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三性”的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与实践
本文关键词:基于“三性”的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与实践,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基于“三性”的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与实践 投稿:石讲讳
基于“三性”的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与实践丁金昌《高等教育研究》 2010年第6期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也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截至2009年,1200余所高职院校占全国高校总数的60%,880多万人的高职在校生规模已占据高等…
“两结合、两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作者:许乃霞出自: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发布时间:2010年10月12日 摘要:本文从理论上阐述高等职业教育“产教结合、工学结合,专业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融合、职业教育与创业教育融合”培养模式的内涵特征,提出培养途径…
职教论坛陕西职业教育的战略性选择:“一网两工程”建设与集团化发展□杨生斌梁存贤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不断的加快,我国的各级类职业教育都面临一个不断优化育的发展进入了一个优化资源、提升质量、深化模式、品牌持的升级发展阶段。…
基于“三性”的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与实践
丁金昌
《高等教育研究》 2010年第6期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也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截至2009年,1200余所高职院校占全国高校总数的60%,880多万人的高职在校生规模已占据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以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件的出台和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的实施为标志,我国高职教育开始从规模扩张阶段转入内涵发展阶段。梳理高职教育的发展历程和脉络,总结高职教育的发展经验,分析新形势下制约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我们认为,进一步强化区域性、突出实践性、体现高教性,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我国高职教育今后发展的方向。
一、制约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主要问题
(一)高职教育的发展空间受挤
过去10年,我国高职教育在规模上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但从内涵发展的角度来说,高职院校还处在自身“先天不足”和后天“营养不良”状态。
自身“先天不足”,是指我国高职院校办学历史短,大多是在1999年以后通过“三改一补”发展起来的,办学实力较弱。自2000年教育部把高职院校的审批权下放到省级政府到2007年,我国创造了平均4天就诞生一所高职院校的历史纪录。10年规模高速扩张暴露出许多问题,诸如基础薄弱,实训实习设备陈旧、数量不足,师资队伍薄弱,管理水平低,办学水平差,专业重复设置等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高职教育的质量和社会认可度,制约了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
后天“营养不良”,是指政府、社会对高职教育的经费投人和政策支持相对不足,加上中职教育质量提升,本科教育重心下移,进一步挤压了高职教育的发展空间。当前,中国正在举办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职业教育。但是,从整个国家政策的角度来讲,中职教育是最大的受益者,获得的支持力度最大,除国家出台的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外,少有政策直接资助高职教育发展,经费投入不足和政策法规支持不够,使高职教育发展受到很大的制约。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进一步发展,除研究型大学仍定位于精英教育外,大多数本科院校,尤其是地方性本科院校开始重心下移,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由过去的科技型人才慢慢调整为技术型应用性人才,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形成了明显的竞争。未来的10年,我国高职教育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
(二)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有待明晰
高职教育定位从宏观层面上讲首先要解决的是教育钾层次和类别问题,层次和类别的认定影响到体系的具体内涵和要素,影响到办学模式和制度建设的目标与走向。随着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件对高等职业教育类型的确认,我们已经明确高职教育的层次和类型定位,即它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层次上高于中职教育,在类型上区别于普通本科教育。
