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中等职业学校校企行为文化融合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0 10:09

  本文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校企行为文化融合问题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中等职业学校 校企合作 行为文化 文化融合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社会的普遍重视,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目前,中等职业教育己为社会各个行业输出了大量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我国高中阶段教育的普及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随着中等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对中等职业教育模式的研究也逐渐深入。校企文化融合,就是“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下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化,也是建设特色中等职业学校的需要。而校企行为文化融合正是校企文化融合的重要落地关键。文化冲突的结果是组织内耗,反之,融合可以使得组织的凝聚力加强,同为组织文化的校园行为文化和企业行为文化两两相融,可以实现中职学生的全面发展,推动中等职业学校的长远发展,还可以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以及地区经济的科学发展,上述融合的意义在走访了陈埠职业高级中学后更有深刻的了解和体验。除此以外,笔者通过采用访谈调查法和个案研究法了解到,深圳市福田区华强职业技术学校和成都电子信息学校都加大了校企合作的力度,创新了“产学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校企行为文化融合方面都颇见成效。近几年,国家加大了支持中职教育发展的力度,出台多项政策和决定以推动中职教育的快速发展,尤其是深化校企合作改革方面,中等职业学校校园行为文化和企业行为文化的融合,作为校企文化融合的重要部分,以及校企合作的深层次层面,己经越来越多受到教育界的关注。通过阅读大量国内外文献,不难发现我国中等职业学校校企文化融合已取得一定的成绩,目前处于深化、强化融合的阶段,路径与模式的探寻少不了同样作为文化层面之一的行为文化融合。不过回归到实际,笔者在深入研究中等职业学校校企行为文化融合的过程中,存在单向化、简单化、纯物化、功利化的不良倾向。通过走访湘潭生物机电学校,了解了其校企行为文化融合长效稳定机制的构建,反思并分析出行为文化融合的现状并不尽如人意,是由于政府保障不到位、社会认知存在误区、学校意识薄弱、利益矛盾激化等方面的因素。笔者希望通过开展对中等职业学校校企行为文化融合的问题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将中等职业教育中校企行为文化融合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总结出规律和理论,丰富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为中等职业学校永葆活力、中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创新以及促进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尽绵薄之力。基于此,分析了中等职业学校校企行为文化融合上出现的问题以及原因,再在中等职业学校校园行为文化和企业行为文化融合的可能性和必要性的基础上,笔者希望探索出校企行为文化融合的规律和路径,研究出兼具广度层面、深度层面以及梯度层面融合的思路与策略,以其对校企行为文化的实践起到真正的指导作用,落实到中等职业教育实践中,能够对中等职业学校发展起到推动作用。着重探究了中等职业学校校园行为文化和企业行为文化两者的共性和差异,笔者认为,可以利用“求同存异”的思维策略作为两种行为文化融合的突破口和衔接点。一方面利用两种文化的共性,将企业行为文化中优秀的因子融合到校园行为文化当中,使优秀企业行为文化指导校园行为文化的建设,两者相辅相成;另一方面,结合两种行为文化的差异,软化两者的冲突,将企业环境下的行为文化转化为适配中等职业校园环境的行为文化元素,促进两者的融合,推动中等职业学校以企业和就业为导向的科学发展。本文的创新之处就在于,用“求同存异”的思路制定策略,推进中等职业学校校企行为文化的融合。从两者组织领导机制、教育培养机制和活动陶冶机制上的契合性出发,将优秀企业行为文化因素融入到中等职业学校校园行为文化的建设当中,从实现领导垂范、规范行为习惯、强化制度保障、丰富教育模式、延伸活动层面五方面实现行为文化融合;再者,分析两者在建设主体、本质属性、运行目的、利益导向上的差异性,探寻出从差异性出发,在榜样力量、道德实践、课堂教学、校园环境、自我教育和职业岗位体验方面推进更深层次的行为文化融合。通过两种行为文化共性和差异的磨合,构建出更深层次的校企行为文化融合模式。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 校企合作 行为文化 文化融合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711;F270
【目录】:
  • 中文摘要3-5
  • Abstract5-11
  • 绪论11-21
  • (一) 问题的提出11-12
  • (二) 文献综述12-17
  • 1. 国外研究现状12-14
  • 2. 国内研究现状14-17
  • (三) 研究目的与意义17-18
  • 1. 研究目的17
  • 2. 研究意义17-18
  • (四) 研究思路与方法18-19
  • 1. 研究思路18-19
  • 2. 研究方法19
  • (五) 核心概念界定19-21
  • 1. “中等职业学校”19
  • 2. “校企合作”19-20
  • 3. “行为文化”20
  • 4. “文化融合”20-21
  • 一、中等职业学校校企行为文化融合的内涵、目标与要求21-30
  • (一) 中等职业学校校企行为文化融合的内涵分析21-26
  • 1. 中等职业学校校企行为文化融合的含义21-24
  • 2. 中等职业学校校企行为文化融合的内容24-26
  • (二) 中等职业学校校企行为文化融合的主要目标26-28
  • 1. 实现广度层面的融合26-27
  • 2. 实现深度层面的融合27
  • 3. 实现梯度层面的融合27-28
  • (三) 中等职业学校校企行为文化融合的基本要求28-30
  • 1. 找准校企行为文化融合的定位28
  • 2. 充分发挥管理人员的示范作用28-29
  • 3. 树立正确的文化融合观和行为文化观29-30
  • 二、中等职业学校校企行为文化融合的必要性与可能性30-35
  • (一) 中等职业学校校企行为文化融合的必要性30-32
  • 1. 校企行为文化融合有助于实现中职学生的全面发展30-31
  • 2. 校企行为文化融合有助于推动中职学校的长远发展31
  • 3. 校企行为文化融合有助于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31-32
  • 4. 校企行为文化融合有助于加快地区经济的科学发展32
  • (二) 中等职业学校校企行为文化融合的可能性32-35
  • 1. 校企行为文化的对象具有相同性33
  • 2. 校企行为文化的内容具有相通性33-34
  • 3. 校企行为文化的发展具有继承性34-35
  • 三、中等职业学校校企行为文化融合的现状与问题分析35-46
  • (一) 中等职业学校校企行为文化融合初见成效35-40
  • 1. 我国政府非常重视中等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35-36
  • 2. 中等职业学校校企行为文化融合的快速发展36-40
  • (二) 中等职业学校校企行为文化融合存在的问题40-42
  • 1. 融合对象的单向化40
  • 2. 融合内容的简单化40-41
  • 3. 融合方式的纯物化41-42
  • 4. 融合目的的功利化42
  • (三) 中等职业学校校企行为文化融合问题的原因分析42-46
  • 1. 政府引导缺乏导致融合无保障43-44
  • 2. 社会认知误区导致融合重形式44
  • 3. 学校意识薄弱导致融合不积极44-45
  • 4. 利益矛盾激化导致融合风险大45-46
  • 四、中等职业学校校企行为文化融合的思路与策略46-55
  • (一) 求同:探寻校企行为文化的契合性46-50
  • 1. 将先进企业的行为文化建设融入到校园行为文化建设46-47
  • 2. 从校企行为文化契合性出发实现融合47-50
  • (二) 存异:解决校企行为文化的差异性50-55
  • 1. 中职学校与企业行为文化的差异分析50-51
  • 2. 从校企行为文化差异性出发实现融合51-55
  • 五、结论与展望55-57
  • (一) 研究结论55
  • (二) 未来展望55-57
  • 注释57-60
  • 主要参考文献60-64
  • 附录1 深圳市福田区华强职业技术学校访谈提纲64-66
  • 附录2 陈埠职业高级中学访谈提纲66-68
  • 附录3 湘潭生物机电学校访谈提纲68-70
  • 后记、致谢70-7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学兵;吴海云;;大学生非主流行为文化的本质意蕴[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2 许聪宏;;中西方行为文化差异[J];校长阅刊;2006年08期

