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的研究生招生问题探析
本文关键词: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的研究生招生问题探析
【摘要】:目前,高校研究生招生过程中存在诸多信息不对称现象,它会造成学生和学校的逆向选择及败德行为。为了降低信息不对称在高校研究生招生过程中的影响,需要教育主管部门、高校和考生共同努力规避信息不对称,如提前下达招生计划、实施招考分离制度、完善信息公开制度等。
【作者单位】: 南京财经大学研究生处;
【关键词】: 信息不对称 逆向选择 败德行为 研究生招生
【分类号】:G643
【正文快照】: 研究生招生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前提和基础。研究生招生的顺利实施与公平公正,关系到考生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获取及时、有效和充分的研究生招生信息,对于考生至关重要。但是,在当前的研究生招生过程中存在着诸多信息不对称现象。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肖俊茹;;信息不对称理论视野下的高校招生欺诈现象[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2 覃红霞;;研究生招生考试改革中的价值选择[J];江苏高教;2008年01期
3 江莹;试论研究生招考分离制度[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5年08期
4 辛琳;信息不对称理论研究[J];嘉兴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5 王康平;张亚群;郭如梅;;学术型文科硕士生招生考试改革探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涂俊才;李名家;秦发兰;汪华;;美国农科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与启示[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19期
2 屈波;郝春艳;;信息不对称理论与企业信息资源管理[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3 陈婧;;网络传播中伦理问题的矛盾论视角[J];图书与情报;2007年03期
4 杨春华;;投资者关系管理的博弈分析[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6年07期
5 米红;李小娃;;研究生招生考试报考中的“偏好误识”分析——基于公共部门理论的视角[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6 李建明,李建强;论警务信息不对称[J];公安教育;2003年10期
7 张阳;;农村信息服务中信息不对称及治理[J];贵州农业科学;2009年09期
8 赵亮;;我国硕士研究生招考制度现状分析与改革刍议[J];改革与开放;2010年16期
9 莫靖林;陈玺伊;;信息不对称下高校人才聘用策略分析[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S1期
10 王义龙;;信息不对称与农民工培训关系的研究[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徐渊洪;;信息不对称下医患信任的缺损与重构[A];2004年中华医院管理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家鹏;蔬菜种植户产销环节纵向协作与质量控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2 罗敏;基于资源配置的研究生招生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周园;企业成本会计准则构建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4 周小斌;中国农业信贷市场的运行机制与绩效[D];中国农业大学;2003年
5 吕志轩;农业清洁生产的经济学分析[D];山东农业大学;2005年
6 向鹏成;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7 陈立平;农村信息服务途径和模式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8 母小曼;我国土地收购储备的运行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9 孟洁;中国研究生招生制度变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家f ;Agent系统构建与交互关键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芳;和田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运行模式与机制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2 叶楠;论我国劳动知情权保障机制的建立与完善[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3 李美华;教育公平视角下的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4 李成娟;食品质量安全信息不对称问题及法律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黄扬杰;论上市公司收购的中小股东利益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6 惠千顺;效率视角下的高速公路运营体制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7 闫国花;研究生招生“专业课统考”的政策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8 黄潇敏;模糊价格歧视问题及应用[D];天津大学;2010年
9 苗建丽;论学术创新型硕士研究生招考制度改革[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10 李志国;建筑工程担保风险预警机制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杭间;有关“陈丹青”的误会[J];读书;2005年12期
2 嵇小怡;;信息不对称理论与我国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完善[J];大众科技;2006年03期
3 仵志忠;信息不对称理论及其经济学意义[J];经济学动态;1997年01期
4 乌家培;信息经济学[J];经济学动态;1997年08期
5 江世银;论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消费信贷市场[J];经济研究;2000年06期
6 刘海峰;高考改革中的公平与效率问题[J];教育研究;2002年12期
7 杨支柱;研究生招生应当废除面试[J];社会科学论坛;2004年09期
8 万爱莲;;高校招生寻租现象及其对策[J];文教资料;2006年15期
9 尹晓敏;高校招生信息公开制度研究[J];现代教育论丛;2005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承伟;杨青飞;;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分析与对策[J];现代企业教育;2007年10期
2 姜雪;;国家助学贷款两难问题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09年04期
3 郭宏;;高校财务管理中的信息不对称控制研究[J];会计之友(中旬刊);2009年10期
4 杨长青;;不对称信息与高校教师评价体系发展[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年05期
5 党登峰;;信息不对称——大学生就业难的症结分析[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8年S1期
6 杨公安;张学敏;;免费师范生教育中的委托—代理问题及激励约束机制[J];教育与经济;2010年02期
7 曾之光,沈士仓;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及其对策[J];人口与经济;2003年06期
8 李萌;高校制度改革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2年04期
9 明兴建;高善生;;中国国家助学贷款两难问题的信息不对称范式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10 杨美成;;高校专利成果转化过程中的“逆向选择”问题及对策研究[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元伟;;国家助学贷款的校际差异性分析——来自上海部分高校的经验证据[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2 张爱秀;;契约论视角下研究生和导师关系研究[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3 贾云鹏;;不均衡的博弈——论高等教育中供求双方权利和义务的不对等[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二)[C];2004年
4 王宁;刘玉萍;王桂伟;甄良;;加强我校研究生招生网站的建设[A];高教改革研究与实践(下册)——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5 刘建峰;;艺术院校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初探[A];和谐高考 阳光招生——《高校招生》杂志理论研究专辑[C];2006年
6 徐延利;王玲玲;刘丹;;信息不对称条件下高校科研人员激励契约的设计与分析[A];第十二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贾云鹏;刘青秀;;我国研究生教育资源地域分布特点评析——基于省际视角的考察[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马佳宏;谭涛;;研究生个人教育投资风险的形成与防范[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鲍威;吴宇川;;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推进及其成效的实证分析[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王立源;;河北省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完善与创新[A];第五届河北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万学·海文第一事业部总监 吴本文;“同等学力”报考硕士:政策在不断放宽[N];中国教育报;2007年
2 早报评论专栏作者 王晓渔;研究生学制为何“朝三暮二”[N];东方早报;2007年
3 仝静海;我省16所省属院校今年录取研究生8427人[N];河北日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徐敏;考研升温,教改如何升温[N];解放日报;2010年
5 记者 金柯;导师让研究生代课,,取消资格[N];解放日报;2005年
6 记者 冯华;做好研招工作稳步推进改革[N];中国教育报;2006年
7 记者 姜乃强 刘宁;教育部首次发文规范研究生复试工作[N];中国教育报;2006年
8 记者 李陈续 通讯员 杨保国;中国科大研究生招生酝酿重大改革[N];光明日报;2006年
9 施芳;考研热因何降温[N];人民日报;2007年
10 赵学敏;研究生招生实行重大改革复试成绩占总成绩30%-50%[N];人民政协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罗敏;基于资源配置的研究生招生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陈建国;国家助学贷款相关主体行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娜;基于模式选择的高校技术转移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6年
2 刘丽莎;我国大学生就业市场失灵问题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3 唐力翔;委托—代理理论与我国公立高校代理人的激励约束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4 陈康康;高校与学生不完全契约关系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5 杨绍志;改革开放30年我国研究生招生制度演变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6 闫国花;研究生招生“专业课统考”的政策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7 徐厚礼;研究生招生制度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8 牛春艳;中美硕士研究生招生制度比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李华静;硕士生招生有关因素与学位论文质量关系的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10 吕丹枫;战略规划理论指导下的理工科研究生招生资源配置新模式初探[D];浙江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6771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6771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