在“层次”与“类型”争论尘埃落定后,高职教育微观层面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问题开始浮出水面。现在国际上普遍的做法是将人才分为学术型人才、工程型人才、技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其中技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直接从事生产第一线的工作,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主要运用理论技术和智力技能来工作,后者主要依赖经验技术和动作技能来工作。 在职业教育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技术型人才主要由高职院校来培养,技能型人才则主要由中职院校来培养。在我国,教育部教高〔2000〕2号文件《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
见》中将高职高专教育统一确定为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定位于“技术教育”,培养目标是技术型应用性人才,是与国际高职教育发展趋势相吻合的,但近几年不提了,取而代之的是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件,该文件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技术型人才与技能型人才在培养目标上有很大的差异,最明显的是文化程度的差异,技术型人才以技术理论为指导,技能教育仅仅是技术教育的基础,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则主要靠经验传授。高职教育到底是以培养技术型人才为主,还是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主,对这一问题应有清醒的认识,否则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将无所适从,高职教育也将迷失发展的方向。
(三)高职院校自身的优势不明显
作为高职教育类型特色和人才培养模式转型重要标志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不少的问题。如校企合作流于形式,无法吸引行业企业与高职院校开展全方位、深层次的合作,没有达到育人的效果,引企入校以实现校内基地生产化或校外基地教学化的成功案例很少等等。究其原因,还是高职院校自身实力不强,没有吸引企业参与合作的优势。 第一,人才培养培训与社会需求仍有脱节。不少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与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结合不紧密,高职院校培养的毕业生,人才的岗位定位及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的特色不明显,还体现不出这一类型、层次人才的不可替代性。
第二,实训条件亟需改善。首先由于底子薄,基础差,实训条件无法满足学生基本技能训练,只有部分学校、部分专业能做到“边做边学、学做合一”。其次是无法满足生产性实训的需要。要引入企业开展生产性实训,需要较大的厂房式的场所建立“教学工厂”,场地问题是制约高职院校开展校企合作,实现生产性实训的瓶颈。
第三,科技创新实力有待提高。首先是具有生产性和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功能的设备不足,不能吸引企业来校开展合作,这是当前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普遍层次偏低、深度不够的重要原因。其次是双师素质教师严重不足,真正既具备较高理论知识,又有丰富实践经验,既能指导学生实训,又能参与企业新技术、新产品开发的教师很少,这是制约高职院校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关键因素。
第四,“工学结合”之路走偏。当前高职院校在开展“工学结合”的过程中,出现了两种不好的倾向。一种是校外的“以工代学”,最突出的是“放羊式”的顶岗实习。顶岗实习是高职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技能训练,实现就业零距离的最有效途径。但顶岗实习必须在有效的指导下进行,企业要有育人功能,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工学结合”。现在的高职院校往往简单地认为把学生推到企业、推到社会上实习就是“工学结合”,这种“放羊式”的做法是缺乏有效指导的盲目实践。另一种是校内的“以学代工”。学校的校园形态以教室为主,学生学习以课堂教学为主,基本技能和综合技能得不到提高,把“工学结合”等同于以往的见识实习,背离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
(四)高职教育“高教性”的缺失
高职教育兼具高教性和职教性两个基本属性,是层次上的高教性与类型上的职教性的有机统一。在2000年初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阶段,很多高职院校照搬本科院校的教学计划,高职教育成为本科教育的“压缩饼干”。近几年在国家一系列政策的引导下,高职教育作为一种类型得以确立,但出现了另一种倾向,即单纯强调“职教性”
二、我国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是做强高职教育的持续过程,不仅体现为高职教育规模上的扩张,更体现为 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的强化,从而使高职教育成为我国教育体系中不可替代的类型。做强高职教育,一要强化为区域经济服务的宗旨意识,即区域性;二要突出高职教育的类型特色,即实践性;三要体现高职教育的层次性,即高教性。对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可以从区域性、实践性和高教性三个方面作深入的思考。
(一)强化区域性
高职教育必须强化区域性,行业办的高职院校则要强化行业性。第一,高职院校往往是区域性高校,由地方政府主办,其办学定位首先必须考虑所在区域的人才需求和经济发展,才能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源,因此,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是高职院校的办学宗旨。第二,高职教育培养的是服务于生产第一线的应用性人才,,这类人才与一定区城的市场、职业、产业、行业等有着更直接、更密切的关系,这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地方特色。
