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研究生教育规模扩展研究
本文关键词:日本研究生教育规模扩展研究
【摘要】:日本是一个高等教育大国,但是研究生教育却一直是高等教育的薄弱环节。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日本的研究生教育无论是在教学质量还是教育规模上都存有一定差距。为了发展研究生教育,日本政府在扩大研究生教育规模上加大了力度,从研究生院、研究生院与社会科研机构、以及国内与国际等多角度全方位地出发,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拓展。 日本政府首先改革现有研究生院的教育制度,通过实施社会人员特别选拔制度,以及扩充研究生院的类型,改善研究生教育的教学环境,设立了弹性化教育政策,使研究生教育向多样化方向发展。同时,日本不断加强研究生院与企业界及社会科研机构的合作,探索出研究生联合培养的新模式。另外,在教育全球化的背景下,日本还将研究生教育向国际社会扩展,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政策,将研究生教育与国际接轨,这样不仅提升了研究生教育水平,同时扩大了日本研究生教育在国际社会的影响。本文在分析日本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历程、实施研究生教育规模扩展的背景以及实施状况的基础上,总结出日本研究生教育在规模扩展中的经验及不足,并籍此对我国的研究生教育提出可供借鉴的启示。
【关键词】:日本 研究生教育 规模 扩展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G643
【目录】:
- 前言9-14
- 第1章 日本研究生教育规模发展的历史进程14-23
- 1.1 起步阶段:1886 年——20 世纪40 年代前期14-16
- 1.1.1 研究生院的创设14-15
- 1.1.2 起步阶段的特点15-16
- 1.2 稳步发展时期:20 世纪40 年代中期—20 世纪80 年代末期16-17
- 1.2.1 新制研究生院的创建16-17
- 1.2.2 稳步发展时期的特点17
- 1.3 规模扩展时期:20 世纪90 年代初至今17-23
- 1.3.1 研究生教育政策的调整18-19
- 1.3.2 规模扩展时期的特点19-23
- 第2章 日本研究生教育规模扩展的背景分析23-30
- 2.1 经济背景:知识经济社会的催化23-24
- 2.1.1 知识经济引起人才模式的改变23
- 2.1.2 知识经济推动雇佣制度的调整23-24
- 2.2 政治背景: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需要24-27
- 2.2.1 谋求政治大国地位24-25
- 2.2.2 缩小教育规模差距25-27
- 2.3 社会背景:解决社会矛盾的途径27-28
- 2.3.1 少子化社会中教育规模的扩展27-28
- 2.3.2 成熟化社会中教育需求的增大28
- 2.4 教育背景:发展高等教育的必由之路28-30
- 2.4.1 高等教育普及化的推动28-29
- 2.4.2 终身学习化社会的构建29-30
- 第3章 日本研究生教育规模扩展的措施30-45
- 3.1 研究生院教育规模的扩大30-37
- 3.1.1 扩大社会生源:实施特别选拔制度30-33
- 3.1.2 扩充学校类型:研究生院的多样化33-37
- 3.1.3 增强服务机能:开设公开讲座37
- 3.2 产学联合教育规模的扩展37-41
- 3.2.1 招收企业委培研究生38
- 3.2.2 设置产学联合研究生院38-41
- 3.3 研究生教育向国际社会的延伸41-45
- 3.3.1 吸引海外留学生41-43
- 3.3.2 拓展国际研究生教育43-45
- 第4章 日本研究生教育规模扩展的经验分析及发展趋势45-54
- 4.1 研究生教育在规模扩展中的经验45-49
- 4.1.1 政府主导与社会各界的参与45
- 4.1.2 规模发展与社会需求相平衡45-48
- 4.1.3 实施研究生院重点推进战略48-49
- 4.2 研究生教育在规模扩展中存在的问题49-50
- 4.2.1 生源多元化导致的管理难题49-50
- 4.2.2 规模发展与速度及质量的矛盾50
- 4.3 研究生教育规模的发展趋势50-54
- 4.3.1 稳步发展研究生教育规模50-51
- 4.3.2 继续推进国际研究生教育51-54
- 第5章 对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发展的启示54-60
- 5.1 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54-56
- 5.1.1 发展现状54-55
- 5.1.2 存在的问题55-56
- 5.2 对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发展的启示56-60
- 5.2.1 坚持规模与质量同步发展56-57
- 5.2.2 扩大专业研究生的教育规模57-58
- 5.2.3 采取多样化培养模式58-59
- 5.2.4 完善研究生就业服务体系59-60
- 参考文献60-63
- 致谢6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孟州;日本增强研究生教育活力的措施[J];比较教育研究;1993年02期
2 薛蔚;;积极开展研究生教育和学位制度的研究工作[J];中国高等教育;1983年10期
3 何学秋;论未来工科研究生教育发展模式[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4年05期
4 陆瑜,王士林,刘黎黎;应用学科研究生教育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几点思考[J];药学教育;1994年03期
5 江昌林,夏惠芳;试述国内外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与特点[J];煤炭高等教育;1995年01期
6 李会太,刘力军;中国会计研究生教育的成就、问题与发展方向[J];金融教学与研究;1997年06期
7 ;抓好研究生教育 培养高素质人才[J];领导决策信息;1998年24期
8 温卫东;研究生教育应适应知识经济的要求[J];江苏高教;1999年01期
9 余风盛;深化改革 提高质量把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推向一个新阶段——纪念湖北恢复研究生教育20 周年[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9年05期
10 高玲央,牛学胜;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199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E.F.FUENZALIDA;毛玉林;;发展模式与美国为发展中国家学生提供的研究生教育 八十年代的展望[A];第十四届国际草地会议论文集(下册)[C];1981年
