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
论文摘要 随着我国的不断深入,网络文化及价值多元化冲击着社会生活,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尤其对青年高校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较大影响,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出了新课题和新挑战,因此必须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进行合理有效的改革,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时效性和有效性。
论文关键词 高职院校 思想政治理论 教学改革
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职院校学生的必修课。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大学生形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职业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一、加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重要性
2005年初,中宣部、教育部颁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的学科建设、课程体系、教材编写、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师队伍建设等提出了新思路、新举措。经过几年的教育教学实践,“05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已经为广大师生所接受和认可。对引导大学生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增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维护高校和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我国高校根本任务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和建设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途径。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既要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又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为四化建设工作,这是高职院校的职责,也是由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所决定的。
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紧迫性
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随着市场经济不断深化及价值多元化,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当代大学生对新鲜事物具有独特敏锐感,容易受新思想、新文化的影响,但没有形成成熟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不能正确辨别新事物,容易受到一些负面思想观念的干扰,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问题。因此,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必须适应新情况,不断改进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师队伍建设,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时效性和实效性。
从客观方面来看,随着市场经济的完善和互联网的普及,社会发展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对思想政治理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市场经济的开放性使社会生活中的价值观念多样化,要求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高尚的情操,良好的文化素养,形成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同时市场经济的竞争性使学生产生强烈地自我意识,但容易出现极端个人主义倾向,把竞争与提倡奉献对立起来,不利于处理好国家、集体、个人三者的利益关系;学生注重眼前利益,把商品经济与共产主义理想、道德对立起来。从主观方面来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自我职业认同感低、教学效果较差,学生厌学的现象依然存在。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很复杂,除了市场经济负面效应外,教材内容陈旧、教学方法与手段落后、教学环节和考试方法单一,联系社会和学生思想实际不够等,课程设置存在与中学政治课部分内容多有重复等问题。
因此,必须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进行有效的改革,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和满足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和心理需求。
三、加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师资队伍建设
中宣部、教育部颁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明确指出:“提高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关键在教师”。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授中,教师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理论的传递者和宣传者,更是正确理论的掌握着、运用者、身体力行者。在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下,各种思潮激烈碰撞下,思想政治教育者不仅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学习,还要运用各种方式、手段将社会发展与现实状况结合,并将新理论运用到课程教授过程中。
目前政治课教师难以获得社会的充分认同,职业认同感较低,教学任务繁重,教师教学水平参差不齐,普遍产生职业上的倦怠,难以保证教学质量。因此,教师队伍的稳定性面临严峻的考验,针对这种状况必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首先,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思想政治课教师必须坚持“育人在于育德,育德在于育心”的教育理念,拓展自己的视野,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充实自己。一方面坚持以育人为本,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调动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进而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行为之中。另一方面坚持以理服人。要求教师将理论知识与大学生的所关心的实际问题、现实问题联系起来,把道理讲清楚,使学生学会了、真懂了、真信了,真的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其次,要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多层次知识结构。“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 、“课堂一分钟,课下十年功”,就是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具有扎实的业务知识,还要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面,积极主动参加教师教学培训活动、外出考察、专家讲座等, 不断探索从教育学、经济学、心理学、伦理学、历史学等角度来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新角度和新视野,让学生能在学习这门课程知识的同时,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力。在现在社会转型期,知识处于多元化、多层次阶段,这就要求思想政治课教师不仅要熟悉本专业业务,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充实自己,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才能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处于控制全局的位置。
第三,增强教师教学、科研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1.提升思想政治课理论教学水平。首先不断完善的集体备课制度,对教学重点难点进行研究研究,研究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进而提高理论教学水平。其次,鼓励教师开展科研活动,以科研促教学。教师要加大科研精力的投入,密切关注本学科相关的最新理论研究成果,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应用最新的理论成果。另一方面针对教师队伍现状,采取“老、中、青相结合,专业、职称、学历相结合”原则,组建教学团队,通过相互学习交流,进而提高师资队伍的质量。
2.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能力。首先,思想理论教学课教师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还要敢于创新,探索时代发展的新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改进教育方法与手段,将教师成长为科研型、双师型教师,从而使教学活动具有时效性、更能贴近大学生思想动态。其次,思想政治课教师要不断进行科研和参加进行培训。特别是民办高校存在教学任务重,思想政治课教师科研时间严重不足,教师缺乏参加进修培训尤其是脱产进修、骨干培训的机会。此外还有民办高校缺乏对思想政治教育科研教育的经费支持。因此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科研能力,必须有充足的经费保障,这是提高教学科研活动的必备条件。
四、改革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内容
教材体系的完善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础。目前使用的教材偏重理论的完整性,内容存在大量重复的现象。比如大学课程和中学课程内容虽然在论述角度、教学方法不同,但内容多有重复之处,这样不可避免地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教师教学的积极性。
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确保教育部指定教材基本框架不变的基础上,依据“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增强实效性”这一高效思想政治教育的总体要求,将课程内容与国际国内改革开放新形势相结合,与所学专业知识相结合,与学生的思想实际相结合。同时除了开设相应必修课外,针对各个年级的大学生应增开选修课,如:“大学生心理学”“ 法律基础”、“青年伦理学”、“职业道德与就业指导”等选修课,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思想素质和法律素质,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和增强对社会责任感。
五、改革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方法
(一)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互动式教学模式,具有生动、形象、可信度高、易操作性的特点。首先,与一般的教学方法相比,案例教学法比较灵活生动,没有复杂深奥难懂的概念、理论,其内容直观、有趣,能把学生关心的热点现实问题运用到课堂讲授过程中,这样更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引起与大学生思想上的共鸣。其次,教师选取现实生活中尤其是发生在大学生中的真实案例,将其引入到课堂中,既能开阔学生知识视野,又能锻炼他们的思辨能力;最后,将生动的事实运用语言文字或影视方式直观展现给学生,以便增强大学生的记忆,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综合能力。
(二)互动教学法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通过与大学生平等地与学生就其关系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对话、交流,帮助学生辨别真伪、理清思路、提高认识,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可以增强大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并将其转化为学习积极性,更好地融入到课堂教学当中,从而增强的教学效果。这种辨析互动符合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特点,是平等式、民主式的教学模式,可以较好地调到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讨论教学法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进行讨论教学法中,只进行控制和引导,大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某一问题展开课堂讨论,辩论等,在讨论过程中,各抒己见并允许不同的观点的交锋,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这是培养高职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其个性思维得到彰显,能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创新能力。
(四)有效运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
随着大量的教学媒体的出现,如电视录像、幻灯片、投影、多媒体等,给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供了丰富生动的教学素材,使教学过程更直观、生动、具体、形象、信息量大等优点。在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方式主要采用以黑板、教科书、口头讲授等手段为主,其教学形式枯燥单一,教学效果欠佳。同时传统教学过程中语言表达不清、说不明的不足之处,通过有效地采用多媒体等辅助手段,教学效果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极大的提高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说服力和时效性,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文编号:138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138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