高职教育的区域性,首先体现在办学的服务面向上,即要满足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其次,体现在人才培养的层次和质量标准上。我国目前的社会经济状况,决定了高职教育主要是培养专科层次的技能型应用性人才,但在西部等不发达地区,高职教育还要承担部分中专层次技能型应用性人才的培养,而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随着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高职教育培养的技能型应用性人才已在向四年制乃至七年制规格延伸。第三,体现在人才培养的模式上,即对接产业、依托行业、合作企业,人才培养必须适应生产一线新技术应用的需要,必须深入行业企业,了解行业企业的困难和需求,开放办学,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之路。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在办学实践中,通过“两个主动”,创新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实现了与区域经济的有效对接,强化了区域性特征。(1)主动调整专业。温州最大的特点和优势是民营经济,因此,在温州办高职教育就绕不开民营经济这个大背景,要办好高职院校,必须解决好职业教育如何与民营经济结合的难题。据此,我院确立了“立足民营经济,依托中小企业,为温州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定位。2008年,温州调整产业结构以后,温州市委市政府明确了重点扶持的十大行业,我院根据自身实际及时抓住机遇,举办了阀门设计与制造、汽摩配制造和汽车电子3个专业。这3个专业不仅得到温州市委市政府的好评,而且成为浙江省教育厅重点推荐立项的专业。(2)主动开展校企合作。整合教育资源,改进教学方式,是当前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创新的着眼点和着力点。整合教育资源包括多种形式,最主要的是整合学校和企业的资源;改进教学方式也包括多方面的内容,最主要的是实行工学结合。其核心是一个,即推动学校与企业联合办学,实行校企合作。作为一所地方综合性高职院校,温州职院发挥民营经济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优势、行业协会的优势和市场机制的优势,融合社会力量、优化资源配置,密切了与行业协会和企业的合作。学院要求每个专业至少与一个行业协会开展合作,学院的专业带头人、系主任必须在行业协会中担任重要领导职务,成为行业领域专家。我院还主持制订了温州家具、制鞋、模具、电气等七大行业标准,确立了学院在温州行业中的引导地位。行业协会则引荐所属行业中具有话语权的骨干企业与学院合作,承担毕业生的就业推荐工作;企业则从课程标准制定、课程建设、师资和基地建设到招生就业;全方位参与学院育人过程,使办学充分体现相关行业企业的需求与意志,产业的发展动向。(3)创新校企合作长效运行机制。在市场经济中,要建立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校企合作关系,只能通过形成良性运行机制,既保障高校实现育人的目的,又保证企业的利益,最大程度地激发企业的合作积极性,便双方结成利益共同体。在机制上,温州职院汲取永嘉学派“义利并举”的文化精髓,根据温州民营经济的特点,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优势,以育人为本,主动让“利”给合作企业,通过人、财、物的市场化运行与管理,在校企合作中建立了互惠共赢的利益驱动机制、校企合作的保障激励机制、优势互补的资源共享
机制和文化融合的交流沟通机制等四大机制。以机制为保障,学院又从三个层面与行业企业建立了组织联系:由学院领导与行业协会成立产学合作联合会,各系与相关行业协会和企业成立校企合作委员会,各专业教研室与企业相关部门成立具体操作层面的项目合作小组。院领导—系主任—专业教研室主任,企业(点)—行业协会(线),形成了一个开放的校企合作管理与服务平台。
(二)突出实践性
实践性是高职教育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主要标志,也是高职教育内在特征的体现。某种意义上讲,高职教育中实践教学的重要性甚至要超过理论教学,是衡量高职教育质量高低的重要指标,也是体现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重要举措。实训基地是实践教学的物质载体,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是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件明确提出,高职院校要按照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则,本着建设主体多元化的原则,多渠道、多形式筹措资金;要紧密联系行业企业,不断改善实训、实习基地条件,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高职院校要突出实践性,必须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改变校园形态,建立“教学工厂”
要突出实践性,首先要从改变校园形态人手,将原来的教室、实验室改造成为实训室,建立“教学工厂”,同时引企入校,引进企业的生产车间或研发部门,校企共建校内生产性和研发性实训基地,在形态上实现校企空间和文化的统一。在实训基地交替设置生产岗位和实习岗位,学生可在师傅的指导下直接接触每个生产过程和工序,边学边做,学做合一,做出来的产品直接投放市场,学生一进校就能受到企业氛围、企业文化的熏陶。
根据“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在全国率先发起“捣墙运动”,把传统的教室格局改造成为车间式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先后对70多个教室进行了改造,摘掉了70多堵隔墙,建立了电器、模具、阀门、服装、鞋、家具等生产性实训基地;在改变校园形态的同时,学院积极引进知名企业的生产车间和研发机构进入校园,建立“教学工厂”。这种“教学工厂”具有真实的产品生产功能,不同于浓缩、模拟生产经营环境的实训基地,也不同于校办工厂或校外实习基地,校办工厂一般只能满足部分专业的实训需求,学校投入大并且运作困难,往往成为学校不能承受的负担,校外建立的实习基地往往缺乏教学功能,教学质量难以监控。
2.对实践教学体系进行多层次、系统化设计
在引进企业的基础上,高职院校要对实践教学体系进行多层次、系统化的设计,从技能习得的三个层次系统设计实践教学环节,相应地形成“三个合一”的实训基地,为实践教学提供良好的平台。
(1)“教室与实训室合一”基地主要承担专业基本技能的实训,实现知识学习与技能训练的结合,实施边学边做、学做合一,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此为基础平台,主要由学校投人建设。
