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化视角下高职教师能力结构研究
本文关键词:教师专业化视角下高职教师能力结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近年来随着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不断壮大,我国高职教育已从规模扩张阶段向内涵式发展阶段过渡,高职教育质量问题也日益成为高职研究中的重点领域。高职教师作为高职教育的直接参与者,一直被视为提升高职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特别是随着我国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不断深入与细化,对高职教师进行专业化也已成为我国教师专业化的必然要求。教师专业化主要由专业情意、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构成,专业能力对于强调“能力本位”的高职教育而言显得格外重要。为此,,本文从教师专业化的视角出发,对高职教师所应具备的能力结构进行了探析,以期促进我国高职教师能力结构的完善。 本论文以教师专业化为视角,通过运用文献法、比较研究法,从以下三个部分对高职教师所应具备的能力结构进了探讨。 第一部分:对教师专业化的概念及其构成进了梳理,进而提出了高职教师专业化的概念。而后从教师专业化深入开展的角度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自身发展的角度论述了高职教师进行专业化的必然性。最后分析了高职教师专业化有别于其他类型教师专业化的两大特点:一是以“双师型”教师为专业化发展的方向;二是将教师能力作为高职教师专业化的发力点。 第二部分:以心理学家阜南的能力层次结构理论、高职教师的职业特点以及相关法律政策为依据,从教师专业化视角出发,对高职教师能力结构进行了探析。将高职教师能力划分为基础能力、一般职业能力和核心职业能力三个层次的能力结构。其中,基础能力主要包括专业教学能力、科研能力、终身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教育创新能力;一般职业能力主要包括职业教育理解力、专业实践能力、指导学生实习实训及就业的能力和职业道德教育能力;核心职业能力主要涉及职业课程开发能力、专业教学任务转移能力和提供继续教育与培训的能力。 第三部分:从教师专业化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将高职教师能力结构的培养贯穿于高职教师生涯发展全过程的观点。具体为:在职前教育阶段进行基础能力的培养,在入职教育阶段进行一般职业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在职后教育阶段进行核心职业能力的培养与训练。通过在高职教师生涯发展的不同阶段实施有针对性的能力教育与培训进而实现高职教师能力结构的不断提升与完善。
【关键词】:教师专业化 高职教师 能力结构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715.1
【目录】:
- 摘要6-8
- Abstract8-10
- 绪论10-18
- (一)问题缘起10-11
- (二)研究意义11-12
- (三)文献综述12-16
- 1.高职教师专业化的相关研究12-16
- 2.高职教师能力构成的相关研究14-15
- 3.高职教师能力培养的相关研究15-16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16-18
- 1.研究思路16-17
- 2.研究方法17-18
- 一、高职教师专业化概述18-28
- (一)教师专业化概述18-23
- 1.教师专业化的相关概念18-21
- 2.教师专业化的内容构成21-23
- (二)专业化:高职教师发展的必然趋势23-28
- 1.高职教师专业化的内涵23-24
- 2.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然性24-26
- 3.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特殊性26-28
- 二、高职教师能力结构探析28-45
- (一)高职教师能力结构的相关概念28-29
- 1.高职教师28
- 2.教师能力28
- 3.教师能力结构28-29
- (二)高职教师能力结构建设的依据29-34
- 1.能力层次结构理论29-30
- 2.高职教师的职业特点30-31
- 3.相关法律政策31-34
- (三)高职教师能力结构要素的内容分析34-42
- 1.高职教师基础能力35-38
- 2.高职教师一般职业能力38-40
- 3.高职教师核心职业能力40-42
- (四)高职教师能力结构要素的关系分析42-45
- 1.高职教师的整体性能力优于各能力要素之和42-43
- 2.基础能力是高职教师能力发展的根本保障43
- 3.一般职业能力是高职教师能力发展的基本方向43-44
- 4.核心职业能力是高职教师能力发展的不断升华44-45
- 三、完善高职教师能力结构的培养原则与途径45-52
- (一)高职教师能力结构的培养原则45-47
- 1.阶段性原则45-46
- 2.合作性原则46-47
- 3.差异性原则47
- (二)完善高职教师能力结构的培养途径47-52
- 1.职前教育 :高职教师基础能力的养成48-49
- 2.入职教育与培训 :高职教师一般职业能力的塑造49-50
- 3.职后教育与培训 :高职教师核心职业能力的提升50-52
- 结语52-53
- 注释53-56
- 参考文献56-61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61-62
- 致谢6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星;;论“双师型”教师的核心能力[J];大理学院学报;2008年11期
2 唐松林,徐厚道;教师素质的实然分析与应然探讨[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0年06期
3 叶澜;创建上海中小学新型师资队伍决策性研究总报告[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7年01期
4 赵志群;赵丹丹;;国际课程标准对我国职教师资硕士教育的挑战[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年02期
5 郑秀英;周志刚;郑秀春;;高职教师专业化:内涵、差距与策略[J];中国大学教学;2010年04期
6 刘春生;阮海涛;;高职教师素质结构刍议[J];教育与职业;2003年03期
7 李畅;王国庆;;谈高职教师三大职教新能力的再造[J];教育与职业;2010年03期
8 梁旭敏;罗焕;;略论推进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J];教育与职业;2011年33期
9 武俊梅;;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实践能力培养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教育与职业;2013年12期
10 高岩;关于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教师能力问题的研究及启示[J];教育探索;2005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龚春蕾;高校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郑秀英;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3 叶小明;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教师专业化视角下高职教师能力结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37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2837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