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ACK应用于中职《计算机应用基
发布时间:2021-12-15 23:37
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尽快适应就业岗位的职业能力,为各行各业培养具备实践技能的人才。在日新月异的信息化时代,计算机操作能力已经成为基本的工作技能。为了让更多的中职毕业生顺利的进入社会就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成为中等职业学校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有多种因素使课程设计以及课程实施存在不稳定性,如教材种类繁多、教学目标欠明确、教材内容更新慢、教学方法单一、考核评价传统、缺乏现代教育技术、学生接受能力和动手能力存在差异等。本研究基于TPACK (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法知识)框架,即何时、何处使用何种技术和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的教学理念,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案例进行教学设计研究。本研究使用文献分析法、行动研究法和评价分析法探讨TPACK三个要素(CK,TK,PK)在教学过程中的整合。通过试验分析,说明TPACK框架下的课程教学设计,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课程的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学习能力。本文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研究的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内容和方法。第二部分为TPACK理...
【文章来源】:南宁师范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
1.1.2 TPACK 的应用有待推广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第2章 TPACK 理论介绍
2.1 TPACK 概念内涵及应用价值
2.2 TPACK 与教师角色定位
2.3 TPACK 促进现代教育技术知识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第3章 泰勒课程原理介绍
3.1 泰勒原理介绍及应用意义
3.2 泰勒课程原理与 TPACK 的关系
第4章 基于 TPACK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设计研究
4.1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
4.2 试验学校的情况
4.3 试验班的情况
4.4 基于 TPACK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设计分析
4.4.1 学科内容知识(CK)
4.4.2 技术知识(TK)
4.4.3 教学法知识(PK)
4.4.4 整合技术的科学教学法知识(TPACK)
第5章 基于 TPACK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案例的教学设计
5.1 案例一 计算机硬件基础知识
5.1.1 基于 TPACK 的案例教学设计
5.1.2 试验结果分析
5.2 案例二 网络信息浏览
5.2.1 基于 TPACK 的案例教学设计
5.2.2 试验结果分析
5.3 基于 TPACK 课程教学的评教表分析
第6章 总结和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微课的六点质疑及回应[J]. 郑小军,张霞.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4(02)
[2]基于TPACK框架的小学科学教学研究——以“植物与能量”一课的设计与应用为例[J]. 李海峰. 中国电化教育. 2013(11)
[3]TPACK框架下高校计算机教师角色定位[J]. 佟佳颖,刘春媛,候九阳. 现代计算机. 2013(30)
[4]现代课程理论的圣经——“泰勒原理”[J]. 夏婧. 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 2013(05)
[5]中职学校计算机教材资源开发与利用[J]. 邓小兵.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3(29)
[6]TPACK国外研究现状及启示[J]. 徐鹏,张海,王以宁,刘艳华. 中国电化教育. 2013(09)
[7]TPACK: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新视角[J]. 詹艺. 上海教育. 2013(18)
[8]TPACK框架下的教学设计需注意的几个问题[J]. 李海峰,吴建华.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3(04)
[9]TPACK——美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途径与方法研究的新发展(下)[J]. 何克抗. 电化教育研究. 2012(06)
[10]整合技术的科学教学法知识(TPASK):基本内涵与提升策略[J]. 郭桂周,于海波,孟昭辉. 现代远距离教育. 2012(01)
硕士论文
[1]职业中学教师信息技术行动学习探索[D]. 孙翠玲.南京师范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537353
【文章来源】:南宁师范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
1.1.2 TPACK 的应用有待推广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第2章 TPACK 理论介绍
2.1 TPACK 概念内涵及应用价值
2.2 TPACK 与教师角色定位
2.3 TPACK 促进现代教育技术知识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第3章 泰勒课程原理介绍
3.1 泰勒原理介绍及应用意义
3.2 泰勒课程原理与 TPACK 的关系
第4章 基于 TPACK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设计研究
4.1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
4.2 试验学校的情况
4.3 试验班的情况
4.4 基于 TPACK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设计分析
4.4.1 学科内容知识(CK)
4.4.2 技术知识(TK)
4.4.3 教学法知识(PK)
4.4.4 整合技术的科学教学法知识(TPACK)
第5章 基于 TPACK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案例的教学设计
5.1 案例一 计算机硬件基础知识
5.1.1 基于 TPACK 的案例教学设计
5.1.2 试验结果分析
5.2 案例二 网络信息浏览
5.2.1 基于 TPACK 的案例教学设计
5.2.2 试验结果分析
5.3 基于 TPACK 课程教学的评教表分析
第6章 总结和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微课的六点质疑及回应[J]. 郑小军,张霞.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4(02)
[2]基于TPACK框架的小学科学教学研究——以“植物与能量”一课的设计与应用为例[J]. 李海峰. 中国电化教育. 2013(11)
[3]TPACK框架下高校计算机教师角色定位[J]. 佟佳颖,刘春媛,候九阳. 现代计算机. 2013(30)
[4]现代课程理论的圣经——“泰勒原理”[J]. 夏婧. 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 2013(05)
[5]中职学校计算机教材资源开发与利用[J]. 邓小兵.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3(29)
[6]TPACK国外研究现状及启示[J]. 徐鹏,张海,王以宁,刘艳华. 中国电化教育. 2013(09)
[7]TPACK: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新视角[J]. 詹艺. 上海教育. 2013(18)
[8]TPACK框架下的教学设计需注意的几个问题[J]. 李海峰,吴建华.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3(04)
[9]TPACK——美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途径与方法研究的新发展(下)[J]. 何克抗. 电化教育研究. 2012(06)
[10]整合技术的科学教学法知识(TPASK):基本内涵与提升策略[J]. 郭桂周,于海波,孟昭辉. 现代远距离教育. 2012(01)
硕士论文
[1]职业中学教师信息技术行动学习探索[D]. 孙翠玲.南京师范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5373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35373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