(2)“实训与生产合一”基地进行综合技能实训,实现生产实训与顶岗能力的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技能和顶岗能力。校内生产性实训是在校企双方指导教师的精心指导下,实行以学为主的“工”,为校外以工为主的“学”,即顶岗实习打好基础。此为综合平台,由学校和企业共建,引进的企业必须能代表区域的支柱产业,使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成为地方支柱产业的一个缩影。
(3)“毕业设计与开发服务合一”基地以企业项目为载体,实现综合实践与应用能力的结合,在应用研发与技术服务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后续拓展能力。此为创新平台,由政府、企业和学校三方共建,引进行业企业的研发平台入校园,体现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有机结合。
“教学工厂”的建立,能对高职院校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形成“倒逼”机制。企业真
实的生产环境和职业氛围,使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变得切实可行,同时,学生在校园内感受企业真实的生产氛围,有利于彻底打破学科型的教育理念,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三)体现高教性
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其办学必须遵循高等教育的办学规律,体现高等教育的层次性。高职教育的高教性特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体现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层次性上
高职教育作为一个教育层次存在,首先体现在其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层次性上。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首先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其次是使学生具备适应就业需要的专业技能,第三是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其终身学习的能力。与中职教育相比,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不可替代性体现为,一是教育层次上的区别。文化程度的差异是二者最显著的区别,中职教育属于基础教育范畴,高职教育属于高等教育序列,培养的人才在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全面性上应高于中职生。二是职业技术、能力掌握层次、程度上的区别。中职教育培养的学生只需掌握某一特定职业或职业群中从业所需的一技之长,高职教育的毕业生不仅要能够熟练应用岗位工作技能、技术,还要有能力驾驭策略层面的工作过程,具有某一岗位群所需要的生产操作和组织能力。三是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高素质的技术型和技能型人才,更应突出其“面向未来”的特征,关注学生学习能力、职业精神的培养和进一步发展能力的获得。
2.体现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系统设计上
专业建设是高职教育与社会的契合点,也是高职教育办出特色的关键。而专业内涵建设的核心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系统设计,因此,高职教育的高教性必须体现在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系统设计上。高职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系统设计,主要有以下五个步骤:(1)行业企业需求分析。首先要对区域产业发展和行业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进行深入的调研和分析,形成专业建设调研报告。(2)明确就业岗位。通过市场需求分析,找出高职学生与本科生和中职生在就业岗位上的差异,从而明确专业对应的主要就业岗位,即毕业生刚就业时的首选岗位,以及优秀学生经过三五年工作后可以发展成长为中高级人才的岗位,即发展岗位。(3)进行职业能力分析。根据职业岗位的工作任务要求,进行岗位核心能力分析,进一步明确专业的能力目标。首选岗位所必须具备的职业能力就是本专业的核心能力,发展岗位所必须具备的职业能力就是本专业的拓展能力。(4)设计课程体系。根据职业能力要求,系统设计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根据岗位核心能力的要求确定4~6门专业核心课程,形成核心课程系统;根据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确定5门左右的拓展课程,形成拓展课程系统;根据服务于专业和拓展学生素质的要求,进行公共基础课程改革,形成基础课程系统。核心课程、拓展课程和基础课程三者经过系统化的组合,形成现代高职教育课程体系。
(5)形成人才培养方案。根据课程建设需要,合理配置资源,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安排专任和兼职教师等,确保课程的教学质量。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在示范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过程中,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对原有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颠覆性的改革与重构。比如,根据课程教学需要对实训基地进行了系统设计,对任课教师也作了明确的要求。即基本技能训练课程主要在“教室与实训室合一”基地完成,由专任教师讲授;综合技能训练课程主要在“实训与生产合一”基地完成,由兼职教师和专任教师共同授课;毕业综合实践课程主要在“毕业设计与开发服务合一”基地完成,由担任学院科技服务机构负责人的专任教师和企业首席设计师共同授课。
3.体现在科技开发与社会服务功能的提升上
高校承担着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三大职能,其中育人是高校的首要职能,科学研究是高校发展的基础,校企合作的纽带,社会服务是高校反哺社会的重要使命,也是其
