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生“导师选择模式”探析
发布时间:2022-07-12 09:55
我国研究生教育主要采用导师制(导师责任制)和教学式相结合的模式。对研究生来说导师是影响其今后学术发展的关键性人物,选择导师是研究生教育的关键环节。将导师的选择作为一个环节与硕士研究生招生录取的其他环节相结合,根据硕士研究生选择导师时间点的不同,可将我国从恢复研究生招生至今的硕士研究生的导师选择概括为以下三种模式:"学生初选,教师决定模式"、"统一分配模式"和"师生互选模式"。通过对三种模式进行深入分析,以期帮助研究生培养机构在了解各种模式优势与劣势的基础上,更加全面地把握每种模式,选择或创造更加契合自身情况的导师选择模式,进而实现研究生的高效培养。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报考时:“学生初选,教师决定”模式
(一)“学生初选,教师决定”模式的具体流程
(二)“学生初选,教师决定”模式的利弊分析
1.“学生初选,教师决定”模式之利
2.“学生初选,教师决定”模式之弊
二、复试时:“统一分配”模式
(一)“统一分配”模式的具体流程
(二)“统一分配”模式的利弊分析
1.“统一分配”模式之利
2.“统一分配”模式之弊
三、录取后:“师生互选”模式
(一)“师生互选”模式的具体流程
(二)“师生互选”模式的利弊分析
1.“师生互选”模式之利
2.“师生互选”模式之弊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构建研究生招生考试权力分配的动态平衡机制——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J]. 王欣. 湖北招生考试. 2017(02)
[2]研究生师生互选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 李志河,孙志伟.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5(19)
[3]硕士研究生报考过程中导师选择的博弈分析[J]. 刘引平. 金融经济. 2015(12)
[4]高校研究生师生互选存在的问题及模式创新[J]. 王星,马志强.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3)
[5]研究生新生选导师过程的伦理解读[J]. 王毅杰,谢培熙.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2(08)
[6]研究生与导师互选工作中的师生心态分析和矛盾协调[J]. 杨欣翥,钱晓东,孟建军,郭齐升.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1(03)
[7]研究生导师的工作性质与教育作用辨析[J]. 王青. 现代大学教育. 2008(03)
[8]研究生选择导师的影响因素分析[J]. 沈铨林,张大亮,刑以群.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5(10)
[9]研究生培养中“师生互选”的利与弊[J]. 郎益夫,刘文,王德荣,胡临智.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1993(04)
[10]浅议“师生互选”制[J]. 刘静,杜建毅.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1990(02)
本文编号:3658908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报考时:“学生初选,教师决定”模式
(一)“学生初选,教师决定”模式的具体流程
(二)“学生初选,教师决定”模式的利弊分析
1.“学生初选,教师决定”模式之利
2.“学生初选,教师决定”模式之弊
二、复试时:“统一分配”模式
(一)“统一分配”模式的具体流程
(二)“统一分配”模式的利弊分析
1.“统一分配”模式之利
2.“统一分配”模式之弊
三、录取后:“师生互选”模式
(一)“师生互选”模式的具体流程
(二)“师生互选”模式的利弊分析
1.“师生互选”模式之利
2.“师生互选”模式之弊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构建研究生招生考试权力分配的动态平衡机制——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J]. 王欣. 湖北招生考试. 2017(02)
[2]研究生师生互选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 李志河,孙志伟.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5(19)
[3]硕士研究生报考过程中导师选择的博弈分析[J]. 刘引平. 金融经济. 2015(12)
[4]高校研究生师生互选存在的问题及模式创新[J]. 王星,马志强.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3)
[5]研究生新生选导师过程的伦理解读[J]. 王毅杰,谢培熙.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2(08)
[6]研究生与导师互选工作中的师生心态分析和矛盾协调[J]. 杨欣翥,钱晓东,孟建军,郭齐升.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1(03)
[7]研究生导师的工作性质与教育作用辨析[J]. 王青. 现代大学教育. 2008(03)
[8]研究生选择导师的影响因素分析[J]. 沈铨林,张大亮,刑以群.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5(10)
[9]研究生培养中“师生互选”的利与弊[J]. 郎益夫,刘文,王德荣,胡临智.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1993(04)
[10]浅议“师生互选”制[J]. 刘静,杜建毅.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1990(02)
本文编号:36589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36589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