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两国博士生培养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25 08:08

  本文关键词:中美两国博士生培养比较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美国是世界上高等教育最发达的国家之一,也是培养博士生最多的国家,其博士生培养质量在许多学科上都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据1995年《美国教育统计文摘》报道,自20世纪70年代起美国每年授予的博士学位已达3.3万人,20世纪70年代至今已培养出60多万博士生。美国从1861年开始授予博士学位,在经历了100多年的发展后,已建立了完善的学位制度和成熟的培养体系,每年培养的大批高质量博士生对美国经济、科技、教育、军事的发展和保持综合国力世界领先地位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博士生教育的历史渊源流长,但现代意义上我国博士生的发展相对来说比较滞后,发展道路也曲折艰难,直自1981年国家实行学位制度以来其发展速度才有所提高,20世纪90年代至今,我国招收博士生数量是20世纪80年代的5倍多,表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但是从总体上看,由于我国博士生教育发展的时间较短,经验较少以及其他条件的限制,在博士生培养的理论和实践方面还存在种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研究运用文献法、比较法和访谈法等方法,从博士生教育的培养目标、入学选拔、培养内容、培养方式和教育评估等几方面入手,通过比较分析中、美两国在博士生培养上的异同,力图寻找出我国博士生培养方面的不足,并借鉴美国成功的经验,从而完善我国博士生的培养制度,为我国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培养出大量人才。
【关键词】:中国 美国 博士生 培养 比较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G643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第一部分 引言7-15
  • 一、问题的提出7-8
  • (一) 研究背景7
  • (二) 研究意义7-8
  • 二、文献综述8-13
  • (一) 国外研究综述8-9
  • (二) 国内研究综述9-13
  • 三、概念界定13-14
  • 四、研究方法14-15
  • (一) 文献法14
  • (二) 比较法14
  • (三) 访谈法14-15
  • 第二部分 中、美两国博士生培养的状况及比较研究15-29
  • 一、博士生培养目标的状况及比较15-17
  • (一) 中、美两国博士生培养目标的状况15-16
  • (二) 中、美两国博士生培养目标的比较16-17
  • 二、博士生入学选拔的状况及比较17-19
  • (一) 中、美两国博士生入学选拔的状况17-18
  • (二) 中、美两国博士生入学选拔的比较18-19
  • 三、博士生培养内容的状况及比较19-22
  • (一) 中、美两国博士生培养内容的状况19-21
  • (二) 中、美两国博士生培养内容的比较21-22
  • 四、博士生培养方式的状况及比较22-25
  • (一) 中、美两国博士生培养方式的状况22-24
  • (二) 中、美两国博士生培养方式的比较24-25
  • 五、博士生教育评估的状况及比较25-29
  • (一) 中、美两国博士生教育评估的状况25-27
  • (二) 中、美两国博士生教育评估的比较27-29
  • 第三部分 美国博士生培养对我国的启示29-33
  • 一、培养目标多元化29
  • 二、建立完善的博士生入学考试制度29-30
  • (一) 外语能力考试29-30
  • (二) 综合能力考试30
  • (三) 复试30
  • 三、提高博士生课程质量,,加强实践活动30-31
  • (一) 优化课程设置,提高课程质量30
  • (二) 建立完善的助教与助研制度30-31
  • 四、教学与指导的多样化31-32
  • (一) 教学方式不拘一格31
  • (二) 建立导师组,实现指导方式的多样化31-32
  • 五、完善教育评估32-33
  • (一) 大力发展学分制,放宽学制限制32
  • (二) 建立资格考试制度,引进“淘汰制”32
  • (三) 严把学位论文关32-33
  • 注释33-34
  • 参考文献34-37
  • 附录37-38
  • 致谢38-39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黄晓明;;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体制改革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13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卞玉筱;我国博士研究生延期完成学业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中美两国博士生培养比较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813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4813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bbb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