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重庆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3 06:18

  本文关键词:重庆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英美发达国家,就业指导的理论与实践都有高度的重视和良性的发展,就业指导课程都由国家政府立法进行肯定与支持。而我国,就业指导理论和实践发展时长太短,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制度不够完善,不够规范,组织机构不够健全,师资力量不够充足,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教学监管比较混乱。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高职学生的就业情况已经成为了整个社会都在关注的焦点。高职学生能否顺利实现从学生到职场的转变,能否高质量就业,都深刻地影响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的稳定繁荣与和谐社会的构建。目前很多重庆的高职院校在就业指导工作中,只是把工作重点放在就业信息的提供与就业政策的宣传上,而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本文从重庆地区高职院校所面临的新形势出发,强调加强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本文借鉴国内外就业指导理论与实践经验,立足于思想政治教育,分析重庆地区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引发原因,探索适合重庆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规划策略,并且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措施与对策。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主要论述了我国就业指导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研究现状。明确了本论文课题研究的重要性与紧迫性。第一章主要论述了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概念、作用和意义,并在对实际调查数据科学分析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重庆地区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状况以及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所呈现的特点。第二章在调查数据的基础上论述了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思想政治教育所取得的成绩与问题,并分析了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要想进一步深入探讨思想政治教育在就业指导中的发展趋势和发展策略,就必须针对已有成绩和客观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全面系统地研究和探索。第三章主要针对第二章提出的各种问题,详细论述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对策与可行性措施。
【关键词】:高职院校 思想政治教育 就业指导 就业观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711
【目录】:
  • 摘要7-8
  • ABSTRACT8-10
  • 一、研究的缘由10-12
  • (一)政策背景10
  • (二)研究的意义10-12
  • 1.理论意义11
  • 2.实践意义11-12
  • 二、研究的现状12-16
  • (一)国外研究评述12-14
  • (二)国内研究评述14-16
  • 三、研究方法16-18
  • (一)问卷调查法16-17
  • 1.调查问卷的内容设计16-17
  • 2.调查对象17
  • 3.资料采集和回收17
  • (二)文献调查法17
  • (三)比较分析法17-18
  • 四、创新之处18-19
  • 第一章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思想政治教育的含义、特点及意义19-30
  • 一、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思想政治教育的含义19-22
  • (一)就业指导思想政治教育的含义19-20
  • 1.就业指导的含义19
  • 2.就业指导思想政治教育的含义19-20
  • 3.就业指导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异同20
  • (二)与常规职业教育的异同20-21
  • (三)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异同21-22
  • 二、重庆地区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22-26
  • (一)教育对象的特点22-24
  • 1.道德意识的积极性和健康性22
  • 2.思想行为的政治性比较强22-23
  • 3.价值取向呈多样性23
  • 4.教育对象呈现的问题23-24
  • (二)教育目标的特点24-25
  • (三)教育内容的特点25
  • (四)教育方法的特点25-26
  • 三、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26-30
  • (一)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26-27
  • (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27
  • (三)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帮助其实现角色转换27-28
  • (四)有利于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建设与发展28-30
  • 第二章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30-41
  • 一、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取得的成绩30-32
  • (一)对就业指导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有了明确的认识30-31
  • (二)就业指导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不断丰富31
  • (三)“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得到了彰显31-32
  • 1.培养了学生的自主规划和自我管理意识31-32
  • 2.树立了学生在职场中乐于奉献的道德观32
  • 3.促进形成了学生职业人格全面发展的人生观32
  • 二、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32-37
  • (一)缺乏对就业指导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系统研究32-33
  • (二)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指导仍存在脱节现象33-34
  • 1.教育内容、方法上的脱节33-34
  • 2.机构设置上的脱节34
  • (三)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结构不够合理34-36
  • 1.队伍结构不合理35
  • 2.综合素质低35
  • 3.教育队伍缺乏稳定性35-36
  • (四)高职学生自身的问题36-37
  • 1.价值观出现偏颇,功利性强36
  • 2.就业期待值过高36
  • 3.诚信意识和法律意识淡薄36-37
  • 4.心理素质、专业素质差37
  • 三、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37-41
  • (一)社会的原因37-38
  • 1.西方不良文化对高职学生的负面影响37-38
  • 2.就业市场的不良风气对高职学生的负面影响38
  • 3.社会上流行的功利就业观念对高职学生的负面影响38
  • (二)学校的原因38-39
  • 1.对就业指导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38-39
  • 2.对就业指导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和外延理解得过于片面39
  • 3.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弊端的影响39
  • (三)高职学生自身的原因39-41
  • 1.对自身和职业缺乏应用的了解和认识39
  • 2.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缺乏刻苦精神39-40
  • 3.缺乏正确的人生定位40-41
  • 第三章 提升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对策41-51
  • 一、确立就业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遵循的原则41-43
  • (一)以人为本原则41
  • (二)一切从实际出发原则41-42
  • (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42
  • (四)共性与个性相结合原则42-43
  • 二、强化对就业指导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的认识43
  • 三、创新就业指导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43-45
  • (一)日常教育与专题教育相结合的途径43-44
  • (二)课堂教育与课外辅导相结合的途径44
  • (三)单向灌输与多向教育相结合的途径44-45
  • (四)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途径45
  • 四、优化就业指导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45-48
  • (一)优化学校环境45-46
  • 1.加强师德建设45-46
  • 2.优化教学内容46
  • 3.构建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46
  • (二)优化家庭环境46-47
  • 1.转变家庭教育观念46-47
  • 2.重视子女道德品质的培养47
  • (三)优化社会环境47-48
  • 1.建立公平的社会环境47
  • 2.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元文化47-48
  • 3.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48
  • 五、培养稳定的、高素质的专业就业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48-51
  • (一)配置合理的队伍结构48-49
  • (二)提高就业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素质49-51
  • 结束语51-52
  • 参考文献52-56
  • 后记5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戴红兵;;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理性思考[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3年08期