2 赵德平;;研究生教育外部质量保障[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黄蓉生;;总序[A];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问题研究——重庆市研究生马克思主义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黄蓉生;;含弘论丛总序——走进新农村[A];走进新农村——西南大学研究生《含弘论丛》[C];2010年
5 李琅;何后军;黄波;;面向未来农业发展的经济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探讨[A];中国农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四届三次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6 杨院;;研究生院制度的国际比较新论[A];教育理念创新与建设高等教育强国——2010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10年
7 林晓光;周彦;;菅直人内阁的对外政策与日美、日中关系[A];中日关系史研究·2010年第4期(总第101期)[C];2010年
8 姜跃春;;“战略互惠”符合中日两国的长远利益[A];中日关系史研究·2011年第1期(总第102期)[C];2011年
9 冷绣锦;;浅析《关东州国家总动员令》的经济垄断策略[A];中日关系史研究·2010年第1期(总第98期)[C];2010年
10 吴学文;;外交之圣周恩来——学习科学发展观、重读“乒乓外交”史料的感受[A];中日关系史研究·2010年第4期(总第101期)[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小月;研究生教育“瓶颈”凸现[N];黑龙江日报;2004年
2 武书连;研究生教育缺乏竞争力,,弊端始于基础教育[N];21世纪经济报道;2003年
3 本报记者 王鸣琦;研究生教育如何面对扩招机遇[N];陕西日报;2002年
4 原教育部研究生司司长、原国务院学位办公室主任 吴本厦 口述 国务院学位办 欧百钢 整理 原教育部科技司巡视员 张酉水 原教育部高等学校教材办公室主任 沈友益 原教育部生产供应局局长 王民栋 原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 龙正中;深切缅怀黄辛白同志[N];中国教育报;2009年
5 周景勤;走出普通研究生教育的误区[N];中国企业报;2003年
6 ;研究生教育遭遇应试质疑[N];人民政协报;2004年
7 王斌泰;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N];新华日报;2002年
8 记者 彭东邋李凝;北大迎来研究生教育90年[N];科技日报;2007年
9 来茂德;今天该怎样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N];中国教育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高慧斌;研究生教育:何去何从?[N];辽宁日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志宏;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2 潘武玲;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缪园;基于学科的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文献情报中心);2003年
4 丁哲学;高层次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5 罗尧成;我国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仝利民;日本护理保险制度及其对上海的启示[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李世彬;中国高等院校研究生教育发展与对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8 智瑞芝;区域创新视角下的日本大学衍生企业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韩娜;中日中小企业基本政策法规比较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10 余峰;基于创新能力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晓佳;日本研究生教育规模扩展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2 王超峰;基于C/S、B/S三层构架的研究生管理信息系统(MIS)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化工大学;2002年
3 高艳玲;军事医学科学院在线教育系统的研建[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4年
4 王铁臣;创新人才培养与研究生教育体制改革[D];吉林大学;2004年
5 郑浩;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历史研究(1902~1998)[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6 安凤玲;中国农业科学院博士培养质量分析与建议[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7 栾旭;黑龙江省研究生教育满意度调查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8 张松;应用ISO9000族标准建立和实施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体系的探讨[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9 王文信;研究生能力建设的系统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2年
10 陈放;美国研究生教育中的人本思想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7096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7096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