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日法四国博士培养策略及对我国的启示
本文关键词:英美日法四国博士培养策略及对我国的启示
【摘要】:提升博士培养质量是实现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步骤,也是新时期维护大国地位的战略举措。不可否认的是,在博士生培养上我国与世界发达国家仍然存在很大差距,它们的许多经验做法值得借鉴。本文从博士招生、培养模式、经济资助、博士论文评审等角度对英美日法四国的经验做法进行了阐述,并结合我国博士培养的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作者单位】: 海南大学规划处;
【关键词】: 发达国家 博士培养 启示
【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课题“美国州政府与公立高校间契约型管理模式研究”,项目编号:CDA110114
【分类号】:G643
【正文快照】: 一、引言我国博士生教育相比西方发达国家起步比较晚,但是在短短的30多年里取得了飞跃的发展,无论是博士生招生数量和被授予博士学位的人数都呈快速增长。可这种高速增长态势也带来的负面效应,“大跃进”、“泡沫化”的批评都直接指向了博士生质量。“论文剽窃”、“重复研究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旭红;;高校教学秘书专业素质的培养[J];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2 郝明君;王光明;;人文社科专业研究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年09期
3 薛建明;;大学生科技创新素质的结构及培养策略[J];中国市场;2008年44期
4 王煜;;如何继续发扬诚信精神[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09年02期
5 赵艳红;张海钰;;女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现状与培养策略[J];改革与开放;2009年04期
6 宋云娟;;文科学生信息素养及培养策略初探[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0年12期
7 毛连泽;邵贵文;;大众教育背景下的创新人才培养探析[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年01期
8 邹定辉;高涵;;基于积极心理学理念的高校学生干部培养策略[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08期
9 韦慧;;论大学生道德人格及其培养[J];前沿;2011年10期
10 刘秉权;吕子燕;;在研究生中培养拔尖人才探析[J];教育探索;2011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第一节 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A];“高教强省”探索与实践——高教科研2008[C];2009年
2 ;中国高等工程教育[A];2005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李文岗;徐琳;;以市场引导我省美术人才的培养与就业[A];河北省第四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9年
4 朱卫东;张少波;杨洪涛;贾晓静;;对能力培养的一点认识[A];教育部中南地区高等学校电子电气基础课教学研究会第二十届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上册)[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记者 韩晓玲、通讯员 李灿华、李杏;两岸学者在汉共商大学生培养策略[N];湖北日报;2006年
2 贾泽露 刘耀林;市场需求与GIS教学[N];中国测绘报;2006年
3 杨亚庚 刘海鸥;长师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N];吉林日报;2006年
4 曾东君;民族企业的教育缺位[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徐莉丽;从学生到“十佳”安检员[N];成都日报;2009年
6 记者 李白蕾;团市委系列活动助大学生就业[N];福州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宁;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发展:目标层次、影响因素与培养策略[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牛婷婷;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视觉素养的培养[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毕甸;高师院校师范生沟通技能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3 黄快生;人本思想下青年骨干教师忠诚度培养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4 官敏;师范生信息素养的评价与培养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王艳博;大学生信息素养的现状及培育途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6 黄力力;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师范生信息素养培养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贾翠;网络环境下基于认知弹性理论的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肖红伟;地方高校大学生创业能力现状调查及其培养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王建华;当代大学生道德情感培养[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10 高祥华;基于池州地方特色文化的大学生媒介素养培养策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6521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6521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