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制度障碍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0 22:07
本文关键词: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制度障碍研究
【摘要】:上世纪末以来,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迅猛,地方高校参与研究生教育的高校数、学位点数、研究生规模也快速增长,但在这些外延发展的数量背后,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却存在着从招生到就业的全方位困境,这些困境涉及的是研究生教育结构、效益、质量的内涵发展问题,如果不认真对待并解决这些问题,数量大、分布广、差异性明显、与区域经济文化发展密切相关的地方高校的研究生教育将面临更大的困境,严重的甚至会危及存亡。了解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探究问题背后的根本原因,对于促进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多样化发展是非常必要的。在高等教育研究中,以地方高校或研究生教育为研究对象的专著和论文不少,但大多都集中在现象层面或宏观层面,关注引起问题的制度因素以及制度背后的原因的研究不多。然而,制度应是高等教育研究中的核心变量,尤其是在发展、转型的关键期,制度甚至就是发展本身。 本研究的核心概念是“制度”,采用的是美国经济史学家诺思的定义,即制度是一个社会的博弈规则,是一些人为设计的、型塑人们互动关系的约束,包括正式法规、非正式约束和制度实施机制。本研究中的研究生教育制度是指与研究生教育有关的管理体制、正式法规、非正式约束和制度实施机制。 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以我国地方高校的研究生教育为研究对象,以制度为核心变量,从制度主义的理论视角透视影响我国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差异化发展的制度形成和僵化的原因。本研究从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历程和现实状况切入,推演出对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差异性期待;通过分析实地考察、访谈、问卷等途径收集到的资料,暴露出导致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趋同性发展的现实问题;随后运用文本分析法和制度主义理论探析导致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趋同发展的制度体系及其背后的原因,并从三个层次的地方高校中各选取一所进行案例剖析和比较,用微观层面的数据验证和充实整个分析框架;最后在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尝试提出促进研究生教育多样化发展的制度变迁路径。 本研究围绕着对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差异性期待和制度的趋同性导向之间的矛盾进行。本研究的立论基础是:我国地方高校的大量出现是在1995-2000年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全面改革时期,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在规模上获得大发展是在1999年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以后,而我国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制度基本框架和核心制度体系的确立却是在1997年以前,这一制度体系是以部(委)属高校为蓝本、以培养学术精英型人才为目标制定的,制度体系是一元化、精英式的,其导向是趋同的,与我国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的差异性期待之间存在着深刻的矛盾。 为廓清差异性期待的内涵,本研究在分析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历程、发展现状、管理体制等与部(委)属高校存在着现实差异性的基础上,提出:差异性是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理性期待。在差异性的角色定位方面,政府希望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成为研究生教育区域布局均衡化的主角,同时充当研究生培养机构类型均衡化的主体、培养开发应用型研究生的主体和实现硕士生教育去精英化的主体。在差异性的价值期待方面,本研究认为,地方高校应具有差异性的文化价值、政治价值和经济价值,这些差异性的价值期待是研究生教育的普遍价值与本区域文化、政治和经济需求的结合。 然而,对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的差异性期待并没有导致实践中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的差异化发展,这种理想期待与现实表现的反差是由于各级政府对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的差异性角色定位缺乏强制性,政府和市场也没有按照差异性角色定位和差异性价值期待配置教育资源所造成的,因为,为了获得资源,地方高校不得不在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学科建设、导师遴选、招考标准、培养模式等各个方面向部(委)属高校看齐,导致现实与差异性期待的偏离和与部(委)属高校的发展趋同。 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的发展与部(委)属高校趋同,既有自身的主观原因,也有制度的客观因素,但归根到底,主观原因也是由制度的客观因素引起的,即制度是导致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发展趋同最根本的因素。本研究在梳理我国主要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制度的基础上,指出:导致地方高校选择趋同发展道路、影响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差异化发展的制度因素包括:名为三级管理实为中央集权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体制;国家主导并统一制定的、以科学学位为主的一元化的学位制度;产生于精英教育时期、主要以部(委)属高校为蓝本的精英式的研究生教育制度;与一元化和精英式制度配套的制度实施机制。 