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跨学科博士生培养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2 11:38
本文关键词:工学跨学科博士生培养模式研究
【摘要】:工学跨学科博士生教育是学科整体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适应国防、工业、资源等领域重大需求及问题复杂化的主要方式。哈尔滨工业大学作为全国知名理工类研究型大学,以传统院系为载体的工学博士生培养模式,不能有效适应工学学科发展及实践需求。 本论文以“工学跨学科博士生培养模式”为研究主题,首先对跨学科、工学跨学科及培养模式三个核心概念进行了辨析,总结出工学跨学科博士生培养模式知识网络化以及更具开放性、应用性、操作性、创新性、全面性的构建特点。选取系统论及建构主义理论作为理论工具,从系统整体性、开放性、稳定性以及学生学习自主性的认识出发,指导工学跨学科博士生培养模式的构建过程。同时,分析介绍了国外跨学科博士生培养现状,提炼了具有借鉴意义的经验启示。随后,通过开展实地调研及问卷调查,对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学跨学科博士生培养现状实施调查研究,从而提出了现存的问题和不足。最后,结合理论分析及国外经验启示,根据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学博士生培养模式存在的不足,并以尔滨工业大学为例,从培养目标、招生选拔、课程安排、科研训练、导师指导及质量监控六个方面,重构具有开放性及系统性特征的工学跨学科博士培养模式。以此,抽象概括出构建工学跨学科博士生培养模式的一般函数,并以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工程专业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方向为例,优化建立适应该学科领域发展的工学跨学科博士生培养模式。 跨学科自身的复杂性以及工学学科的特殊性,导致关于跨学科博士生培养以及工学博士生培养的研究始终缺乏交集。本论文通过对工学及跨学科概念、性质的把握,将研究视点聚焦在工学跨学科领域,对工学跨学科博士生培养进行细致的全过程分析,,从而构建出具有适应性的模式。
【关键词】:工学跨学科 培养模式 博士生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64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1章 绪论9-14
- 1.1 问题提出9
- 1.1.1 工业科技领域发展复杂化趋势的要求9
- 1.1.2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学跨学科博士生培养需求9
- 1.2 研究现状9-12
- 1.2.1 国外研究现状9-11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1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11-12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12-13
- 1.3.1 研究目的12
- 1.3.2 研究意义12-13
- 1.4 研究方法及论文结构框架13
- 1.4.1 研究方法13
- 1.4.2 论文结构框架13
- 1.5 本章小结13-14
- 第2章 理论分析与经验借鉴14-34
- 2.1 跨学科的相关概念界定14-15
- 2.1.1 学科的概念14
- 2.1.2 跨学科的概念14-15
- 2.2 培养模式的概念15-16
- 2.3 工学跨学科博士生培养的理论基础16-18
- 2.3.1 系统论16-17
- 2.3.2 建构主义理论17-18
- 2.4 国外跨学科博士生培养模式的经验及启示18-25
- 2.4.1 国外跨学科博士生培养模式的经验18-23
- 2.4.2 国外跨学科博士生培养模式的启示23-25
- 2.5 工学跨学科博士生培养模式构建的理论分析框架25-33
- 2.5.1 工学跨学科的概念25-26
- 2.5.2 工学跨学科培养模式的概念26-29
- 2.5.3 工学跨学科博士生培养模式的结构组织样式29-32
- 2.5.4 分析及优化工学跨学科博士生培养模式组成要素的理论基础32-33
- 2.6 本章小结33-34
- 第3章 H 大学工学跨学科博士生培养模式案例分析34-45
- 3.1 H 大学工学跨学科博士生培养模式现状概述34-35
- 3.1.1 H 大学博士生培养现状34
- 3.1.2 研究方法34-35
- 3.2 H 大学工学跨学科博士生培养目标的现状及特征35-36
- 3.3 H 大学工学跨学科博士生培养招生选拔的现状及特征36-37
- 3.4 H 大学工学跨学科博士生培养方式的现状及特征37-40
- 3.4.1 H 大学工学跨学科博士生培养课程安排的现状及特征37-38
- 3.4.2 H 大学工学跨学科博士生培养科研训练的现状及特征38-40
- 3.4.3 H 大学工学跨学科博士生培养导师指导的现状及特征40
- 3.5 H 大学工学跨学科博士生培养质量监控的现状及特征40-41
- 3.6 H 大学现行工学跨学科博士生培养模式的不足41-44
- 3.7 本章小结44-45
- 第4章 构建适应 H 大学工学跨学科博士生培养模式45-62
- 4.1 设置新型工学跨学科博士生培养目标45-47
- 4.2 建立新型工学跨学科博士生招生选拔方案47-48
- 4.3 形成新型工学跨学科博士生培养方式48-52
- 4.3.1 构造新型工学跨学科博士生课程体系48-50
- 4.3.2 组织新型工学跨学科博士生科研训练50-52
- 4.3.3 成立新型工学跨学科博士生导师联合指导小组52
- 4.4 完善新型工学跨学科博士生培养质量监控体系52-54
- 4.5 构建 H 大学工学跨学科博士生培养模式的操作范式及应用54-61
- 4.5.1 H 大学工学跨学科博士生培养模式的构建操作范式54-56
- 4.5.2 H 大学工学跨学科博士生培养模式的构建应用实列56-61
- 4.6 本章小结61-62
- 结论62-64
- 参考文献64-69
- 附录69-73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73-75
- 致谢7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元元;李正;林凤;;工科研究生教育模式改革的若干问题[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年05期
2 孙冬梅;李惠媛;;关于跨学科培养研究生的分析与思考[J];高等理科教育;2007年01期
3 张于贤;郭旭;于明;;一个适于我国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模型及其应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年22期
4 陈艾华;邹晓东;;日本研究型大学提升跨学科科研生产力的实践创新——以东京大学GSFS为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年05期
5 朱永林,姜晓冰,李坚,曹军;林科本科培养模式初探[J];黑龙江高教研究;1999年03期
6 张良;;高校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2年04期
7 秦嘉誉;;美国大学跨学科教育对我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启示[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11期
8 孟成民;;学科文化融合视角下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J];教育与职业;2013年08期
9 于博;;切面式教学法(AOT)及其在跨学科人才培养中的应用[J];金融教育研究;2013年06期
10 邬备民;俞立平;;跨学科背景下我国高等研究院的现状与趋势[J];情报杂志;2012年02期
本文编号:7189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7189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