获得社会支持的重要手段。当前,高职院校应根据自身实际和特点,全面发挥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三大职能。
科学研究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服务。高职院校要实现以科研优势服务企业、社会,应开展“立地式”科研服务和教育教学研究。“立地式”科研不同于研究型大学“顶天式”的基础性研究,它包含两层意思:(1)立足本地,为区域经济服务,满足区域或行业的技术创新、技术开发需求;(2)立足于应用研究和开发服务,坚持为区域行业企业服务,要建立具有能为区域行业企业发展提供较强研发服务的机构,尤其要积极争取引进省市级研发平台,以充分占有优势资源,提升自身的“高度”和对话的“宽度”。高职院校在进行科研服务的同时,不能摒弃自身的育人宗旨,要坚持以教学为中心的定位,有利于与教学的结合,要坚持开发服务研究要有利于师资队伍的成长,同时加强教育教学研究,以教学研究提高师资水平。
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职能的发挥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满足行业、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和各类岗前、职后、转岗培训需求。应坚持学历教育和短期培训并举,积极开展各类非学历教育培训工作,真正做到教育“面向人人”。二是满足区域行业的技术创新、技术开发需求,为行业、企业提供各类应用技术服务,引领区域产业行业的发展。三是满足周边院校、中西部院校的发展需求,实现优质资源共享,以对口支援(交流)、职教集团等形式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4.体现在教育教学管理制度的精细设计上
随着高职教育规模的扩大,教学改革的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推行,我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现有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已暴露出许多问题,成为推进高职教育内涵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需要探索适合高职教育特点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体系。
(1)建立适合高职教育特点的教学管理运行制度。高职院校应根据“工学结合”的要求,围绕规范日常教学行为与实践教学运作过程,修订或重新制定相关政策,不断提升教学管理的内涵,提高服务质量。例如,我院用制度的形式明确了企业在学生实训中的职责,规定入驻企业40%的生产能力用于学生的生产性实训,从而确保了学生校内顶岗实习的顺利进行。同时为了确保“毕业设计与开发服务合一”基地的实效,学院明确规定每个院级科技平台的每位教师每年必须指导10个以上学生的毕业设计和综合实践。通过这个制度设计,保证了30%的毕业生能在校企高水平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毕业设计,并参与一定的应用研究与技术服务项目,从而提高了毕业生的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2)建立适合高职教育特点的教学质量保障制度。高职院校应根据“工学结合”的要求,完善教职工工作考核和奖惩条例,强化激励机制,完善校内津贴分配办法,建立一系列适合工学结合的教学质量保障制度,确保“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顺利推行。
(3)建立适合高职教育特点的教学质量监控制度。高职院校应立足于“工学结合”对质量监控的客观要求,建立以工作预防、实时监控与及时纠偏为主线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完善学校督导、系督导、学生信息员和督教、督管、督学的“3十3”教学督导体系,形成与之配套的运行标准与管理制度,发挥教学质量监控档案的作用,提升管理的有效性与执行力。同时,通过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共同监控学生校外顶岗实习的教学质量,建立社会综合评价系统,及时吸纳学生及家长、用人单位、行业专家、政府部门及新闻媒体等的反馈信息,不断改进教学与管理。
基于“三性”的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与实践丁金昌《高等教育研究》 2010年第6期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也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截至2009年,1200余所高职院校占全国高校总数的60%,880多万人的高职在校生规模已占据高等…
基于“三性”的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与实践丁金昌《高等教育研究》 2010年第6期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也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截至2009年,1200余所高职院校占全国高校总数的60%,880多万人的高职在校生规模已占据高等…
基于“三性”的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与实践丁金昌《高等教育研究》 2010年第6期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也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截至2009年,1200余所高职院校占全国高校总数的60%,880多万人的高职在校生规模已占据高等…
本文由第一文库网()首发,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 查看更多相关文档
免费下载文档:
本文关键词:基于“三性”的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与实践,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734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1734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