制度是影响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差异化发展的根本原因,但使这些制度产生并得以延续的并不是制度本身,对于制度背后深嵌的原因,本研究从制度主义理论视角进行了探寻。本研究指出:我国文化传统中源远流长的大一统思想、精英主义的价值取向、重学轻术的观念等非正式约束的存在及其制度化是使现有研究生教育制度体系形成并得以延续的文化传统因素;路径依赖的存在既能解释中央政府对一元化、精英式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制度的固守,也能解释省级政府权力虚置从而移植中央政府的制度体系,还能解释地方高校攀高求大地模仿部(委)属高校的行为,即路径依赖导致了一元化、精英式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制度在各个层面的僵化,进而使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制度体系陷入了低效循环;制度成本的压力将制度障碍扩展到制度的实施机制中,使得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多样化制度、分类分层办学制度、独立的专业学位制度、对应用性学科研究生教育的倡导制度等均难以实施。 本研究的重点是发现、分析对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的发展产生趋同导向的制度因素,并透视深嵌于制度背后的原因。透视是为了改进,在层层追溯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我国研究生教育多样化发展的制度变迁路径。对于未来的制度体系,本研究指出:应从中央政府、省级政府和高校自身三个层面进行制度变迁,特别是中央层面的制度变迁,应建立与国家学位并存的高校学位、改变专业学位的依附地位、扩大学科建设的覆盖面、引导实施研究生教育分层发展机制、引导建立和实施研究生分类培养机制。中观层面则主要是落实省级政府的统筹权,微观层面主要是加强本校研究生教育制度的特色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只有实施促进研究生教育多样化发展的制度变迁,才能为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的差异化发展创造必要的制度环境,使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总体水平得到提升,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和区域经济的繁荣发展提供多样化的人才储备和智力支持。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 地方高校 制度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G643
【目录】:
- 摘要4-7
- Abstract7-12
- 1 绪论12-39
- 1.1 问题的提出12-22
- 1.2 研究的意义22-23
- 1.3 基本概念界定23-25
- 1.4 文献综述25-35
- 1.5 研究设计35-39
- 2 差异性: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理性期待39-77
- 2.1 历史已然: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发展源流的差异性39-49
- 2.2 当下实然(一):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发展现状的差异性49-59
- 2.3 当下实然(二):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管理体制的差异性59-60
- 2.4 未来应然: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角色定位的差异性60-66
- 2.5 发展必然: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价值期待的差异性66-77
- 3 趋同性: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的现实问题77-94
- 3.1 趋同的培养目标77-80
- 3.2 趋同的学科结构80-85
- 3.3 趋同的研究生导师遴选条件要求85-86
- 3.4 趋同的研究生招考标准86-87
- 3.5 趋同的研究生教育资源获取渠道87-90
- 3.6 趋同的研究生培养模式90-94
- 4 趋同导向:阻碍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差异化发展的制度因素94-149
- 4.1 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制度概述96-98
- 4.2 名为三级管理实为中央集权的研究生教育管理体制98-109
- 4.3 精英式的研究生教育制度设计及其构成109-125
- 4.4 一元化的学位制度设计及其构成125-136
- 4.5 不健全的制度实施机制136-143
- 4.6 路径依赖:对趋同导向制度因素的全方位解释143-149
- 5 案例分析149-185
- 5.1 A校:上升型149-163
- 5.2 B校:维持型163-174
- 5.3 C校:徘徊型174-185
- 6 多样性:研究生教育制度变迁路径185-193
- 6.1 中央层面的宏观制度变迁路径185-188
- 6.2 省级层面的中观制度变迁路径188-190
- 6.3 高校层面的微观制度变迁路径190-193
- 7 结语193-198
- 7.1 本研究的立论基础194
- 7.2 本研究的基本结论194-195
- 7.3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195-196
- 7.4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196-198
- 后记198-201
- 参考文献201-216
- 附录1 本人研究成果216-217
- 附录2 三种调查问卷217-224
- 附录3 十次授权审核中的地方高校名单224-229
- 附录4 地方高校研究生培养机构状态数据表229-245
- 附录5 部(委)属高校研究生培养机构状态数据表245-248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袁冶;引进人才在黑龙江高校发展中作用发挥的影响因素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6528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6528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