019,10(12)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一、国内外现状
二、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途径
1.协同创新+人工智能+理工科“三位一体”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框架的搭建
2.“项目式”理工科与人工智能融合领域实践教学体系的搭建
3.跨学科、跨行业的多元化导师团队的文化形成
4.开放式校企联合研究生科研创新训练体系的搭建
5.校企导师联合共建线上课程体系的搭建
三、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工科下创新方法学的MOOC课程改革[J]. 谢永利,王妍玮. 黑河学院学报. 2019(07)
[2]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和创新课程研究与实践[J]. 王妍玮,谢永利,宋玉玲. 科技创业月刊. 2018(08)
[3]校外教学实践基地对电子工程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探索[J]. 甄佳奇,杨杰,李彦超,王妍玮.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8(04)
[4]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TRIZ创新方法学的推广应用[J]. 谢永利,王妍玮.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18(03)
本文编号:3381461
【文章来源】:黑河学院学报. 2019,10(12)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一、国内外现状
二、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途径
1.协同创新+人工智能+理工科“三位一体”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框架的搭建
2.“项目式”理工科与人工智能融合领域实践教学体系的搭建
3.跨学科、跨行业的多元化导师团队的文化形成
4.开放式校企联合研究生科研创新训练体系的搭建
5.校企导师联合共建线上课程体系的搭建
三、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工科下创新方法学的MOOC课程改革[J]. 谢永利,王妍玮. 黑河学院学报. 2019(07)
[2]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和创新课程研究与实践[J]. 王妍玮,谢永利,宋玉玲. 科技创业月刊. 2018(08)
[3]校外教学实践基地对电子工程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探索[J]. 甄佳奇,杨杰,李彦超,王妍玮.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8(04)
[4]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TRIZ创新方法学的推广应用[J]. 谢永利,王妍玮.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18(03)
本文编号:33814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33814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