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学科(专业)生源的经管类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为例
发布时间:2023-01-25 21:29
跨学科(专业)生源研究生与本专业生源研究生在知识结构、能力特点、逻辑思维等方面有很大不同。文章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经济贸易学院、会计学院、商学院跨学科(专业)生源的硕士研究生(学术型)为例,在分析目前招生和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借鉴发达国家相关培养模式和经验,从七个方面提出了建立有我国(校)特色的跨学科(专业)生源硕士研究生(学术型)培养模式的具体建议。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跨学科 (专业) 生源研究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特点分析
(一) 数据
(二) 跨学科 (专业) 生源知识结构和能力特点分析
三、发达国家跨学科 (专业) 生源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借鉴
(一) 美国
(二) 英国
(三) 日本
四、我国目前跨学科 (专业) 生源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研究生学制年限不够完善———现大多数院校实行的2-2.5年的学制时间不够用
(二) 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没有兼顾本专业生源与跨学科 (专业) 生源的区别
(三) 跨学科 (专业) 研究生原专业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如何发挥其原专业比较优势, 培养复合型人才
(四) 导师配备无针对性———基本没有考虑到跨学科 (专业) 生源的特殊需求
(五) 培养院校的特色和研究生个体特长发挥不尽如人意
(六) 如何培养跨学科 (专业) 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创新能力与专业素养
五、探索建立适合我国 (校) 特色的跨学科 (专业) 生源研究生培养模式
(一) 国内很多院校和专家对跨学科 (专业) 生源的研究生培养进行过探索
(二) 就我校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而言, 面临如下几个主要问题
(三) 结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具体情况, 笔者认为, 我们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或落实相关措施, 来提升跨学科 (专业) 生源的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跨学科研究生核心能力及其培养途径——基于美国IGERT项目的分析[J]. 徐岚,陶涛,周笑南.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8(05)
[2]美国跨学科研究生教育组织形式与机制探究[J]. 焦磊,谢安邦. 中国高教研究. 2015(10)
[3]美国博士生跨学科培养的基本路径及其特征研究——以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为例[J]. 包水梅,魏玉梅. 中国高教研究. 2015(05)
[4]跨专业研究生学习适应性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以A地区“211工程”大学在校硕士研究生为例[J]. 熊勇清,陈江勇. 高教探索. 2011(03)
[5]跨专业与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差异化培养研究——基于对经济管理类专业研究生的问卷调查[J]. 何运信,李美中. 高等农业教育. 2010(01)
[6]美、日、英等发达国家大学学科建设的基本经验及其启示[J]. 颜建勇. 科技管理研究. 2009(10)
[7]借鉴国外跨学科合作经验 促进我国高校发展[J]. 叶桂芹,李红宇,张良平.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6(01)
本文编号:3731815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跨学科 (专业) 生源研究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特点分析
(一) 数据
(二) 跨学科 (专业) 生源知识结构和能力特点分析
三、发达国家跨学科 (专业) 生源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借鉴
(一) 美国
(二) 英国
(三) 日本
四、我国目前跨学科 (专业) 生源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研究生学制年限不够完善———现大多数院校实行的2-2.5年的学制时间不够用
(二) 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没有兼顾本专业生源与跨学科 (专业) 生源的区别
(三) 跨学科 (专业) 研究生原专业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如何发挥其原专业比较优势, 培养复合型人才
(四) 导师配备无针对性———基本没有考虑到跨学科 (专业) 生源的特殊需求
(五) 培养院校的特色和研究生个体特长发挥不尽如人意
(六) 如何培养跨学科 (专业) 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创新能力与专业素养
五、探索建立适合我国 (校) 特色的跨学科 (专业) 生源研究生培养模式
(一) 国内很多院校和专家对跨学科 (专业) 生源的研究生培养进行过探索
(二) 就我校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而言, 面临如下几个主要问题
(三) 结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具体情况, 笔者认为, 我们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或落实相关措施, 来提升跨学科 (专业) 生源的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跨学科研究生核心能力及其培养途径——基于美国IGERT项目的分析[J]. 徐岚,陶涛,周笑南.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8(05)
[2]美国跨学科研究生教育组织形式与机制探究[J]. 焦磊,谢安邦. 中国高教研究. 2015(10)
[3]美国博士生跨学科培养的基本路径及其特征研究——以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为例[J]. 包水梅,魏玉梅. 中国高教研究. 2015(05)
[4]跨专业研究生学习适应性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以A地区“211工程”大学在校硕士研究生为例[J]. 熊勇清,陈江勇. 高教探索. 2011(03)
[5]跨专业与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差异化培养研究——基于对经济管理类专业研究生的问卷调查[J]. 何运信,李美中. 高等农业教育. 2010(01)
[6]美、日、英等发达国家大学学科建设的基本经验及其启示[J]. 颜建勇. 科技管理研究. 2009(10)
[7]借鉴国外跨学科合作经验 促进我国高校发展[J]. 叶桂芹,李红宇,张良平.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6(01)
本文编号:37318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37318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