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研究生实施立德树人教育的策略研究
本文关键词:对研究生实施立德树人教育的策略研究
【摘要】:根据研究生及研究生教育的特点,立德树人教育的路径主要包括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建设、加强研究生的人文素养培育、探索在研究生阶段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多种途径和方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术文化实践活动、强化研究生导师的育人意识和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等五个方面。
【作者单位】: 苏州市职业大学教育与人文学院;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
【关键词】: 研究生立德树人教育 策略
【基金】: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重大招标课题(11JJD880020)
【分类号】:G643.1
【正文快照】: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思想意识形态领域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正是在这一社会背景之下,“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一重大课题成了人们必须面对和回答的问题。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立德树人”首次被正式确立为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英姿;;关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建设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8年09期
2 郭金明;审美教育:理工科研究生培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5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雪;;杜威的认识论对“二元论”的“克服”[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2 王莉;推己及人与角色扮演——道德意识的个体发生机制[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3 杨汉麟;李贤智;杨佳;;余家菊留英时期的教育活动与思想述评[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4 钱善刚;;身行据乱 心写太平——康有为家思想研究[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5 郑亚莉;;道德选择—主体性道德教育的内在诉求[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6 李卫东;;论幸福的社会属性[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7 吴先伍;理性与情感:亚里士多德与孟子伦理思想的差异[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8 杨汉麟;李贤智;杨佳;;余家菊留英时期的教育活动与思想[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9 蒲德祥;;幸福组织:概念、思想溯源及研究框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10 许卫刚;陈林;;“善”与“仁”:孔子和苏格拉底道德思想的共通之处[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其昌;;信托财产权制度的特质及其经济学分析[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高国希;;论个人品德[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3 晏辉;;论中国伦理学的三种形态[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4 张立华;;实践教学的理论基础及其现实选择[A];2010北京高教学会高职研究会学术年会“金商祺”杯优秀论文专辑[C];2010年
5 段会冬;;从农村城镇化看农村教育的目标定位问题[A];2009年首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我读《民主主义与教育》[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7 孙桂丽;;也谈教育学术人生——学术的人生是至高的幸福[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8 舒志定;;马克思教育思想的人文特质探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9 李劲松;;杜威教育目的观中的民主思想探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10 李学;容中逵;;论教育目的的生成性——基于杜威与怀特海的比较分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向海英;学前教育课程创生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郝进仕;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战略与战略管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刘义;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研究:概念、历史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靳宝;批判哲学的现象学批判[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刘自学;论政治哲学范式的演进[D];南开大学;2010年
8 张凤莲;马克思对西方政治思想传统的挑战[D];南开大学;2010年
9 刘颖;公民教育中的法制教育及其价值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10 金世余;我国中小学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丽颖;新课改背景下教师文化的重新理解与建构[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于海霞;主体间性视域下高校德育主体间矛盾的消解[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吕云涛;学校教育中不当惩罚问题探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罗珍资;基于生态学的大学生自主管理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刘笛;论道德义务不能成为不作为犯罪的义务来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曲盛男;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伦理思想探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7 郑艳艳;社会进步标准的当代阐释[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8 刘微;中古罗马天主教会经济伦理的嬗变[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焉晶;中小学校长变革型领导行为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泓砚;辽宁高职旅游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的问题及成因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勤勉治学 立德树人[J];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1期
2 程冠杰;;立德树人造就高素质人才[J];才智;2009年02期
3 万桂华;;以真善美的品格立德树人[J];教学与管理;2009年14期
4 张朋钊;;立德树人的现实途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年06期
5 朱哲;龚建设;;立德树人是教育之本——新疆乌鲁木齐市“立德树人”工作座谈会综述[J];人民教育;2011年Z2期
6 ;探索立德树人之路[J];中国德育;2011年07期
7 ;“立德树人·永远跟党走——2010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颁奖晚会”举行[J];高校辅导员;2011年03期
8 郑晓江;;“立德树人”与生命教育[J];思想理论教育;2012年24期
9 柯文进;;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J];北京教育(德育);2013年01期
10 高东;刘柳;;立德树人 为首都“绿色人才”培养保驾护航[J];北京教育(德育);201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怀玉;;教书育人“德”为先——有感于教育部长周济,谈“立德树人”[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2 刘翠珍;;经典滋润童年 书香溢满校园[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语文建设卷)[C];2013年
3 王娟;;抓好活动载体 促进全面发展[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七卷)[C];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韩丽梅;立德树人为本 促进教育公平[N];佳木斯日报;2013年
2 河南郑州科技学院党委书记、教授 岳修峰;立德树人重在培育“四种意识”[N];中国教育报;2013年
3 本报记者 解艳华;立德树人而非立才树人[N];人民政协报;2013年
4 记者 吴天祥;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 再创关心下一代工作新业绩[N];马鞍山日报;2013年
5 ;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中推进高校立德树人[N];联合时报;2013年
6 书法教育家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 欧阳中石;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N];中国教育报;2013年
7 贵州省兴义市敬南镇中学 李波;如何理解“立德树人”的含义[N];贵州民族报;2014年
8 记者 焦新;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N];中国教育报;2014年
9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 瞿振元;立德树人:大学理性的回归[N];光明日报;2014年
10 甘肃省教育厅厅长 党组书记 王嘉毅;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 坚决维护教育立德树人纯洁高地[N];甘肃日报;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赵蕾;立德树人理念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4年
2 潘靓;“德育”的另一种可能[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5601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5601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