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绩效管理研究
发布时间:2024-06-02 17:08
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己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进入迅速发展时期,但同时也面临着更多严峻的问题和更加激烈的竞争。以解决“双师型”教师师资瓶颈问题为出发点,培养提升高等职业院校的核心竞争力是微观应对竞争,宏观实现高职教育有序扩张与质量保障有效手段。黑龙江省高职院校近年来发展迅速,但“双师型”教师师资力量薄弱,是制约我省高职发展和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性因素。以黑龙江省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为对象,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对解决我省高职院校教师绩效管理问题及学校的综合快速发展具有推动和促进作用。 本文在对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等基本概念和绩效管理与绩效考核方法等理论进行了梳理的基础上,进一步以黑龙江省高职院校为样本,对我省高职院校的总体现状、师资现状、“双师型”教师现状进行调查,深入分析了我省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管理现存问题,并运用AHP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构建我省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实现了“双师型”教师绩效管理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评价,依据分析评价结果提出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适用于我省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绩效...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的选题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论文选题的背景
1.1.2 论文研究的目的
1.1.3 论文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论文的主要内容
1.3.2 论文的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 论文创新之处
第2章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绩效管理相关理论基础
2.1 职业教育及高等职业教育
2.1.1 职业教育
2.1.2 高等职业教育
2.2 高职院校教师与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
2.2.1 高职院校教师
2.2.2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
2.2.3 "双师型"教师的资格标准
2.3 绩效管理与绩效考核方法
2.3.1 绩效与绩效管理
2.3.2 绩效考核方法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黑龙江省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绩效管理现状
3.1 我国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现状
3.1.1 我国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现状分析
3.1.2 我国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基本情况
3.2 黑龙江省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现状调查与分析
3.2.1 黑龙江省高职院校教师基本情况调查
3.2.2 黑龙江省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现状分析
3.3 黑龙江省"双师型"教师绩效管理现状与存在问题
3.3.1 黑龙江省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绩效管理现状
3.3.2 黑龙江省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绩效管理问题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黑龙江省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绩效综合评价
4.1 黑龙江省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绩效评价总体框架设计
4.2 构建"双师型"教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意义与作用
4.3 "双师型"教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与思路
4.3.1 "双师型"教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4.3.2 "双师型"教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思路
4.4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4.4.1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绩效评价指标的选取
4.4.2 基于AHP的"双师型"教师绩效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4.5 黑龙江省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绩效评价分析
4.5.1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绩效考核
4.5.2 建立"双师型"教师绩效评价层次结构
4.5.3 计算各指标权重
4.5.4 计算"双师型"教师绩效模糊综合评价值
4.5.5 "双师型"教师绩效评价判定结果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完善黑龙江省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绩效管理对策建议
5.1 明确"双师型"教师绩效管理定位
5.1.1 合理把握"双师型"教师的特点与重要性
5.1.2 加强对"双师型"教师绩效管理的重视
5.2 完善黑龙江省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绩效评价体系
5.2.1 制定"双师型"教师绩效考评制度
5.2.2 注重考核指标设置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5.2.3 制定科学的绩效考评方法
5.2.4 规定合理的绩效考核周期
5.3 加强黑龙江省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绩效沟通与反馈
5.3.1 提高绩效沟通的效率
5.3.2 重视绩效考核后的结果反馈
5.4 完善黑龙江省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激励机制
5.4.1 综合运用多种激励手段
5.4.2 设计符合"双师型"教师的绩效薪酬
5.4.3 改革"双师型"教师职称管理机制
5.5 加强绩效考评结果在实际中的应用
5.6 完善培训机制,进行职业生涯管理
5.7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本文编号:3987544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的选题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论文选题的背景
1.1.2 论文研究的目的
1.1.3 论文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论文的主要内容
1.3.2 论文的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 论文创新之处
第2章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绩效管理相关理论基础
2.1 职业教育及高等职业教育
2.1.1 职业教育
2.1.2 高等职业教育
2.2 高职院校教师与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
2.2.1 高职院校教师
2.2.2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
2.2.3 "双师型"教师的资格标准
2.3 绩效管理与绩效考核方法
2.3.1 绩效与绩效管理
2.3.2 绩效考核方法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黑龙江省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绩效管理现状
3.1 我国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现状
3.1.1 我国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现状分析
3.1.2 我国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基本情况
3.2 黑龙江省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现状调查与分析
3.2.1 黑龙江省高职院校教师基本情况调查
3.2.2 黑龙江省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现状分析
3.3 黑龙江省"双师型"教师绩效管理现状与存在问题
3.3.1 黑龙江省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绩效管理现状
3.3.2 黑龙江省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绩效管理问题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黑龙江省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绩效综合评价
4.1 黑龙江省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绩效评价总体框架设计
4.2 构建"双师型"教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意义与作用
4.3 "双师型"教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与思路
4.3.1 "双师型"教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4.3.2 "双师型"教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思路
4.4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4.4.1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绩效评价指标的选取
4.4.2 基于AHP的"双师型"教师绩效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4.5 黑龙江省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绩效评价分析
4.5.1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绩效考核
4.5.2 建立"双师型"教师绩效评价层次结构
4.5.3 计算各指标权重
4.5.4 计算"双师型"教师绩效模糊综合评价值
4.5.5 "双师型"教师绩效评价判定结果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完善黑龙江省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绩效管理对策建议
5.1 明确"双师型"教师绩效管理定位
5.1.1 合理把握"双师型"教师的特点与重要性
5.1.2 加强对"双师型"教师绩效管理的重视
5.2 完善黑龙江省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绩效评价体系
5.2.1 制定"双师型"教师绩效考评制度
5.2.2 注重考核指标设置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5.2.3 制定科学的绩效考评方法
5.2.4 规定合理的绩效考核周期
5.3 加强黑龙江省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绩效沟通与反馈
5.3.1 提高绩效沟通的效率
5.3.2 重视绩效考核后的结果反馈
5.4 完善黑龙江省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激励机制
5.4.1 综合运用多种激励手段
5.4.2 设计符合"双师型"教师的绩效薪酬
5.4.3 改革"双师型"教师职称管理机制
5.5 加强绩效考评结果在实际中的应用
5.6 完善培训机制,进行职业生涯管理
5.7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本文编号:39875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39875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