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校企联合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探讨

发布时间:2022-02-12 14:47
  针对传统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校企联合培养新模式,从培养目标联合制定、课程体系设置、课程教学模式、选题模式、实践教学基地、科研考核、论文指导与答辩七个方面展开讨论,运用理论研究、现状调查、信息统计等方法对校企联合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探究,并应用到江西理工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地理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实践应用表明在该模式下学生论文发表质量、答辩平均成绩、考博数等均有大幅提升,理论素养、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不断加强,研究生培养质量显著提高。 

【文章来源】: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19,39(03)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基于校企联合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探讨


图2三层结构课程体系

框架图,考核指标体系,框架


过程是量变的积累,要考虑研究生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综合因素。科研信息库里包括科研项目、学术成果、技术成果三个方面,评价指标可分为科研成果、科技论文、获得的专利,如论文可从发表的数量、发表的期刊,引用的次数来评价,科研项目可从数量、质量和获奖情况等多个方面来评价(见图4)。考核评价的结果可以反馈到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完善基于校企联合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13]。图3双导师制图4科研考核指标体系框架2.7论文指导与答辩模式在进行毕业设计或撰写论文过程中能有效培养研究生独立思考、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拥有较熟练的专业技能并可以独立进行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的复合型人才成为当今学科发展的现状和导向。论文写作过程中,企业导师针对论文写作过程中实践问题给予技能指导,校内导师则负责理论问题的学术指导。逐步形成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论文开题、中期检查、答辩及学位发放的运作模式:1)论文开题、中期检查:校企双方导师均参加,在高校或企业展开联合培养研究生的论文开题和中期检查。2)论文答辩:根据学校的要求程序,由校企双方导师参加,第三方专家或教授担任答辩委员会主席,在高校展开毕业论文的答辩工作。3)学位发放:学校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在学校展开颁发学位及学历证书等工作。归纳起来,基于校企联合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培养体系如表1所示。3应用实践2014年江西理工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地理学学科与江西省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广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校企联合的毕业设计指导模式改革初探[J]. 项炜.  现代计算机(专业版). 2017(34)
[2]“托利派”教学模式在研究生课程中的应用[J]. 陈奥,柯文山,彭宇,卢晓梅.  教育现代化. 2017(03)
[3]斯坦福大学高等教育学博士研究生课程体系特点及其启示[J]. 魏玉梅.  比较教育研究. 2015(06)
[4]测绘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讨[J]. 葛小三,张彦.  测绘科学. 2015(03)
[5]校企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现状及培养途径[J]. 郭晓斐,王玥,杜婕.  教育教学论坛. 2014(45)
[6]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 王新荣,李小海,龙泽明,李延斌.  中国电力教育. 2014(08)
[7]校企联合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J]. 范小红,许斌,马海龙.  教育教学论坛. 2013(41)
[8]建构主义视角下植物组织培养农业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 洪森荣.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11(03)
[9]基于科技创新人才信息平台数据挖掘的科研能力评价模型研究[J]. 吴小妹,陈敏玲,缪仁炳.  科技通报. 2011(01)
[10]嵌入式系统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 谢斌,任克强,钟文涛.  江西理工大学学报. 2010(02)

硕士论文
[1]职业能力导向下全日制农业硕士协同培养模式研究[D]. 陈敬平.广西大学 2017
[2]基于校企合作模式下的农科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问题研究[D]. 郭林.江西农业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6219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36219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5cd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