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硕士研究生复试指标体系构建

发布时间:2017-07-27 09:28

  本文关键词: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硕士研究生复试指标体系构建


  更多相关文章: 人文社会科学 硕士研究生 复试 指标


【摘要】:硕士研究生招生恢复后很长一段时间,复试并没有得到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的重视,使复试没有达到进一步考核的目的。近十年来人们对素质教育与创新性人才培养的呼声越来越大。作为高层次人才培养的硕士研究生教育,更应走在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前端。从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的角度来看,硕士研究生招生应该注重复试。因此,自2003年以后,教育部对硕士研究生招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改革重点是加大复试的权重,扩大学校招生自主权,尤其是2006年《关于加强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的指导意见》的实施,使复试在硕士研究生招生中占有与初试同等地位。与此同时,学术界关于复试问题的讨论也越来越多。有的从宏观政策角度探讨高校与政府关系,有的从微观角度阐述复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也有少量学者从复试考核要素角度分析复试指标。诚然,这些研究对于我国研究生复试工作的不断完善无疑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但已有研究仅仅从“问题与对策”角度来研究复试,对于如何构建复试指标体系研究少之又少,对于体现学科特色的复试指标体系的研究几乎是空白。因此,笔者从人文社会学科学科特色出发,构建具有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特色的复试考核指标体系。 围绕着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硕士研究生复试指标体系的构建,重点运用访谈法、文献法等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展开研究,界定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生复试”、“指标体系”等核心概念,先确定人文社会科学硕士研究生复试指标体系构建的依据和原则,根据这些依据与原则逐步构建出人文社会科学硕士研究生复试的三级指标体系,并制定出人文社会科学硕士研究生复试指标体系的实施细则。 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硕士研究生复试考核指标体系的构建,其主体内容由“形成过程”、“内容释义”和“实施要点”等部分组成。在“形成过程”中,先明确人文社会科学硕士研究生复试指标体系确立的政策、学术、实证和学科依据,结合人文社会科学硕士研究生复试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与整体思路,形成了人文社会科学硕士研究生三级复试指标体系及其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在“内容释义”中,重点界定了人文社会科学硕士研究生三级复试指标体系构成因素的具体含义,根据依据对各指标赋予权重并进行等级划分;在“实施要点”中,勾画出人文社会科学硕士研究生复试指标体系诸如考核类型、主体、对象之类的适用范围,提出了操作中指标计算、数据采集等方面的可能存在的问题与规避。 笔者认为,人文社会科学复试考核指标体系由知识性指标、能力性指标和适应性指标构成。研究的主要特色有:(1)运用访谈法获得人文社会科学硕士研究生素质的第一手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分析、归类和整理,并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硕士研究生复试考核指标体系构建的实证依据。(2)从学科特色出发初步构建了人文社会科学硕士研究生复试考核指标体系,突破了以往关于问题——对策研究模式。
【关键词】:人文社会科学 硕士研究生 复试 指标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G643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1
  • 第1章 绪论11-20
  • 1.1 选题目的11-12
  • 1.2 选题意义12-13
  • 1.2.1 理论意义12-13
  • 1.2.2 现实意义13
  • 1.3 文献综述13-19
  • 1.3.1 相关概念界定13-14
  • 1.3.2 关于复试问题的研究现状14-16
  • 1.3.3 国内外关于教育评价的研究16-18
  • 1.3.4 简要评价18-19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19-20
  • 1.4.1 论文的研究方法19
  • 1.4.2 论文的创新点19-20
  • 第2章 人文社科硕士研究生复试指标体系的设计与框架20-36
  • 2.1 人文社科硕士研究生复试指标体系的设计依据20-29
  • 2.1.1 人文社科硕士研究生复试指标体系设计的政策依据20-21
  • 2.1.2 人文社科硕士研究生复试指标体系设计的学理依据21-25
  • 2.1.3 人文社科硕士研究生复试指标体系设计的实证依据25-27
  • 2.1.4 人文社科硕士研究生复试指标体系设计的学科依据27-29
  • 2.2 人文社科硕士研究生复试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与思路29-31
  • 2.2.1 人文社科硕士研究生复试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29-30
  • 2.2.2 人文社科复试指标体系设计的思路30-31
  • 2.3 人文社科类硕士研究生复试指标体系的框架31-36
  • 2.3.1 人文社科硕士研究生复试考核指标体系的构成要素31-34
  • 2.3.2 人文社科硕士研究生复试指标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34-36
  • 第3章 我国人文社科硕士研究生复试指标体系的内容释义36-43
  • 3.1 人文社会科学硕士研究生复试指标体系的构成成份36-39
  • 3.1.1 知识性指标(A1)指标的构成36-37
  • 3.1.2 能力性指标(A2)指标的构成37
  • 3.1.3 适应性指标(A3)的构成37-39
  • 3.2 人文社科硕士研究生复试指标体系的权重及等级标准39-43
  • 3.2.1 人文社科类硕士研究生复核指标体系的权重设置39-40
  • 3.2.2 人文社科类硕士研究生复试指标体系等级划分40-43
  • 第4章 我国人文社科硕士研究生复试指标体系的实施43-47
  • 4.1 复试考核指标体系的适用范围43-44
  • 4.1.1 适用评价主体43
  • 4.1.2 适用评价客体43-44
  • 4.1.3 适用评价类型44
  • 4.2 复试指标体系的具体操作44-45
  • 4.2.1 指标的计算方法44
  • 4.2.2 数据采集的建议44-45
  • 4.2.3 指标的操作建议45
  • 4.3 复试指标体系实施中的可能问题与规避45-47
  • 4.3.1 可能遇到的问题45-46
  • 4.3.2 解决方法46-47
  • 第5章 结论47-48
  • 参考文献48-51
  • 致谢51-52
  • 作者简介52-53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著及获奖情况5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静;;试论教育评价的目标[J];爱满天下;2006年02期

2 刘洪珊;赵姝明;;保证硕士研究生复试科学有效的模式设计[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S1期

3 葛敬豪;肖欣伟;刘立新;;论我国的教育评价模式[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4 朱少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特征及其对学术评价的影响[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5 白榕;AHP法在研究生复试质量保障体系中的应用[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6 蔡志华;张俊沧;汪亮;李鹏;;做好研究生复试工作的几点思考[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5年S1期

7 吕娟妃;李梅;严海军;;试析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改革[J];高等农业教育;2007年07期

8 曹蔚;李碧梅;赵建青;;浅析硕士研究生复试方法[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年14期

9 翟亚军,刘焱;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机制探析[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10 徐淼;;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标准化指标体系设计研究[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谭旭红;现代人才素质测评系统设计与实施[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1年

2 代玉美;理工科研究生综合素质测评指标体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3 曹颖颐;大学生创新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5807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5807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635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