2 刘晓明,徐亨元;以市场为导向做好就业指导工作[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年18期

3 陆平;《就业指导》课程开设的认识与实践[J];高教论坛;2004年01期

4 陈晶,李世伦;关于职业技术学院就业指导的探讨[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5 曾剑馨;对高校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的思考[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6 王海军;浅谈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07期

7 冯银庚;做好新形势下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8 邹晓燕;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现状及外部条件优化[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9 张林;关于高职毕业生就业指导的思考与建议[J];引进与咨询;2004年08期

10 王纯刚,刘国富;开设就业指导课——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环节[J];职业技术;2004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凯;;论辅导员如何开展就业指导工作[A];云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职高专教育分会2008年优秀论文集[C];2008年

2 栾彦;;科学发展观视角下的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创新[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3 李惠娥;;高职护理毕业生就业指导需求与对策[A];中华护理学会2009全国护理管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中华护理学会2009全国护理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4 董华群;;贵阳护理职业学院职业与就业指导工作体系[A];中国职教学会德育教育工作委员会德育教学研究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周昱英;;对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几点思考[A];2011高等职业教育电子信息类专业学术暨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金蕾莅;樊富珉;;高校与大学生对就业指导实践的双向反馈——对16所北京高校的调查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全国第七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暨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1年

7 孙钢;鲍作臣;刘涛;;加强就业指导 促进毕业生就业工作[A];高教改革研究与实践(下册)——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8 严建雯;蒋月君;陈传锋;;高校毕业生的目标建构与就业指导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俞亦峰;;大学生全程就业指导工作研究[A];2006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6年

10 赵建彬;只海平;;高职院校就业指导的现状与对策[A];2006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占忠;就业指导需实现四个转变[N];中国教育报;2005年

2 ;毕业生亟需就业指导[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3年

3 本报记者 陆士华;大学应尽早开设“就业指导”专业课程[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 徐宁;高校毕业生呼唤个性化就业指导[N];新华日报;2002年

5 本报记者 万山;要做好我省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N];光华时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张瑞霞 丁燕;高校就业指导不再“临阵磨枪”[N];内蒙古日报(汉);2006年

7 刘晶晶;重点做好分流职工就业指导[N];首都建设报;2007年

8 ;加强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和服务[N];山西政协报;2007年

9 李红;大学生就业之梯——就业指导[N];中国信息报;2006年

10 陈茹冰;就业指导靠开会 应用技能不解渴[N];北京人才市场报;2007年


  本文关键词:重庆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618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3618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699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