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工作室教学研究与实践
发布时间:2017-04-25 15:48
本文关键词: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工作室教学研究与实践,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近年来,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大力扶持,职业教育迎来了改革发展的黄金时期,许多中职学校的招生规模在不断扩大。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教学模式陈旧、培养目标不明确、教学质量下降等问题也摆在了我们的面前。如何转变办学思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适应市场需求的计算机应用技能型人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 职业教育的特点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强调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遇到的问题是:校企合作往往是“学校一头热,企业比较冷”的局面,导致校企合作难以顺利进行:专业教师缺乏企业实践经验,教学与市场需求脱节,教学目标不明确,知识陈旧;学生的实践能力较差,缺乏职业素养。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尝试将工作室教学引入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中。 工作室教学起源于德国的“作坊训练”,在国外的艺术设计类学院有许多成功教学经验。我国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艺术教学改革中开始引入工作室教学,在许多职业院校的艺术类学科中均有广泛运用。但是从文献检索的情况来看,工作室教学运用于计算机应用教学的文献较少,针对中职计算机应用教学的文献则更少。 本研究有以下几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通过文献阅读和对部分中职学校工作室教学实施情况实地考查,对当前国内外工作室教学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确定本研究的目的、思路及方法。 第二部分对工作室教学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以行动导向教学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来构建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工作室教学。 第三部分通过对本地区企业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结合笔者在教学一线中的感受和体会,从中职学生的职业素养、校企合格情况和计算应用机专业教师现状三个方面,阐述了工作室教学用于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第四部分主要从理论上完成对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工作室教学的研究和设计。从工作室教学的前期准备、课程建设、软硬件环境建设几个方面,阐述了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工作室教学的建立。 第五部分主要通过教学实践来阐述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工作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这里以柳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文印工作室为例,通过对试验班级进行工作室教学,分析工作室教学的组织形式;然后以具体教学案例阐述工作室课外运行方式的实施过程及考核评价方式;最后通过对试验班级与普通班级的教学情况和就业情况进行评价,分析工作室教学的实施效果。 第六部分主要针对工作室教学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分析对策。 本研究通过对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工作室教学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中职学校产教结合的工作室教学满足计算机应用专业的人才培养需求,是将理论与实践教学接合的有效形式。工作室教学将课堂教学与生产实践有机融合,以学生为主体,以课程知识为基础,强调“在做中学,在生产中学”,这完全符合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工作室教学中,教师带领学生参与项目制作,教学目标与行业标准相符,学生通过全程参与到项目的实施中,了解行业标准和工作流程,养成系统思考的职业素养,这符合中职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 第二,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工作室教学的建立,学校要有足够的重视和资金投入,至上而下的推行教学改革;课程建设是工作室教学的内涵,要对现行课程进行重新整合,打破课程间的独立性,建立课程之间的相互支持关系,只有开发出适应市场需求的课程,构建科学、规范的课程体系,才能培养出计算机应用专业的优秀技能人才;软硬件环境建设是工作室教学的基础,包括场地布置、设备采购、师资队伍和管理制度建设等,其中,教师团队是工作室运行的保障,要培养一支“善教学、能科研、精管理、懂经营、会生产”的复合型教师队伍,因为工作室教学的成败,教师团队是一个关键因素。 第三,工作室教学以小班教学为宜,通过轮训和项目实战组织教学。工作室的运行可采用课内运行和课外运行两种方式:课内运行方式主要以模拟真实工作项目教学为主,将真实工作中的典型任务提取出来,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模拟:课外运行方式主要以生产性实训项目为主,在工作室运营期间对外承接真实工作项目,主要在课外进行。工作室教学采用多元化考核评价方式,包括学校评价、行业评价和客户评价,同时将考核评价纳入德育考核体系。
【关键词】:中职教育 计算机应用 工作室教学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TP3-4;G712
【目录】:
- 中文摘要3-5
- Abstract5-11
- 一、绪论11-18
- (一) 研究背景11
- (二) 选题意义11-12
-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4
- (四) 我国部分中职学校工作室教学实施现状调研14-16
- (五) 研究目标、思路及方法16-18
- 二、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18-21
- (一) 概念界定18-19
- (二) 研究理论依据19-21
- 三、工作室教学用于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21-27
- (一) 工作室教学用于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的必要性21-25
- (二) 工作室教学用于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的可行性25-27
- 四、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工作室教学研究与设计27-38
- (一) 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工作室教学的总体设计思路27
- (二) 工作室教学运行前期27-28
- (三) 工作室教学课程建设28-34
- (四) 工作室教学硬件环境建设34
- (五) 工作室教学软件环境建设34-38
- 五、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工作室教学实践——以柳州市第—职业技术学校文印工作室为例38-54
- (一) 文印工作室的发展由来38-39
- (二) 文印工作窒09计4试验班的设计实施39-40
- (三) 文印工作室教学组织形式试验40
- (四) 课内运行方式——模拟真实工作项目教学案例40-48
- (五) 课外运行方式——生产性实训项目教学案例48-50
- (六) 文印工作室考核评价50-51
- (七) 文印工作室09计4试验班与普通班的比较分析51-54
- 六、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工作室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54-56
- (一) 工作室运行中的问题54
- (二) 对策分析54-56
- 七、结论56-58
- 注释58-59
- 参考文献59-61
- 附录一:计算机应用专业建设之企业问卷调查表61-63
- 附录二:实训指导书63-67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67-68
- 致谢68-6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锐;庞大庆;;广告设计课程的工作室教学模式探索[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8期
2 张锋美;姚蕊;;以“工作室”教学模式培养艺术设计人才的探索与实践[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3 刘凌;;以“工作室”为载体的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改革[J];广西教育;2012年19期
4 唐香花;;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项目+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广西轻工业;2011年07期
5 丁倩;刘艳;;职业院校计算机专业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年30期
6 肖学华;;计算机网络专业的工作室创业教育模式[J];职业教育研究;2007年08期
7 蒋炎;;包豪斯的作坊训练与现代手工艺教学[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9年02期
8 黄远;胡国宁;许广彤;;真题实做 项目教学——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系工作室项目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9 张丹丹;;高职艺术设计类课程体系与工作室教学相适应的思考[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10 黄晓霞;徐洪祥;;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师生工作室”教学模式探索[J];现代教育技术;2010年06期
本文关键词: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工作室教学研究与实践,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65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3265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