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游戏中幼儿游戏性表现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1 02:12
本文关键词:体育游戏中幼儿游戏性表现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游戏活动的结构程度不同、课程内容不同,幼儿的游戏性表现也会不同,相关研究已对数学集体教学和数学区活动中幼儿游戏性表现做过分析,因此,为探究不同活动下幼儿游戏性的表现,研究者将基于体育游戏的背景,探究幼儿游戏性表现的特点及其性别差异和年龄差异。本研究主要采用量化研究的方法,对巴尼特(Barnett,1991)编制的《儿童游戏性量表》进行修订,最终形成《体育游戏中幼儿游戏性评价量表》,并对其进行信效度检验。研究者正式入园收集样本为期一个半月之久,采用自然情境下的非参与性观察,并将每次体育游戏活动录制成视频,再以修订后的量表为评价工具,逐一对H市Z幼儿园的24次体育游戏中90名幼儿(小班30名幼儿、中班30名幼儿、大班30名幼儿,共计90名幼儿,其中男女比例为1:1)的游戏性表现进行等级评定。通过对收集到的90名幼儿的游戏性表现进行统计分析,研究者得出如下结论:一方面,体育游戏中幼儿游戏性表现存在五个特点:第一,幼儿具有良好的愉悦性体验且高于数学集体教学和数学区活动;第二,幼儿身体协调能力较好,但是好动不安静表现并不频繁;第三,认知自发性方面,体育游戏中,幼儿注意力集中可能会导致幼儿很少变换活动,但是幼儿很少变换活动也有可能是老师的“控制”所致。而且,规则本身并不会抑制幼儿游戏性的发挥;第四,社会自发性表现并不突出,幼儿对他人基本表现出友好态度,属于游戏被动发起者;第五,游戏性中幼儿幽默感表现最不理想,但是,幽默感是衡量幼儿游戏性表现不可或缺的一个标准。另一方面,体育游戏中幼儿游戏性表现的性别、年龄特点:性别方面,男、女幼儿在游戏性总体方面和各个维度差异不显著,但是除社会性自发性方面女幼儿得分高于男幼儿,其他均是男幼儿得分较高;年龄方面,幼儿在体育游戏中的游戏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小班和大班幼儿的游戏性存在显著差异。最后,根据体育游戏中幼儿游戏性表现的具体特征和分析,本研究从充分发挥好教师的引领作用,丰富幼儿的游戏性体验和以幼儿发展为本,传承和改编优秀的体育游戏两个方面给出了教育建议。
【关键词】:幼儿 体育游戏 游戏性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613.7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1
- 第一部分 绪论11-22
- 一、研究缘起11-12
- (一) 研究者个人兴趣11
- (二) 理论和实践的需要11-12
- 二、相关概念界定和说明12-13
- (一) 体育游戏12-13
- (二) 游戏性13
- 三、相关研究述评13-20
- (一) 关于幼儿园体育游戏的研究14-17
- (二) 关于儿童游戏性的研究17-20
- 四、研究目的、内容、意义20-22
- (一) 研究目的20-21
- (二) 研究内容21
- (三) 研究意义21-22
- 第二部分 研究方法与研究工具的修订和使用22-32
- 一、研究对象22-23
- (一) 研究样本22
- (二) 样本收集注意事项22-23
- 二、研究方法23-25
- (一) 文献法23
- (二) 观察法23-24
- (三) 资料分析法24
- (四) 统计分析法24-25
- (五) 访谈法25
- 三、《体育游戏中幼儿游戏性评价量表》的编制、试测25-32
- (一) 量表编制25
- (二) 量表试测与修改25-30
- (三) 评价标准30-32
- 第三部分 体育游戏中幼儿游戏性表现的结果呈现32-38
- 一、体育游戏中幼儿游戏性表现的总体特征32-34
- (一) 对总体数据的描述性分析32-34
- (二) 五个维度间的相关分析34
- 二、体育游戏中幼儿游戏性表现的性别差异比较34-36
- (一) 男、女幼儿得分的描述性分析34-35
- (二) 男、女幼儿得分的性别差异比较35-36
- 三、体育游戏中幼儿游戏性表现的年龄差异特征36-38
- (一) 不同年龄幼儿的游戏性得分的描述性分析36-37
- (二) 幼儿的游戏性的年龄差异比较37-38
- 第四部分 体育游戏中幼儿游戏性表现在各个维度上的具体分析38-55
- 一、身体自发性的数据分析38-41
- (一) 总体特征分析38-39
- (二) 性别差异比较39-40
- (三) 年龄差异性比较40-41
- 二、社会自发性的数据分析41-45
- (一) 总体特征分析41-42
- (二) 性别差异比较42-43
- (三) 年龄差异比较43-45
- 三、认知自发性的数据分析45-48
- (一) 总体特征分析45-46
- (二) 性别差异比较46-47
- (三) 年龄差异比较47-48
- 四、明显愉悦性数据分析48-51
- (一) 总体特征分析48-49
- (二) 性别差异比较49-50
- (三) 年龄差异比较50-51
- 五、幽默感数据分析51-55
- (一) 总体特征分析51-52
- (二) 性别差异比较52-53
- (三) 年龄差异比较53-55
- 第五部分 讨论与分析55-65
- 一、体育游戏中幼儿游戏性表现的特点55-62
- (一) 幼儿愉悦性体验最高,但是情绪调节能力较差55-56
- (二) “身体自发性”多呈活跃状态56-58
- (三) “认知自发性”表现中的两个“博弈点”58-60
- (四) “社会自发性”表现并不突出60-61
- (五) “幽默感”是幼儿游戏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61-62
- 二、体育游戏中幼儿游戏性表现的性别、年龄特点62-65
- (一) 男、女幼儿在体育游戏中游戏性表现差异不显著62-63
- (二) 体育游戏中幼儿游戏性表现随着年龄增长而提高63-65
- 第六部分 教育建议与研究反思65-71
- 一、教育建议65-69
- (一) 充分发挥好教师的引领作用,丰富幼儿的游戏性体验65-67
- (二) 以幼儿发展为本,传承和创编优秀的体育游戏67-69
- 二、研究反思69-71
- (一)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69
- (二)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69-70
- (三) 本研究后续研究的方向70-71
- 参考文献71-75
- 附录1:游戏性原始量表75-77
- 附录2:体育游戏中幼儿游戏性评价量表77-81
- 附录3:二十四次体育游戏活动主要内容81-89
- 附录4:体育游戏中幼儿游戏性表现的评分表89-90
- 附录5:体育游戏中幼儿游戏性表现的评分表(幼儿园教师)90-91
- 致谢91-92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92-9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陈小娟;幼儿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兰州大学学报;2000年S2期
2 刘聪;李朔;张洪武;董静;郭敏;;论体育游戏在学前儿童教育中的价值及其运用[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7年08期
3 杨枫;;幼儿体育游戏情节的构思法初探[J];学前教育研究;2006年05期
4 闻乐华;幼儿体育游戏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J];学前教育研究;1994年03期
5 冯季林;;论教学的游戏性[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9年03期
6 翟媛媛;;幼儿幽默感培养浅淡[J];教育导刊(幼儿教育);2009年12期
7 周霞;李野;;从三则案例看体育游戏中的问题[J];早期教育(教师版);2008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程;不同情境下大班幼儿操作七巧板时的游戏性表现比较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体育游戏中幼儿游戏性表现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88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chujiaoyulunwen/258867.html