3 谢诒范;传承与发展:学校行为文化的建设[J];思想·理论·教育;2005年06期

4 王晓玲;;用绿色童谣传唱文明,构建规范的“行为文化”——省“十一五”课题《校园童谣文化建设的研究》阶段汇报[J];学周刊;2011年15期

5 吴海云;胡龙华;;大学生非主流行为文化的研究境遇[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6 胡潇;;论行为文化的无意识机制[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1年04期

7 尤佳;王永林;;以“智圆行方”的校长行为文化引领学校行为文化建构[J];中学课程辅导(江苏教师);2014年16期

8 陈壮;李莹;;跨文化交际中的行为文化误译研究[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年06期

9 胡龙华;李文瑞;黄伟良;;当代大学生非主流行为文化现象及其思考[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20期

10 凌宗伟;;校长在学校行为文化建设中的影响[J];中国教师;2009年1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轩;求真务实创建机关行为文化[N];乌鲁木齐晚报;2010年

2 江苏省泗洪县人民法院 邢光武;加强法院行为文化建设[N];人民法院报;2012年

3 杨志新 李云超 见习记者 周卓斌;文化建设促进公正执法[N];法制生活报;2007年

4 中共廊坊市委党校 仝玲;和谐文化是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的重要保证[N];廊坊日报;2007年

5 卢凤;江阴注重行为文化建设[N];江苏法制报;2009年

6 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 刘斌;法院文化的行为文化[N];人民法院报;2010年

7 伊莹 记者 伊凤雪;加强文化建设 推进司法和谐[N];朝阳日报;2009年

8 中共南平市委讲师团 陶金辉;浅谈中国共产党的行为文化[N];闽北日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张景义 杨叔朋 本报通讯员 晋晓兵;从行为文化到精神文化的升华[N];人民法院报;2012年

10 吕飞云;关于和谐文化建设的思考[N];青岛日报;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迟颖;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的行为文化误译探析[D];吉林大学;2016年

2 何淼;中国共产党行为文化建设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3 冯美妍;中等职业学校校企行为文化融合问题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6年

4 高海军;东胜区学校行为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6年

5 万禹慧;家庭行为文化与4岁儿童自主性的相关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吴海云;当代大学生非主流行为文化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0年

7 高溪;全面建设现代后勤行为文化创新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2年

8 苏丹;大学行为文化建设的研究与实践[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5年

9 黄光辉;全国排球联赛现场观众行为文化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10 牛晓宏;试析主体行为文化和科技发展[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8874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8874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5cb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