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博士生教育需求的政策分析——基于二元需求的视角

发布时间:2017-09-27 19:18

  本文关键词:我国博士生教育需求的政策分析——基于二元需求的视角


  更多相关文章: “十三五”时期 博士生教育需求 调节机制 学术劳动力市场


【摘要】:博士生教育的需求分为对博士生的需求和对博士毕业生的需求两种类型。博士生是我国科研的重要力量,随着高校研发经费的快速增长,各博士培养单位都希望进一步扩大博士生招生名额。地方高校则希望通过扩大博士培养规模来提升学校的学术声誉和地位。从博士毕业生的需求来看,全国新增教师中录用研究生学历者的数量呈缓慢下降趋势,在全球化的学术劳动力市场中,"985"高校对国内应届博士毕业生的需求呈下降趋势,创新型企业的缺乏制约了其对博士毕业生的需求,其年均博士毕业生需求约为6000人。要化解博士生需求和博士毕业生需求的不一致性,必须建立起灵活的调节机制,同时为博士生就业提供更加宽广的出口,包括扩大博士后、专职科研工作者的规模,引导博士毕业生到企业就业,等等。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武汉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十三五”时期 博士生教育需求 调节机制 学术劳动力市场
【基金】:201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博士生学术社会化过程研究”(71673005) 2015年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重点课题“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主动服务需求的调控机制研究”(2015Y0304)
【分类号】:G643
【正文快照】: 一、导言博士生教育居于我国国民教育体系的顶端,承担着科学研究和创新性人才培养的双重“重要使命”,对国家竞争力产生着持久和深远影响。近年来,由于学科水平竞争日益激烈、研究经费不断增加、博士生导师队伍规模不断扩大,各培养单位对博士生招生名额一直保持着旺盛的需求,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华铭;博士生导师访谈——访胡壮麟教授[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年06期

2 陈学飞;警惕博士生教育中的“学位工厂”现象[J];中国高等教育;2000年18期

3 杨巍然;创新是博士生教育的核心[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4 周春华;创新能力培养:中西方博士生教育之比较[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5 杨巍然;创新是博士生教育的核心[J];中国地质教育;2001年02期

6 黄启兵,关宏;对博士生扩招的反思[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年01期

7 王殿元,马士军;博士生课程改革初探[J];辽宁教育研究;2002年02期

8 海波;我国博士生教育的“危”点[J];华夏文化;2003年01期

9 范洪义;我从博士生教育中获得的收益[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3年11期

10 嘉晨;首届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隆重举行[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3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程秋;袁重胜;方传龙;;注重创新能力培养 提高博士生质量[A];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C];2002年

2 张其香;;博士生跨学科研究的求解——兼论跨学科研究的问题与障碍[A];2014首届“跨学科研究” 博士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4年

3 何嘉松;;博士生一对一因材施教的传承与实践[A];2013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主题P:高分子教育[C];2013年

4 吴启迪;;博士生教育在高等学校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A];回顾与展望——1983—2003年高教研究论文集[C];2003年

5 王立强;曹向群;严惠民;陆祖康;;光学工程的博士生教育实践与研讨[A];中国光学学会2006年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6 陈俊钦;;我国体育学博士生学位论文选题分析[A];首届中国体育博士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程美东;“博士生不是考试生”[N];北京日报;2012年

2 本报记者 易鑫;延期毕业:博士生之困?[N];中国教育报;2013年

3 记者 张清俐;多所高校推进博士生跨学科培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4 吴娟;培养世界一流博士生成焦点话题[N];文汇报;2003年

5 记者 顾瑞珍 张景勇;博士生数量将列世界第一,,委员却乐不起来[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6 杨婧岚邋李益众;博士生该不该强化“学科基础训练”[N];中国教育报;2007年

7 黄合来;博士生教育的核心价值[N];学习时报;2010年

8 全国政协委员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 王晓秋;我国博士生教育质量亟待提高[N];人民政协报;2010年

9 记者 朱建华;一个导师最多同时带47名博士生[N];长江日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张宁锐;博士生教育的一个特殊课堂[N];人民政协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彭国华;我国高校理工科博士生科研激励机制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2 彭安臣;中国博士生资助[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3 赵立莹;美国博士生教育质量评估体系发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4 徐平;我国研究型大学博士生培养模式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5 金凌志;理工科博士生创新绩效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张英丽;论学术职业与博士生教育的关系[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亭亭;二战后美国博士生教育的历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芳;基于4P模式构建研究型大学博士生教育体系[D];中南大学;2002年

3 张轶瑶;全国优秀博士论文评选及其反思[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4 余柳;农科博士生创新能力构成与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4年

5 李海娜;中美博士生资助比较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6 王鹏;保障我国农科博士生质量的投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4年

7 白延军;高校博士生教育管理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8 周林颖;博士生导师评估及指标体系研究与实践[D];中南大学;2007年

9 王晓磊;博士生超期毕业影响因素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10 齐高峰;加拿大博士生教育的历史考察与启示[D];广西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9314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9314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fe3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